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祥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他享有( )。A.人权B.义务教育权C.建议权D.平等权2.下列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有( )。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基本人权原则D.权力分立和制约原则3.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D.人民代表大会4.今年7岁的叶知秋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她享有( )权利。A.义务教育B.人权C.建议权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 )。A.我们该履行的义务\nB.我们享受的权利C.各种违法犯罪行为D.全都有6.孙某某因犯有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孙某触犯了( )。A.民法B.刑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7.规定犯罪和刑法的法律是( )。A.行政法B.刑法C.民法8.下面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B.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的C.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9.树立宪法权威,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你认同的是( )。①国家要全面实施宪法,加强监督 ②树立宪法权威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③执行宪法宣誓制度④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活动,尊重宪法、学习宪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吴立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这享受了公民的( )。A.休息权\nB.物质帮助权C.平等权二.填空题(共10题,共58分)1.我们国家的总章程是( ),其他法律是根据( )规定的。2.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 )、( )、( ),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 )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 )、( )的具体体现。4.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 )、( )、( )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工作、学习和生活。5.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6.(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7.12366是全国统一的( )热线,( )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 )的法律和政策。8.在家里,我们是( );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9.(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10.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备( )条件的,可以申请退出( )国籍。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12周岁的小学生没有责任做家务。 (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做的主要是学习宪法,不是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4.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可以是护照,也可以是身份证。( )5.宪法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人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 )6.我被别人抢过钱,所以我必须从他人身上抢回来。这也属于一种正当防卫的手段。( )7.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n8.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9.高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 )10.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 )四.连线题(共2题,共7分)1.下面的话分别是谁说的?请连线。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习近平 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起作用了,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来了。邓小平 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毛泽东2.连线题。财产权 《中国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女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不同?2.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3.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4.你知道我国的哪些法律名称,请列举。5.你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人跳“广场舞”吗?对此你怎么看?有什么解办法?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能随意丢弃吗?为什么?\n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材料:感染新冠病毒的郭某从境外回国后,故意隐瞒出境史,多次外出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与之接触的40多人被隔离观察人民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有哪些?(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会依法办事?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2.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n1.维护民族困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3.结合资料,完成:\n\n1.请你对照以上《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下面这些情景分别是哪项人权?将其填在相应的括号内。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 )小明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可以去那里看书。( )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 )我的家乡西藏有学校实行汉藏双语教学。( )作为公民,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 )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2.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用连线的方式把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D4.A5.D6.B7.B8.A9.D10.B二.填空题1.宪法;宪法2.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尊重;社会氛围3.忠于宪法;维护宪法4.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5.根本法;基础;依据6.宪法7.纳税服务;纳税人;税收\n8.孩子;学生;顾客;公民9.宪法;国家宪法日10.法定;中国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2.如下:五.简答题1.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2.①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n②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③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3.宪法宣誓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4.(至少回答3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等等均可。5.有,跳广场舞也是阿姨和奶奶们放松娱乐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们停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跳广场舞的阿姨和奶奶们商量声音可以放小点,或者规定跳舞的时间即可。六.辨析题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七.材料题1.(1)①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制裁违法行为,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2)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养成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八.综合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如图:\n3.1.工作权利;文化权利;健康权利;少数民族权利;表达权和监督权;受教育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