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王静放在楼下车棚的电动车被人偷走,她发现附近泥地上留有鞋印,于是在向派出所报案时她可以提供的证据是( )。A.合同B.录音C.证人证言D.鞋印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 ),并为古罗马所沿用。A.印度B.埃及C.希腊D.巴比伦3.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A.公民B.孩子C.学生D.顾客4.司机驾车时遵守交通规则,履行了( )义务。A.保守国家秘密B.遵守公共秩序C.赡养扶助父母\n5.小明一家人乘坐高铁去旅游,他们乘车时应该携带的证件是( )。A.毕业证B.出生证C.身份证D.学生证6.( )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A.刑法B.民法C.宪法7.我们大家都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这是履行了(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8.下列做法不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是( )。A.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B.擅自拆阅他人信件。C.公安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检查犯罪的身份信息。9.(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A.国家宪法日B.宪法C.法律\n1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这一条款的是( )。A.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B.小明的爸爸因为闯红灯被罚款100元C.小亮在微博上谩骂同事二.填空题(共10题,共54分)1.法律如同( ),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 )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2.法律如同( ),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3.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4.(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 )。5.宪法及民法、( )、( )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权利进行( )的保护。6.(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 )意志的集中体现。7.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8.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 ),提供了( ),维护着我们的( )。9.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须履行的( )。10.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2.丹麦的宪法日是6月5日。 ( )3.俄罗斯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4.宪法只针对违法犯罪的人,对普通人没什么作用。( )5.到其他国家旅游的中国人不属于中国公民。( )6.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 )7.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9.贫困户李大爷,他得到了国家多种形式的经济补助,这种情形是公民平等权的体现。( )10.妈妈把不用的身份证复印件撕碎后,扔进垃圾桶。(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无论我们是什么身份,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中,都有相关的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的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一连。张默和老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刑法税务机关对某民营企业进行征税 民法李江醉酒驾驶造成多人死伤 行政法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法》 文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3分)1.注意保密自己的身份证信息,你是怎样做的?请举例说明。(至少3例)2.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3.张明旅游回来,刚出火车站口他就把火车票随手扔在地上,他的这种做法合适吗?为什么?4.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请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保护人权的事例,并写明体现了哪项人权,至少写2个例子。5.名词解释。(1)法律援助:(2)12366: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六(1)班同学学习了“法律作用大”以后,有人认为纪律、道德、法律的作用是一样的,说话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n1.寒假,赵欣一家人去三亚旅游。在办理酒店退住手续时,赵欣的爸爸要求前台工作人员开发票。前台的工作人员却找各种理由不给开发票。赵欣的爸爸很生气,说酒店若坚决不给开发票,他就打纳税热线。前台的工作人员一听立马给开了发票。你怎么看待赵欣爸爸的做法?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2.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以下法律会涉及到哪些环境里?(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A4.B5.C6.C7.D\n8.C9.A10.C二.填空题1.武器;合法权益;法律武器 2.指南针3.根本法4.宪法;依据 5.刑法;行政法;全方位 6.宪法;人民7.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8.行为准则;外部保障;正常生活9.根本法;基础;依据;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10.基本权利;基本义务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图:\n五.简答题1.我是这样做的:(1)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它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随意乱扔。不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2)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4)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结合自己体会,言之有理即可)2.1.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2.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3.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3.张明的做法不合适。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4.(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未我可以去那里读书,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间动态,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5.(1)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2)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六.辨析题1.法律的作用大;法律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七.材料题\n1.赵欣爸爸做得很对。因为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酒店工作人员不给开发票是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公民应自觉树立依法纳税意识,在酒店住宿要开发票,不能让酒店逃税。八.综合题1.(√)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2.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3.(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