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属于侵犯人权的是( )。A.给别人取外号B.上学迟到C.吃不健康的零食D.长时间玩游戏2.你知道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吗?( )A.12月4日B.9月30日C.9月18日D.5月4日3.2017年国家宪法日的主题是( )。A.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B.学宪法,讲宪法C.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D.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4.香港近期发生了骚乱事件,我国公民应该履行(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B.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C.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5.“夫法者,所以兴功俱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句话说明( )的重要性。A.规则\nB.法律C.统治6.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的观点,正确的是( )。A.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B.行政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C.民法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7.以下关于国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可以选择中国国籍。B.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C.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8.下列( )不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国籍的。A.张明出生在中国,结婚后定居英国,加入了英国国籍B.李莉出生在美国,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爸爸妈妈给她选择了中国国籍C.王敏出生在中国,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中国,她也是中国国籍9.( )是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A.刑法B.行政法C.民法D.劳动法10.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赖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已、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作为公民,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不能只作“吃瓜群众”,这是因为(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n②公民有关心国家和社会并履行义务的责任③提高公民意识能够消除社会各种矛盾冲突④政治生活的内容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 )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2.(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3.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4.宪法是国家的( ),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 ),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 )。5.宪法是( )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 )管理国家。6.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 )权利。7.(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号码。8.具有( )的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9.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做到( )宪法,( )宪法,保证宪法实施。10.( )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宪法离我们的生活较远,维护宪法权威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2.每位公民都应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3.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不一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主要靠道德与社会舆论。 ( )5.宪法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6.宪法和其他法律没有区别。( )7.明星为了出国方便,在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时,也可以加入外国国籍。( )8.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 )\n9.刘某某趁夜深人静,将道路护栏卸走被公安机关拘留,他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 )10.我们未成年人遇到违法犯罪活动可以视而不见。(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连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2.牵线搭桥。工作和生活场景 能用到的法律 工厂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超市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学校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国家为什么要为每个公民确定身份号码?2.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可见法律的重要性,请简述法律的重要作用。(写出3条)3.《管子》中有一句话:“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谈谈你的理解。4.说一说,宪法规定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呢?5.未成年人是指哪些人?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n1.六(1)班同学学习了“法律作用大”以后,有人认为纪律、道德、法律的作用是一样的,说话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王某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在部队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体。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人的好评,被评选为乡人大代表。①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②王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④公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看图回答问题。 ① ②1.身份证反面是第( )幅图,身份证正面是第( )幅图。2.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独一无二的信息是( )。\n3.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4.身份证有哪些用处,请列举三项。2.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3.搭配题。(把下面法律填入对应的括号里)(只填序号)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1)( )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2)(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3)(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D4.A\n5.B6.A7.C8.A9.A10.C二.填空题1.法律2.宪法;刑法3.义务4.根本法;权利;义务5.治国安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民主7.公民身份号码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9.遵守;维护10.《儿童权利公约》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2.如下:\n五.简答题1.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2.①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②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③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3.法是用来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律是用来解决争端、化解纠纷的。法律政令,就是治理社会的规矩绳墨。4.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5.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六.辨析题1.法律的作用大;法律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七.材料题1.①受教育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的义务。③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④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我们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八.综合题1.②;①;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18;选民登记;户口登记;兵役登记2.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n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3.②;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