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修订后的( )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居民身份证上不会出现的信息是( )。A.生日B.姓名C.家庭住址D.职业3.( ),应当申请补领。A.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出现错误时B.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C.居民身份证丢失4.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是( )。A.蛟龙号B.鹦鹉螺号C.阿尔文号5.对漫画《厚此薄彼》中人物的做法,你的认识是( )。\nA.正确的,他充分享有了权利B.错误的,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C.错误的,他应该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6.以下关于国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可以选择中国国籍。B.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C.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7.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8.在酒店、手机营业厅、邮局这三个地方,身份证分别有什么用处?9.下列行为中,履行了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张叔叔常年不去看望在养老院生活的父亲B.李阿姨在纳税时少报月收入C.乘坐公交车时,依次上车不拥挤\n10.当个人信息泄露受到他人威胁时,正确的做法是( )。A.答应威胁者的所有要求,只要不伤害自己就行B.表面配合他们,想办法联系警方或找家人帮忙C.大声哭闹,并破口大骂威胁者二.填空题(共10题,共56分)1.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 )和( )。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 )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父母的义务。2.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 )、避免( )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3.(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 )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4.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包括( ),(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5.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 ),( )等权力,学习知识,快乐成长。6.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 )、( )、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7.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 )、( )。8.(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 ),( )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9.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 )。10.如果我们不( ),就要承担相应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所有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未满16周岁的我国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发给有效期10年的身份证。( )3.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Peter是美国人,具有美国国籍,他到中国居住十年后,就同时具有美国和中国的国籍。( )6.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我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n7.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等信息,应注意保密。( )8.我们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没有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 )9.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 )10.我的姐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她的人权受到了保护。( )四.连线题(共2题,共15分)1.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升旗时师生一起唱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学校门口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2.连线题。\n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名词解释。(1)法律援助:(2)12366:2.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里?3.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4.王军是一名退伍军人,七周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自己创办了工厂,做了厂长,他诚信经营,按时缴纳税款,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请分析一下王军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5.居民身份证背面都有什么信息?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刚说:“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n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营造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有效提高宪法宣传效果,陵城区某小学六年级一班开展了“宪法,我们的必修课”主题教育活动。(1)你认为在校园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形式来开展这次宪法宣传活动?(至少说出三条)(2)我们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让我们心中有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2.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载人下潜深度纪录。(1)“蛟龙号”创造的这一载人下潜深度纪录标志着什么?(2)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写出两个。3.“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木是组织、确定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民不举官不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2014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n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1)我国将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宪法,请你为国家宪法写一句宣传标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C4.A5.B6.C7.A8.酒店时,手机用于办理住宿;手机营业厅,手机用于身份验证;邮局,手机用于身份验证。9.C10.B二.填空题1.权利;义务;孝敬;赡养扶助2.姓名;性别;民族;隐私保护;信息3.宪法;公民\n4.纳税;服兵役5.财产权;受教育权6.生命;健康7.权利;义务;公正;和谐8.法律;权利;关系;法律9.社会规则10.履行义务;法律责任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n五.简答题1.(1)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2)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2.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不同;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不同。3.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4.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等。5.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六.辨析题1.我不认同小刚的观点。因为暴力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侵害,可以先报告家长或老师,协商不行的,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申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偿的法律援助,还可以直接到派出所报案处理,不要私自解决,因为以暴制暴是不对的,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七.材料题\n1.(1)答:宪法知识竞赛;宪法知识讲座;宪法法制报告会;宪法手抄报;宪法主题班会等等。(2)答:①认真学习宪法。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精神。②积极宣传宪法。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③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④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⑤维护宪法权威。勇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任意符合三条,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1)蛟龙号下潜最大深度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2018年,中国登上了无人敢去的月球暗面;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3.(1)12;4(2)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