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对“道德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的社会规范作用可有可无B.只有法律能规范人的行为,道德不能C.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2.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保守国家秘密C.赡养扶助父母D.遵守公共秩序3.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 )召开,我国共取得奖牌总数是195枚。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4.(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A.法律B.民法C.刑法D.道德5.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这条法律出自( )法律。\n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6.2020年,我们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 )。A.钟南山B.屠呦呦C.李兰娟7.没有选举资格的是( )。A.年满18周岁的学生B.小学生C.退休的老人D.全职太太8.以下关于纪律、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是一样的B.纪律和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C.违反纪律的后果比违反法律的后果严重9.红领巾小学六年级(2)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你认为谁的发言是错误的:( )A.刘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张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C.李同学:我还没有成年,宪法的规定和我无关10.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下列属于义务的是( )。A.受教育权\nB.人身权C.遵守交通法规D.财产权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 )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 )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 ),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3.公民身份号码有(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 ),第7—14位是( ),第15—17位是( ),第18位是( )。4.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 )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 )和(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 )、( )或( )的权利。5.“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并为古罗马所沿用。6.作为公民,我们参政议政的方式有( )、( )、( )。7.宪法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 )。8.中国是世界上( )最多的国家,散布于全球各地。9.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和( )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利和自由。10.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说明权利与义务是( )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当我们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3.人民警察出于个人意愿可以查验公民的身份证。( )4.宪法和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也可以行使。( )5.生命健康权是自然人的重要权利,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6.我国公民从出生那天起就有了选举权。 ( )7.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爸爸就该去把公司砸了。( )8.宪法宣誓能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 )9.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n10.在生活中,用不到的快递单、购物小票,我们可以随手扔掉。(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连线题。随意殴打、恐吓、威胁 侮辱罪辱骂、中伤别人 寻衅滋事罪打群架 抢劫罪殴打他人,索要钱财 聚众斗殴罪2.无论我们是什么身份,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中,都有相关的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的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一连。 场景(身份) 法律道路上行人、司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超市里的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适龄入学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餐饮店、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两条)2.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分别写出两个)3.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几种,分别是什么?4.请同学观察图并回答我国在( )年设立国家宪法日,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n5.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请你为国家宪法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凤凰广场附近居民反映跳广场舞音响声音太大,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反驳,修建广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健身娱乐,跳广场舞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你觉得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的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附近居民,你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以下法律会涉及到哪些环境里?(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n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李老板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 )。(2)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赔礼道歉( )。(3)王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4)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3.案例:林博远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林博远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甲:高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乙: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也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丙:高叔叔装修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C5.B6.A7.B8.B9.C10.C二.填空题\n1.总章程;人民代表大会;民主2.家庭;监护人3.18;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检码4.年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5.古希腊6.政府网站留言;给人大代表写信;发送电子邮件7.人权8.侨民9.自由;权利;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10.一致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n五.简答题1.(1)坚持依法治国。(2)坚持文明执法。2.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权利。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维护民族团结,赡养扶助父母。3.国籍取得方式一般有二种。一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我国在2014年,讲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5.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好少年。六.辨析题1.(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七.材料题1.大妈们说法不对。因为任何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途径一:附近居民派代表与大妈们直接协商;途径二:找居民委员会或是物业,这是他们的职责,让他们与大妈们协调矛盾;途径三:拨打110,国家有规定,有公安部门负责处理此类扰民问题;八.综合题1.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2.D;C;A;B\n3.我同意乙和丙的意见,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同时高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不同意甲的看法,高叔叔是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但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如果我是林博远,我会找高叔叔协商,让高叔叔尽量错开休息时间装修房子,在不影响别人休息的同时,抓紧时间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