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公民的基本义务,错误的是( )。A.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等B.公民履行的义务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C.公民不履行义务,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不必承担法律责任2.刑法是规定( )的法律。A.权利和义务B.犯罪和刑罚C.签订和履行合同3.下列哪一部法律专门保护我们的受教育权?( )A.《义务教育法》B.《婚姻法》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5.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母亲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B.外籍华人C.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随母移民德国6.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排队付款。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nA.维护民族团结B.遵守交通秩序C.遵守公共秩序7.(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A.国家宪法日B.宪法C.法律8.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有序的生活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A.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赋予每个人一生相伴的权利和义务9.(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A.全国法制宣传日B.国家宪法日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小勇家准备购买一套二手房,和卖家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付了定金拾万元,结果卖家又不卖了。要解决该纠纷依靠的法律是( )。A.刑法B.行政法C.民法D.除前面三类外的其它法律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n1.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2.没有( ),人和人就无法顺畅的沟通,没有( ),人和人便无法正常的交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 ),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3.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是世界人权日。4.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走在马路上,有( )保护我们;在工厂里,有( )保护工人们的合法权益。5.12366是全国统一的( )热线,( )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 )的法律和政策。6.我们办理户口方面的问题,应该到( )部门办理。7.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 )位数字组成。8.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9.在我国,国家的根本法是( ),其他法律都是根据其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其相抵触。10.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这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1982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 )4.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职的需要,要求查看我的身份证时,我也不给查看,我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5.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 )6.对于社会而言,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规则。( )7.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8.法律援助可以为所有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 )9.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0.明明在学校的网络论坛上,把跟他闹矛盾的同学侮辱了一番。( )四.连线题(共2题,共13分)1.连线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受教育权\n《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2.牵线搭桥。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1.我国采取各种积极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权,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如何行使?3.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4.赵琳认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同意她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5.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说一说。\n小亮的爸爸八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来到企业工作。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1)请你分析一下小明的爸爸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2.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3.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B5.A6.C7.A8.C9.B10.C二.填空题1.人身2.语言;规则;法律;外部保障3.12月10日4.《交通法》;《劳动法》5.纳税服务;纳税人;税收6.公安7.188.姓名;生日;家庭住址9.宪法10.法定义务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n1.如下:2.如下:五.简答题1.建立了保障人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义务教育普及率越来越高等。2.(1)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3.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4.同意。全社会的人都遵守宪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权利,这是一种平等,这是一种统一,没有人可以超越,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国泰民安。5.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六.辨析题\n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普及日、教育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我国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1)受教育权、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劳动权、被选举权。(2)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依法纳税的义务等等。八.综合题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D;C;A;B 3.⑤;②;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