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不是居民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A.职业B.住址C.有效期限2.小学生具有以下哪项权力( )。A.受教育权B.选举权C.被选举权3.作为学生,应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但个别同学却在课堂上玩手机。对此,你想对他们说( )。A.追赶新潮流,做手机达人B.手机是你的,别人无权干涉C.纪律要遵守,学习要专心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 )。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B.是否长期住在中国C.是否具有中国国籍D.是否在中国出生5.“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并为古罗马所沿用。A.英国B.古希腊\nC.古埃及D.中国6.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B.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7.“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古印度B.古希腊C.古罗马8.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 )年。A.1949年B.1982年C.1954年D.1999年9.下列行为中,履行了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张叔叔常年不去看望在养老院生活的父亲B.李阿姨在纳税时少报月收入C.乘坐公交车时,依次上车不拥挤10.下列人员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美籍人B.持有韩国护照在中国旅游的人C.刚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n1.2014年我国将(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 )。3.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 )的各个机关,具有最高的( )、( )、( )。4.权利不是( )的,而是有界限的。5.法律由( )制定和颁发,具有( )和( )。6.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 ),它们如同( ),缺一不可。7.( )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8.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 )和( )的责任之一。9.(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10.(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1982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法律可以维护公共秩序。( )3.小学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4.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 )5.—所学校有学校的章程,班级不需要有班级的班规。( )6.公民要自觉做到先履行义务再行使权利。( )7.公民有行使自由的权利,所以随手从自己家的窗户扔点东西谁也管不着。( )8.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 )9.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他享受了物质帮助权。( )10.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3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财产权\n《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2.我会连线。 通信自由 维护祖国的安全享受的权利 退休人员生活保障 计划生育 住宅不受侵犯履行的义务 爱护公共财产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家宪法日,班主任交代给你一个任务,向全班同学宣传宪法的知识。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向大家宣传呢?2.说说自己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过哪些义务?3.作为中国公民,我们走出国门后应该怎么做?4.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的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5.公民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如何处理。\n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一天,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就送你们一个小水杯。”孙园很喜欢那个水杯,但是,孙园爸爸坚持要开发票。服务员又说:“我们饭店规定消费不满300元不能开发票。”孙园爸爸很生气,说:“哪里有这种规定﹖你们再不开发票,我就打纳税热线12366!”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发票。请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怎样看待饭店服务员不愿意开发票的做法?(2)你怎样看待孙园爸爸的做法?(3)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德润心灵,法护成长。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美好的公共生活离不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公序良俗,离不开个人自觉,也离不开法制保障。请把下列法律名称与相应家庭生活、公共生活一一对应起来。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支持残疾人事业——( )2.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飞讲了自己的成长故事:\n这张照片是我上六年级时的照片;这张是我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的照片;这张是部队复员后,我来到企业工作的照片;这张是我去年作为区人大代表发言时的照片。(1)写出陆飞爸爸在不同阶段享有了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①( )②( )③( )④( )(2)联系陆飞爸爸的经历,写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C5.B6.A7.B8.C9.C10.C二.填空题1.12;4\n2.地位3.权利;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4.绝对5.国家;强制力;权威性6.社会规则;鸟之双翼、车之两轮7.法律8.国家;政府9.宪法10.宪法;国家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2.如下:五.简答题\n1.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办一期有关宪法知识的黑板报;举办一次班级宪法知识竞赛。2.受教育、遵纪守法、爱护公务、保护环境、孝敬长辈等。3.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4.(1)首先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2)确认劳动关系后,对于单位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可与老板协商,要求单位补发工资。(3)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4)如果拖欠工资额比较大的话,可以直接请律师打官司,通过诉讼的方法来要回被拖欠的工资。5.(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六.辨析题1.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七.材料题1.(1)饭店工作人员不给开发票的做法是违法的,没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饭店工作人员不开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2)孙园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孙园爸爸坚持索要发票,是在维护国家的税收权利,是在监督饭店履行依法纳税义务。(3)我会索要发票,如果不给的话,我会拨打纳税热线或者去税务部门举报。(答案不唯一)八.综合题1.B;C;A;E;D2.受教育权;服兵役的义务;劳动就业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3.(1)道德;纪律;法律\n(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