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徽既是人民法院的标志,也是法官的身份标志。法徽的图案由( )构成。A.麦穗、齿轮、天平B.麦穗、齿轮、华表、C.麦穗、齿轮、华表、天平、红旗D.麦穗、齿轮、华表、天平2.我国的现行宪法是( )颁布的。A.1954年9月20日B.1975年1月17日C.1978年3月5日D.1982年12月4日3.下列公民中,受到我国法律保护的是( )。①居住在法国的法国籍华人②侨居在澳大利亚的中国公民③在非洲打工的中国人④被朝鲜方面扣留的中国越境人员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4.下列关于国家设立宪法日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的社会氛围B.仅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C.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D.有助于形成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n5.我国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下面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依法服兵役③社会经济权利④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6.在法律规定下,( )不是我们享有的权利。A.人身权B.乘坐大巴逃票C.财产权D.受教育权利7.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也再次重申了这一条。公权力的行使,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绝不允许任何组织、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做任何有悖于人民利益的事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宪法是根本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C.行政机构不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D.我们要树立宪法的权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8.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这条法律出自( )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n9.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是通过行使( )实现的。A.监督权B.经济权利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中国B.美国C.古希腊D.印度二.填空题(共10题,共43分)1.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 )、( )、( )。2.纪律、道德和(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3.( )在法律上一律平等。4.(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5.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人员提出( )和(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 )、( )或( )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 ),不能(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7.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备( )条件的,可以申请退出( )国籍。8.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 )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9.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 )性。10.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 )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n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身份证号码是可以更改的。( )2.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 )3.张兰的哥哥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他爸爸坚决反对哥哥去。( )4.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 )5.到酒店办理住宿不需要身份证。( )6.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7.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惩罚犯罪,保障人权。( )8.宪法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9.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0.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无论我们是什么身份,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中,都有相关的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的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一连。 场景(身份) 法律道路上行人、司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超市里的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适龄入学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餐饮店、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请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宪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职责,管理公共事务行政法 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n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请简要介绍一下刑法?2.未成年人是指哪些人?3.每个公民要履行的义务有哪些?4.写一写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法律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5.你知道生活中在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身份证吗?至少写四个。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周六晚上,公司职员小辉请同事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惑。公共空间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今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宣传宪法,某校六年级决定围绕“走进宪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此项活动策划:(1)出一期黑板报,围绕以上主题设计两个板报栏目,请你把两个栏目名称写出来。(2)制作宣传横幅,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八.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木是组织、确定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民不举官不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2014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n(1)我国将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宪法,请你为国家宪法写一句宣传标语。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家庭:( )、( )。学校:( )、( )。社会:( )、( )。3.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C4.B5.B6.B7.C8.B9.C10.C二.填空题\n1.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2.法律;权利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4.民法;合同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尊重事实;诬告陷害6.中国共产党7.法定;中国8.有关国家机关9.国家;权威10.权利;2004;人权;树立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图:\n五.简答题1.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与什么样的惩罚。2.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3.我们要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4.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就像没有交通灯的十字路口一样,车辆行人互不相让,导致交通瘫痪。如果没有法律,人们随心所欲,社会毫无秩序。5.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到邮局寄物品,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六.辨析题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七.材料题1.(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让宪法走近每一个人身边,宪法至上。八.综合题1.(1)12;4(2)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2.被扶养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财产权3.(√)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