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 )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平等权。A.80岁的爷爷没领到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B.李姐在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C.小红的爸爸让12岁的她辍学去打工D.妈妈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无节假日,无加班费2.区政府在房屋拆迁中损毁了李强家的屋内合法财产,子以赔偿。区政府的这一做法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3.下列关于公民履行义务说法错误的是( )。A.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B.不做法律禁止的事C.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可以随意选择义务4.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nB.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受教育权C.夸大广告宣传没什么大碍D.刑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6.青少年要不断增强宪法意识,就要做到( )。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 ②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③以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 ④认真学习宪法 ⑤熟记宪法的全部条文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7.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学习( )。A.法律知识B.宪法知识C.法律法规8.祖国是我们的母亲,要保卫伟大的祖国不受侵犯,我们必须自觉遵守履行( )。A.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B.依法服兵役的义务C.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9.下边漫画中儿子夫妇俩的行为( )。\nA.是认真履行基本义务的表现B.是法律鼓励他们去做的行为C.这种行为不会受到社会谴责D.是没有履行赡养义务的表现10.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 )。A.10月4日B.11月4日C.12月4日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2.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根据中国法律享有( )和承担( )。3.国际( )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4.(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它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 )。5.( )是国家的主人。\n6.在家里,我们是( );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 ),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7.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 )制定的,任何( )不得与宪法相抵触。8.( )是我国的宪法原则。9.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10.人权是每个人作为( )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月( )日是世界人权日。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年龄小,没有什么权利。( )2.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 ( )3.我国允许公民有双重国籍。( )4.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所以不可以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意见。 ( )5.公民身份号码由5位数字组成。( )6.纪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正常的生活。( )7.小华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英国人,小华出生在中国,小华即是中国公民,又是英国公民。( )8.我国未满16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 )9.去饭店吃饭的时候,不开发票可以要饮料作为补偿。( )10.在疫情发生时,对病人、疑似病人等进行必要的隔离侵犯人权。(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连线外出旅游 服兵役高龄津贴 受教育法律面前 带身份证应征入伍 物质帮助权适龄儿童入学 人人平等2.请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宪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n民法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职责,管理公共事务行政法 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1.公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监督权?2.“一站式”服务,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办事不再走“冤枉路”。我们阜阳有这种“政务超市”吗?名称是什么?3.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什么重要意义?4.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5.居民身份证号码的数字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刚说:“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在下列情形中,法律又起着什么作用呢?情景一:叔叔喝酒后,叫了代驾。他说法律禁止酒后开车。我觉得法律( )。情景二:我看到很多残疾人和高龄老人,国家都有特遇。我觉得法律( )。情景三:发生交通事故的邻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我觉得法律( )。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n(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2.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3.“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木是组织、确定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民不举官不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2014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1)我国将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n(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宪法,请你为国家宪法写一句宣传标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D4.C5.B6.A7.B8.B9.D10.C二.填空题1.宪法;国家宪法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权利;义务3.人权事业4.刑法;惩罚5.人民6.孩子;学生;顾客;变化;公民7.宪法;法律 8.尊重和保障人权9.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公平正义10.人;12;10三.判断题1.×2.×3.×4.×5.×6.×7.×8.×\n9.×10.×四.连线题1.外出旅游——带身份证;高龄津贴——物质帮助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征入伍——服兵役;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育2.如图:五.简答题1.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②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2.有,阜阳市行政服务中心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教育纪念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全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4.宣传宪法精神;宣传宪法和法律,增强宪法观念;.加强宪法宣传教育。5.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六.辨析题1.我不认同小刚的观点。因为暴力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侵害,可以先报告家长或老师,协商不行的,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申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偿的法律援助,还可以直接到派出所报案处理,不要私自解决,因为以暴制暴是不对的,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七.材料题1.规范人的行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八.综合题1.⑤;②;①;③;④2.(7)(10);(3)(8);(1)(2)(4)(5)(6)(9)\n3.(1)12;4(2)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