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法律规定下,( )不是我们享有的权利。A.人身权B.乘坐大巴逃票C.财产权D.受教育权利2.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A.银行B.车站C.公安机关D.邮局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 )。A.国家的保障B.社会的保障C.所在工作单位的保障D.国家和社会的保障4.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母亲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B.外籍华人C.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随母移民德国5.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A.宪法\nB.民法C.刑法D.道德6.(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A.护照B.身份证C.出生证7.林西把自己的零花钱100元捐给了灾区,她行使了公民个人所有财产中的( )。A.使用权B.收益权C.占用权8.下面几个选项中,最具强制力和权威性的是( )。A.纪律B.道德C.法律D.公约9.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B.寻找机会用更严厉的手段报复对方C.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D.采取忍让退避的方式10.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权威性。\nA.合法性B.规范性C.强制性D.约束力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 )、( )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的、( )的、( )的利益和他人的( )的自由和权利。3.(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4.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 )。5.留守儿童是指( )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6.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 )、( )等。7.(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 )管理国家。8.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做到( )宪法,( )宪法,保证宪法实施。9.宪法是国家的( ),是公民权利的(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 )。10.人权是每个人作为( )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月( )日是世界人权日。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社会如果没有法律,就会一团糟。( )2.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与其相对应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3.遵守交通规则也是守法的表现。( )4.在火车站自助机上取票需用身份证。( )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 )6.法律可以维护公共秩序。( )7.权利是我的,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8.200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n9.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命、自由一样,都是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10.外籍华人也是中国公民。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n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的”。请你说一说,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假如10月1日国庆放假时,你有机会出国旅游,你准备怎样做?3.法律和纪律、道德有什么不同?作为一个小学生,简单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4.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5.“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周六晚上,公司职员小辉请同事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惑。公共空间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2018年7月初,被告人张某从某公司获知,刘某借该公司一笔大款未还,就伙同被告人夏某、于某(另案处理)从该公司取得欠条,替公司向刘某追讨欠款。2018年7月3日凌晨,被告人张某伙同夏某、于某在一宾馆内找到刘某,强行将其带至开发区一出租屋内,限制其人身自由,并催要逾期未还的欠款。后强迫刘某向家人索要6000元交给被告人张某,一直到7月5日,被告人张某才将受害人刘某放走,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长达30多小时。经刘某报案后,警方将被告人张某抓获。2019年8月9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法院判决被告人张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1)刘某拖欠某公司的欠款,这属于侵犯该公司的什么权利?公民享有这一权利吗?这项权利为什么这么重要?(2)法院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n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3.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A5.A6.A7.A8.C9.C10.C二.填空题1.道德;纪律\n2.界限;国家;社会;集体;合法3.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4.社会规则5.父母;166.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 7.宪法;人民代表大会8.遵守;维护9.根本法;保障书;权利10.人;12;10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如下:\n五.简答题1.权利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与国家、社会、集体和组织的利益相冲突,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2.①我们要主动向外国明介绍我们国家的文化和历史。②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国不一样,我们应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③要讲卫生、懂礼貌。(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4.(1)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2)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3)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4)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5.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六.辨析题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七.材料题1.(1)财产权;享有;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2)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八.综合题1.(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n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2.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3.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