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拥有这篇小说的( )。A.肖像权B.受教育权C.著作权D.参与权2.下列( )不是中国公民。A.出国的人B.外籍教师C.未满18岁的人3.下列( )情节后果最严重。A.违反班级纪律B.违反校规C.违反法律D.违反政策4.赵明的身份证号码是:331001200806208161李同的身份证号码:33100119980312303X从这两个身份证号码中,你可以判断赵明和李同( )。A.出生日期相同B.户口所在地相同C.性别相同5.居民身份证上不会出现的信息是( )。A.生日\nB.姓名C.家庭住址D.职业6.在学习宪法时,小明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应该建议全国人大把当前受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写入宪法。对这一建议,你的态度是( )。A.赞成。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可以让全体公民都重视这一问题B.不赞成。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C.赞成。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可以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7.2014年,我国将(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A.12月12日B.12月4日C.1月4日D.2月20日8.下列校园论坛中的言行能体现公民自觉履行义务的是()。A.“征兵工作开始了。”“我符合条件,明天就去报名。”B.“又要选举了。”“嗯,让我想想怎样做才能选上我。”C.“听说你父亲病了?”“这与我无关,我是他领养的。”D.“妈,要交补习费。”“我与你爸离婚了,向他要去。”9.下列( )单位属于国家机构。A.学校B.监察委员会C.医院D.银行\n10.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下列行为属于履行这一基本义务的是( )。A.发现有人路遇军车拍照,上前劝阻B.买到变质食品,与商家交涉C.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向老师报告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12366是全国统一的( )热线,( )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 )的法律和政策。2.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 ),在商场里,我们都是(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3.现行宪法的颁布时间是( );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 )。4.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 )。5.( )是国家的主人。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 )有效。7.( )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8.(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国际( )事业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9.(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 )的核心。10.(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把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的这个节日。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都是每个领域的技术人才努力的结果。 ( )2.张明认为接受义务教育是他的权利,他辍学打工是放弃享受权利,不应受到他人干涉。( )3.古代雅典时期男子和妇女都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 )4.外国人不可以加入中国国籍。( )\n5.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法律是民法。( )6.全国人大代表都是选民直接选举出来的。 ( )7.新中国成立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了保障国民权利,能够很好的保障公民的权利。( )8.当我们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9.宪法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人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武器。( )10.只有年满18周岁的人,才是公民。(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把下面情景与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道路上行人、司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超市里的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适龄入学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餐饮店、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12366 政府服务热线12308 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12345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曾说过“一民之轨,莫如法”,谈谈你的理解。2.公民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3.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4.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宪法,你了解哪些知识?至少写两个方面。5.法律的作用?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n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违反了什么法律?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凤凰广场附近居民反映跳广场舞音响声音太大,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反驳,修建广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健身娱乐,跳广场舞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你觉得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的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附近居民,你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2.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3.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B5.D6.B7.B8.A9.B10.A二.填空题1.纳税服务;纳税人;税收2.学生;顾客;公民3.1982年12月4日;1954年4.使命5.人民6.5;10;20;长期7.宪法;效力;权威;地位8.人权;人权\n9.良好品德;公民素质10.宪法;12;4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五.简答题1.要统一人们的行为规范,没有比法律更好的手段了。2.(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3.(1)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n(2)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3)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4)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4.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5.(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六.辨析题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七.材料题1.大妈们说法不对。因为任何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途径一:附近居民派代表与大妈们直接协商;途径二:找居民委员会或是物业,这是他们的职责,让他们与大妈们协调矛盾;途径三:拨打110,国家有规定,有公安部门负责处理此类扰民问题;八.综合题1.(7)(10);(3)(8);(1)(2)(4)(5)(6)(9)2.②;④;①;③3.(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