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的现行宪法是( )颁布的。A.1954年9月20日B.1975年1月17日C.1978年3月5日D.1982年12月4日2.身份证上的前6位数字表示居民的( )A.户口所在地B.电话号码C.邮政编码D.家庭关系3.爷爷80岁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是下列( )权利。A.休息权B.劳动权C.物质帮助权D.财产权4.下列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A.淘气帮妈妈取回快递包,顺手将快递单撕下来扔在垃圾桶里B.小红奶奶不小心把身份证丢失了,小红知道后赶紧带着奶奶到公安机关去挂失C.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n5.居民身份证上有个人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滑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在生活中,我们不可以这样做( )。A.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不要随意乱扔B.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C.如果朋友要借我们的身份证,我们要信任朋友,放心借给朋友6.张某某已经染上新冠肺炎,却隐瞒病情不上报,他的行为( )。A.遭到指责B.触犯法律C.让人们不理解7.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她的儿女在( )。A.履行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B.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C.履行保持家庭和睦、健康幸福生活的义务8.以下关于纪律、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是一样的B.纪律和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C.违反纪律的后果比违反法律的后果严重9.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10.下面几个选项中,不是中国公民的是( )。\nA.出国的人B.未满18岁的人C.外籍教师D.犯罪被判刑的人二.填空题(共10题,共56分)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 )、( )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2.( )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 )。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 ),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 )。4.在( ),我们是孩子;在( ),我们是学生;在( ),我们是顾客。我们的( )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5.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是( ),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6.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 )等信息,应注意( )。7.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党政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 )的特权,一切( )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8.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9.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权利和( )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10.( )、( )、( )都在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但不同的是( )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2.小雪一家去饭店吃饭,为了获得赠品,就同意了服务员不开具发票的要求。( )3.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恢复了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并于1958年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n6.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普通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不会。( )7.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 )8.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相同的功能。( )9.购物小票已经支付过了,可以随意丢弃。( )10.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物质帮助权2.连线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劳动就业等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尊重保障人身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民事权益五.简答题(共5题,共34分)1.如果妈妈所在的公司拖欠了妈妈的工资,妈妈应该怎样做?2.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你知道身份证的作用有哪些?(答出4个即可)3.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4.警察为什么要查验身份证?(写出三点即可)5.周日晚上,张亮请同学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大声喧哗,高歌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张亮很困惑。请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劝一劝张亮。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n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材料: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想一想,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2.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3.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C4.A5.C6.B7.B8.B9.B\n10.C二.填空题1.权利;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 2.法律;相伴3.基本权利;基本义务4.家里;学校;商场;身份;公民5.123666.家庭住址;保密7.宪法;超越宪法;违反宪法8.基本权利;基本义务9.义务;义务;义务10.纪律;道德;法律;法律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2.如下:五.简答题\n1.妈妈首先应该与公司协商,如果协商无效,可以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3)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4)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5)在邮局寄物品。3.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4.(1)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2)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3)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4)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5)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5.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以合法的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张亮和同学们有权使用小区公共空间,但不应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六.辨析题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留守儿童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感觉不到母爱、父爱;容易自卑,限入孤独中,从而使性格扭曲;独来独往,缺乏交流,以后在社会上交际能力差;学习中缺少家庭辅导,学习不专心;交友、生活、购物缺少指导等。八.综合题1.(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2.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3.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