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李爷爷领取了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体现了公民的( )。A.休息权B.平等权C.健康权D.物质帮助权2.《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目录中‘特定群体权力’不包括( )。A.妇女权利B.残疾人权利C.老年人权利D.运动员权利3.我国( )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A.宪法B.民法C.刑法D.道德4.依照法律被剥夺( )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教育B.肖像C.财产D.政治\n5.刑法是规定( )的法律。A.权利和义务B.犯罪和刑罚C.签订和履行合同6.下列场景反映公民享受权利的是( )。①小明每天高兴地背着书包去上学 ②爷爷90岁了,领取国家的高龄补贴③外公60周岁,政府允许退休了 ④姐姐大学毕业,被招聘到政府部门上班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7.下列哪些地方能用到身份证?( )。①在车站自助取票机打印车票 ②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③在手机营业厅办理开户业务 ④去饭店就餐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8.周末,小明哥哥小欢入伍了,小明一家高高兴兴为他践行,此情境中小明哥哥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遵守公共秩序C.依法纳税D.依法服兵役9.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nB.对社会而言,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C.尊老敬老只关系道德,不是法定义务。10.(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A.法律B.宪法 C.权利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我国的( )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2.纪律、( )与(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3.中华民族是智慧、(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举世瞩目。4.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 )、( )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5.(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 ),为( )提供服务。6.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 )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 )。7.( )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 ),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 )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证。9.人权是每个人作为( )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月( )日是世界人权日。10.(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2.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在我国购买火车票、人住酒店都需要身份证。( )4.我们小学生也是公民,有权利、有义务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5.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 )6.英国人在没有退出英国国籍时,也可以加入中国国籍。 ( )\n7.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回事。 ( )8.世界人权日是12月12日。( )9.只有年满18周岁的人,才是公民。( )10.身份证号码是由15位数字组成。(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连线魔方。身份证号码 含义第1—6位 地址码第7—14位 校验码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第18位 顺序码2.对应连线:家庭 人身自由权学校 抚养权社会 受教育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3分)1.根据你对法律的认识,说一说刑法的职能有哪些?2.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的?3.请说一说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履行哪些义务。(答出4个即可)4.身份证的用处有哪些?(列举五条)5.公民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n2018年7月初,被告人张某从某公司获知,刘某借该公司一笔大款未还,就伙同被告人夏某、于某(另案处理)从该公司取得欠条,替公司向刘某追讨欠款。2018年7月3日凌晨,被告人张某伙同夏某、于某在一宾馆内找到刘某,强行将其带至开发区一出租屋内,限制其人身自由,并催要逾期未还的欠款。后强迫刘某向家人索要6000元交给被告人张某,一直到7月5日,被告人张某才将受害人刘某放走,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长达30多小时。经刘某报案后,警方将被告人张某抓获。2019年8月9日,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法院判决被告人张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1)刘某拖欠某公司的欠款,这属于侵犯该公司的什么权利?公民享有这一权利吗?这项权利为什么这么重要?(2)法院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9分)1.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2.结合资料,完成:\n1.请你对照以上《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目录,找一找,下面这些情景分别是哪项人权?将其填在相应的括号内。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 )小明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可以去那里看书。( )\n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 )我的家乡西藏有学校实行汉藏双语教学。( )作为公民,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 )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 )2.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用连线的方式把下列公约对应的内容连起来。\n3.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A4.D5.B6.B7.B8.D9.C10.B二.填空题1.宪法宣誓制度2.道德;法律3.勤劳;勇敢;成就4.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5.行政法;公共事务;公众6.法律规定;法律禁止;法律责任7.法律;法律武器;法律援助;法律服务8.身份证;59.人;12;1010.公民身份号码\n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五.简答题1.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n2.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3.(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4.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③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④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⑤在邮局寄物品。(答案有道理即可)5.(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六.辨析题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普及日、教育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我国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1)财产权;享有;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2)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八.综合题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n2.1.工作权利;文化权利;健康权利;少数民族权利;表达权和监督权;受教育权2.3.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