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我们是一家人》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面现象属于良好家风的是( )。A.小明撒谎说家里早餐迟耽误了上学时间B.爸爸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C.妹妹做事情拖拖拉拉,不求进取D.妈妈经常打牌要我自己做饭吃2.“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是( )的家书。A.聂荣臻B.林则徐C.李白D.林觉民3.遇到一家人意见不统一时,我们应该( )。A.一家人商量 B.听爸爸的 C.听爷爷的 D.听妈妈的4.家里的事( ),我们的家庭生活会更和谐、更美好。A.爷爷奶奶说了算B.爸爸妈妈说了算C.同商议、共承担5.家人之间产生小矛盾时,我们的做法错误的是( )。A.主动增进相互的了解与理解\nB.主动化解矛盾C.需要感性面对D.主动与家人交流6.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应当( )。A.需要理性面对B.不用认真面对7.“家风”是什么?有人说,“家风”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人说,“家风”是勤俭节约;有人说“家风”是做事要坚持不懈;有人说,“家风”是遇到困难,不低头;有人说,“家风”是朴实诚恳……关于“家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B.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C.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D.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8.下列不属于“四心”沟通法的是( )。A.留心看B.细心听C.用心讲D.急躁说9.“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和下面哪个诗句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一致的?( )A.一箪食,一瓢饮,乐在其中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C.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10.家里的事,( ),家庭生活会更和谐,更美满!\nA.同呼吸,共命运B.同学习,共成长C.同商议,共承担D.同荣辱,共进退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 )。2.生活中,我们留心( )、主动询问,尽力关心和( )家人,让他们多一份轻松和宽慰,并与他们一起撑起我们的家。3.远离烟酒,( ),关键在我们自己。要增强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 ),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4.家风的载体很多,比如:( )、( )、( )等。5.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 )。6.不同的时代,为国家,为民族( )的精神,牺牲个人、献身革命的( ),铸就了我们伟大的( )。7.家是我们生活的( ),情感的( ), 精神的( )。8.在成长中,我们言谈举止上的一些变化让家人感到( ),觉得我们不服( ),不懂事。9.( )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10.我们需要理性面对家人之间产生的矛盾,学会以积极的( ),有效的方法主动化解矛盾。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需要做家务。( )2.小明同学对妈妈的嘱咐关心很反感,有时还和家长抬杠。( )3.大人和孩子对事情的看法根本不一样,也无法统一。( )4.我们把自己照顾好,也就是为父母减少烦恼。( )5.我已经长大了,爸爸妈妈的话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6.家风不好,也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7.祖父母都承担着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的责任。( )8.“大人的事,小孩不用管!”这个观点我不赞同。( )9.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让自己合理的要求和做法得到家人的理解。( )10.当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应该远离他们。(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请将问题与解决办法用线连起来。\n五.简答题(共6题,共35分)1.现在的你做些什么才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2.与父母主动沟通需要讲技巧,注意方式方法。请简述“四心沟通法”。3.我们在逐渐长大的标志是什么?4.你经常和家人聊哪些话题?5.当我们与父母有冲突时,我们能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吗?6.我们在家庭中,如何做才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六.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抗击疫情期间,各地纷纷开展网络教学。冬冬在家每天用电脑上网课,顺便打打游戏、刷刷抖音、看看综艺节目。3个月来,近视度数飙升100多度。家人可愁坏了,一方面担心他沉迷网络,另方面担心他“开学变盲人”。多次劝说无果,就把电脑锁起来。冬冬非但不领情反而朝他们怒吼:“你们不让我上网,我就不学习。”(1)请你说说冬冬以上哪些行为是不对的?(至少答出2点)(2)如果你是冬冬,你会怎么化解与家人的矛盾呢?(至少答出3点)七.综合题(共2题,共15分)1.几天来,小明的爸爸一直为小明怪里怪气的打扮生气。终于有一天,爸爸忍不住了,小明刚进家门就大声吼道:“这几天你穿的怪衣服赶紧给我脱下来!”小明不以为然地说:“你真太土了,同学们说很酷呢!再说你的话又不是圣旨,干嘛非要我听你的?”听了小明的话,爸爸的火气又上来了:“赶紧给我脱掉!”\n(1)在这场家庭冲突中,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2)请你为小明提几条合理化建议,帮助他正确处理这样的冲突。2.情景体验:母子周末对话。妈妈:你要去哪里?儿子:出去。妈妈:去哪儿?儿子:就是出去。妈妈:你要和谁在一起?儿子:一个朋友。妈妈:哪个朋友?儿子:妈(长声地),就是一个朋友。妈妈:我不是想跟着你,就是想知道你和谁在一起。儿子:丽丽,好了吧?妈妈:我认识她吗?儿子:她就是我的一个普通朋友,好不好?妈妈:那么,你们要去哪里?儿子:出去,你别问了,问了你也不知道,也不懂。妈妈:……(呆呆地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根据情景对话,回答问题:(1)情景对话中,母子要沟通的问题是什么?(2)母子为什么没有成功有效地实现沟通?(3)遇到此情景,你会对母子提出什么建议?参考答案\n一.选择题1.B2.D3.A4.C5.C6.A7.D8.D9.B10.C二.填空题1.传播者2.观察;帮助3.拒绝毒品;学习和生活习惯4.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5.传播者6.不计得失;家国情怀;民族之魂7.港湾;归宿;乐园8.困惑;管教9.优秀家风10.态度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n1.五.简答题1.①努力学习,掌握知识。②练就本领。③加强自身品德修养。④做到自立自强。2.①留心看②细心听③用心讲④耐心说 (对每一个沟通法稍作展开)3.我们在逐渐长大的标志是独立和自主。4.聊身边的人:班主任、科任老师、同学、朋友……聊身边的事:校园生活、课堂学习、家庭事务……聊自己:学习现状、学习态度、人生梦想……5.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冷静下来,用心沟通。6.作为子女,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练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自立自强,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六.材料题1.(1)东东没有好好学习,而是利用电脑打打游戏、刷刷抖音、看看综艺节目;家人善意地提醒和关心东东,结果东东不但不领情,而且还怪罪家人;(2)第一:我会先跟父母道歉;第二:自己做一个计划表,请爸爸妈妈监督;第三:我会每天控制自己看电脑的时间,认真完成作业。七.综合题1.(1)由于小明和爸爸的审美观不同,产生了这场家庭冲突。小明不该用言语顶撞爸爸,这样会使冲突升级、加剧。\n(2)①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爸爸沟通。告诉爸爸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喜欢的事物,希望爸爸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选择和爱好。②要认真听取爸爸的意见,不固执己见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把爸爸的要求当作一种关爱来理解。2.(1)母亲想知道儿子外出做什么。(2)从儿子的角度说,不能成功沟通的主要原因是不能理解母亲对自己的担忧也是一种爱,没有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法。从母亲的角度看,对儿子的管教过于严格,对儿子关心过度,引起了儿子的厌烦情绪。(3)妈妈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语气要温和一些;儿子也要表现出对妈妈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