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对有关国家大事、社会生活的问题建言献策,下面几种,我们不提倡的是( )。A.在政府网站留言B.给人大代表建言C.组织非法集会D.参加听证会2.一位中国公民在2019年11月加入美国国籍,他是( )。A.中国公民B.美国公民C.既是中国公民又是美国公民D.不能确定3.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 )。A.政治自由权利B.人身自由权利C.文化教育权利D.人格尊重权利4.小明一家在出国旅游期间遇到了危险,他们可以拨打( )求助。A.110B.12308C.12306D.12366\n5.佳琪的奶奶80岁,她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补贴,这是依据宪法规定,公民享有( )。A.劳动权B.物质帮助权C.报酬权6.(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民法B.刑法C.宪法D.司法7.在我国,涉及国家根本性质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由( )规定的。A.《刑法》B.《宪法》C.《民法》8.2020年,我们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 )。A.钟南山B.屠呦呦C.李兰娟9.( )是国家人权日。A.12月12日B.12月10日C.12月5日10.我们班卓玛是藏族姑娘,我们大家都经常帮助她。这是履行了( )的义务。\nA.维护民族团结B.保守国家秘密C.遵守公共秩序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公民(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 )。3.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 )。4.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的。5.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 )参与。6.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意志的集中体现。7.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8.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 )、公民的( )以及( )。9.我国将(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10.国家设立宪法日一年只有(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有著作权。( )2.宪法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3.行政法与宪法没有关系。( )4.晓晓今年读初中了,但是学习很吃力,他看到爸爸妈妈开店很忙,便不想上学了,要求到店里帮爸爸妈妈干活。( )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法。( )6.每个公民都有一个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7.我国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8.我们未成年人遇到违法犯罪活动可以视而不见。( )9.奶奶生病了,我和妈妈照顾她,是在尽抚养的义务。( )10.参政议政仅仅是成年人的事。(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将下列情景与其对应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连线。\n2.牵线搭桥。\n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1.法律和纪律、道德有什么不同?作为一个小学生,简单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2.我们掌握宪法知识对树立宪法权威的作用是什么?3.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宪法是什么?)4.联系生活实际,简要写一写法律的作用。5.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写出你知道的几条共享。(至少各2条)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彰显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3月1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成为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你认为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有哪些?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谈一谈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取得的成就。2.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1.维护民族困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3.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n1.C2.B3.B4.B5.B6.C7.B8.A9.B10.A二.填空题1.行为;权利 2.身份证号码;号码3.中国4.界限5.共同6.党和人民7.国籍8.宪法;根本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 9.12;410.一天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如下:五.简答题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2.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3.(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2)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3)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4.\n1、指引作用。这是指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这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3、预测作用。这是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4、强制作用。这是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的作用;5、教育作用。这是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5.基本义务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物;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等。基本权利有: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名誉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六.辨析题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八.综合题1.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爽运会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我国自主设计的深海载人潘水器“蛟龙号”,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记录,成为全世界第5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只要是中国近年来取得的成就,答出三条,即可。)2.如图:3.(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n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