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A.签发机关B.公民身份号码C.有效期限2.2019年国家宪法日活动主题是( )。A.学宪法 讲宪法B.学习贯彻党的19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C.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3.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保守国家秘密C.赡养扶助父母D.遵守公共秩序4.“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这句话出自( )。A.《管子》B.《史记》C.《儿童权利公约》5.下列关于人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nB.未成年人没有人权C.《儿童权利公约》是联合国所有人权条约中缔约国最多的一个6.饲养动物咬伤他人,是侵犯了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B.肖像权C.隐私权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退休的老人只有选举权,但没有被选举权D.选举权受居住期限、教育程度限制8.下列关于居民身份证的说法你不赞同的是( )。A.不要随意透露包含个人信息单据的二维码B.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法院挂失C.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9.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工人阶级B.人民C.全体公民D.无产阶级政党 10.人们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是( )。A.刑法B.民法C.行政法\nD.婚姻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根据中国法律( )和( )。2.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3.我们国家的总章程是( ),其他法律是根据( )规定的。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 )和诬告陷害。5.国家宪法日在每年的( ),我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6.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于( )年颁布。2020年宪法宣传日的主题是( )。7.( )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 )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8.宪法具有最高的( )、( )、( )。9.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 )参与。10.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 )、( )、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的刑法规定了三百多种犯罪。( )2.日常生活中,警察有权依法查验公民的身份证、护照等证件。( )3.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是12366。 ( )4.中国公民到其他国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5.我们村的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听爸爸说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我舍不得大明哥哥去,我便去阻止哥哥,让他不要去了。( )6.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6个国家宪法日。( )7.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只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 )8.宪法和其他法律一样,地位相同。(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10.到其他国家旅游的中国人不属于中国公民。(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我会连。休息权 ①王明的爷爷今年90岁了,他领取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 贴。\n物质帮助权 ②小红的姐姐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 件之一是“仅限男性”。受教育权 ③王林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 假日,也不发加班费。平等权 ④张璐6岁时成为一名小学生。2.阅读下面的情境描述,把与情境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n1.身份证的用处有哪些?(列举五条)2.我国的宪法日是哪一天?其他国家的宪法日也是这一天吗?请举例说明。3.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两条)4.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5.为了迎接我国第六个宪法日的到来,我校将举办一场宪法日宣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想出两条合适的宣传标语。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2018年7月初,被告人张某从某公司获知,刘某借该公司一笔大款未还,就伙同被告人夏某、于某(另案处理)从该公司取得欠条,替公司向刘某追讨欠款。2018年7月3日凌晨,被告人张某伙同夏某、于某在一宾馆内找到刘某,强行将其带至开发区一出租屋内,限制其人身自由,并催要逾期未还的欠款。后强迫刘某向家人索要6000元交给被告人张某,一直到7月5日,被告人张某才将受害人刘某放走,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长达30多小时。经刘某报案后,警方将被告人张某抓获。2019年8月9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法院判决被告人张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1)刘某拖欠某公司的欠款,这属于侵犯该公司的什么权利?公民享有这一权利吗?这项权利为什么这么重要?(2)法院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16分)1.以下是某校六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的两段经历。\n对此,六年级(2)班举行了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1)请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议题。(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张同学的第一段经历对吗?为什么?2.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3.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n(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A5.B6.A7.B8.B9.B10.B二.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2.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公共秩序3.宪法;宪法4.人格尊严;侮辱;诽谤5.12月4日6.1954;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7.义务教育;义务教育8.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9.共同10.生命;健康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n1.如下:2.略五.简答题1.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③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④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⑤在邮局寄物品。(答案有道理即可)2.我国的宪法日是12月4日;有的国家不是这一天,比如:美国的宪法日是9月17日;丹麦宪法日是6月5日;俄罗斯宪法日是12月12日。3.(1)坚持依法治国。(2)坚持文明执法。4.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不同;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5.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学宪法,讲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等。(符合题意即可)六.辨析题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普及日、教育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我国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1)财产权;享有;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2)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n八.综合题1.(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不对,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2.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受教育权、劳动权和被选举权;反映出他有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3.(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