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排队付款。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遵守交通秩序C.遵守公共秩序2.小明一家人乘坐高铁去旅游,他们乘车时应该携带的证件是( )。A.毕业证B.出生证C.身份证D.学生证3.小亮在上学途中被一条小花狗咬伤,他们全家对此事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谁的观点有道理( )。A.奶奶说:“以后可千万加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B.爸爸说:“这是老李家的狗吧,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C.小亮说:“我们刚在道德与法制上学的法律知识,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A.古罗马B.古印度C.古希腊5.下列关于公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拥有美国国籍的马克不是中国公民B.去美国出差的小李不是中国公民\nC.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6.( )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7.“任性”是近年来非常火的一个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信、QQ等公共空间决不可“任性”。下面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所有网络造谣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处罚D.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8.2008年12月5日,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巡视员郭京毅被北京市检查院批准逮捕,其被指控涉嫌受贿罪。上述材料体现了( )。A.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这一条款的是( )。A.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B.小明的爸爸因为闯红灯被罚款100元C.小亮在微博上谩骂同事10.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nA.9月17日B.12月12日C.12月4日D.4月12日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财产权、( )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2.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3.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 )。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 )。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 )。4.(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 )的保障书。5.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和( )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6.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 )、( )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7.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 )。8.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 ),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 )。9.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 )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 )。10.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取得;二是以( )取得。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刑法是推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2.世界各国只有中国设立了宪法日。 ( )3.配合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4.公民身份号码由5位数字组成。( )5.无论谁违法了宪法都应该得到追究。( )6.要想成为中国公民,就必须拥有中国国籍。( )7.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仅需要发达国家的参与。( )8.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 )9.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10.民法和刑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而其他法律不是。(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1.连一连。李红6岁接受义务教育 物质帮助权爸爸妈妈在工厂上班 受教育权叔叔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劳动权爷爷领取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连线魔方。身份证号码 含义第1—6位 地址码第7—14位 校验码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第18位 顺序码五.简答题(共5题,共37分)1.“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我想几点开工就几点。”“楼上天不亮就装修太扰民了,老人孩子都休息不好怎么办?”如果是你的邻居有这样的矛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呢?2.请你为国家宪法日设计几条宣传标语。3.请举例说明我国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至少三条。4.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宪法,你了解哪些知识?至少写两个方面。5.谈谈你对居民身份证的认识。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李明在上学时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退伍后继续完成学业,毕业后应聘到某国营公司工作,每月领工资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按时给父母支付养老费用。请你分析上述案例中李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n1.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2.结合资料,完成:\n1.请你对照以上《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下面这些情景分别是哪项人权?将其填在相应的括号内。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 )小明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可以去那里看书。( )\n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 )我的家乡西藏有学校实行汉藏双语教学。( )作为公民,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 )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2.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用连线的方式把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n3.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家庭:( )、( )。学校:( )、( )。社会:(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C5.A6.C7.C8.B9.C10.C二.填空题1.人身权;受教育权2.基本权利;基本义务3.行为的方向;行为的对错;坚强盾牌 4.宪法;权利5.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其他公民6.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 7.知识8.沟通;交往9.中国境内;风俗习惯10.出生的方式;申请加入的方式三.判断题1.×2.×3.√4.×5.√6.√7.×\n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五.简答题1.我会劝说邻居不要在他人休息的时候装修,每个人都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如果劝说无果,我会依法报警处理。2.(1)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2)实行依法治国坚持执政为民;(3)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4)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5)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3.依法纳税、服兵役、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公共秩序、保守国家秘密等。4.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n5.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公民身份号码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六.辨析题1.首先,和公司协商,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需要走法律途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一定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七.材料题1.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八.综合题1.(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1.工作权利;文化权利;健康权利;少数民族权利;表达权和监督权;受教育权2.3.被扶养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财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