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尊重人权很重要,所以权利比义务重要B.义务是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所以比权利更重要C.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D.权利和义务是矛盾的2.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行人和驾驶员都要遵守(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3.下面关于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和基础C.宪法没有法律效力4.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字眼。这表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是子法5.(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nA.法律B.民法C.刑法D.道德6.“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7.(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A.国家宪法日B.宪法C.法律D.公约8.近年来,我国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摧毁了多个重大黑社会性质组织。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一专项斗争的开展说明( )。①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②只要违法,就要受到刑罚处罚③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9.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遇有( ),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①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②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③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n④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A.①②③ B.②②④ C.①②③④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B.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受教育权C.夸大广告宣传没什么大碍D.刑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 ),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2.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15日为( )日,以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 )、( )与( )。3.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 )。4.( )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 )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5.(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 )的基础和依据。6.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 );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 );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 )。7.( )与(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缺一不可。8.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 )。合法的行为受到( ),违法的行为受到(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9.2014年国家宪法日主题:弘扬( ),建设法治中国。10.所有( )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保护人身自由权。( )2.根据宪法,刑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 )3.只有年满18岁,才是公民。( )4.我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 )5.法律只规定了我们的权利。( )6.刑法是规定日常生活秩序和约束行政机关权力的法律。( )\n7.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8.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 )9.宪法宣誓的誓词虽简短,但意义非凡。( )10.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 (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事例和法律关系连线题。某工厂向河道里排放污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王阿姨在某超市买到了假货 环境保护法王某醉洒驾车 劳动法李某拖欠工人的工资 刑法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方式把对应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女性权利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请你谈一下,作为社会基本规则的法律,在社会交往中有什么作用?2.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哪些方式参与对权利的监督?3.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来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列举几个你知道的权利。(答出4个即可)4.在日常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处?举例说明。5.法律援助主要面向哪些人?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10分)\n1.读故事,知法律。(1)王娟同学今年11岁,父母下岗后,家庭生活因难,家里人就不打算让她上学了,要让她到大伯开的饭馆打工。(2)楼上总是这么吵,怎么劝说都无效,真烦人。(3)王奶奶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女养大,帮助他们成了家。现在她老了,手脚不灵便了,儿女们开始嫌弃她,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的生活成了问题。王奶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子女告上了法庭,法院强制她的子女负担其生活费。(4)一天,有几个小学生想去社区的游戏厅玩,走到门口,游戏厅的管理员却不让他们入内。(5)大二学生小峰下课后,准备到马路对面的生活区。因为马路上有很多车辆通行,因此出了教学区,往右走一百米架设有一座人行天桥,小峰懒得绕行,就从马路上穿了过去。请谈谈上述五个案例都涉及哪些法律?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2.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3.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C5.C6.B7.A8.B9.C10.B二.填空题1.国家宪法日2.国际;和睦;幸福;进步3.1982;国家宪法日4.2008;北京5.宪法;其他法律6.方向;对错;坚强盾牌7.道德;法律8.对错;法律保护;法律制裁9.宪法精神\n10.社会成员;权利;义务三.判断题1.√2.×3.×4.√5.×6.×7.×8.√9.√10.3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n五.简答题1.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2.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3.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等。4.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寄物品(根据实际情况有道理即可)5.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六.辨析题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1)王娟父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楼上邻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治安法》;(3)王奶奶的子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游戏厅的管理人员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5)小峰横穿马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八.综合题1.(√)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n(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受教育权、劳动权和被选举权;反映出他有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