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我爷爷享有( )。A.人身自由权B.物质帮助权C.财产权D.平等权2.下列哪一部法律专门保护我们的受教育权?( )A.《义务教育法》B.《婚姻法》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A.护照B.居民身份证C.户口本4.以下没有选举人大代表资格的是?( )A.小学生B.18周岁公民C.退休的老人5.公民身份证上没有的信息是( )。A.姓名B.婚姻情况C.家庭住址\nD.公民身份号码6.( )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A.宪法B.刑法C.司法D.立法7.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 )”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伟大的中国梦B.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B.出门旅游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C.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遵守中国境内法律9.宪法的特点是( )。①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②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③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A.①B.①②C.②③D.①②③10.下列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A.淘气帮妈妈取回快递包,顺手将快递单撕下来扔在垃圾桶里\nB.小红奶奶不小心把身份证丢失了,小红知道后赶紧带着奶奶到公安机关去挂失C.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2.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和( )”载入宪法。3.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 )的特权,一切违反( )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4.在我国,国家的根本法是( ),其他法律都是根据其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其相抵触。5.(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农历( )为老人节。6.如果我们不( ),就要承担相应的( )。7.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 ),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8.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公民身份证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9.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必须( )。10.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 )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是未成年人,我们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义务可以等我们长大了再履行。( )2.刑法是推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3.年满16周岁的高中生,具有人大代表选举资格。( )4.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 )5.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6.刑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刑法是宪法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7.无论到哪里吃饭,都应该向服务员索要发票。( )8.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 )9.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会受到制裁。( )10.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n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2.连线。\n五.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神圣性表现)?3.本学期学习了一些法律,把你的收获写下来。4.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做一张关于宪法的资料卡,向人们宣传一下宪法知识吧!5.说说自己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过哪些义务?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阅读以下《日记一则》,根据我国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日记中的“爸爸”履行了哪几项义务?(请结合日记内容加以说明,至少说明三项)《日记一则》我的爸爸是个退役军人,他身材高大魁梧,做事富厉风行。今天一大早,我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原来,爸爸已经在厨房忙开了……等我起床,桌上的饭莱已经摆上了。\n“赶紧吃,今天提早送你去学校,爷爷身体不舒服,我得请假带他去医院检查……”爸爸一边以他军人的速度穿戴整齐,一边催促着我。看着爸爸忙碌的身影,我默默地快速地把碗里的粥喝完……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内容,请你将不同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大树上面相应“○”内。A.婚姻法;B.宪法;C.立法法;D.公司法;E.行政处罚法;F.民事诉讼法;G.劳动法2.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上“√”。(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3.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请你把对应的选项填到括号里。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n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A.人身自由权 B.财产权 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文化权 E.物质帮助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A4.A5.B6.A7.C8.C9.D10.A二.填空题1.法定义务2.国家尊重;保障人权3.宪法;宪法;宪法4.宪法5.孝敬老年人;九月初九 6.履行义务;法律责任7.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家庭生活8.公民;189.配合10.履行职责;法定义务三.判断题1.×2.×3.×4.√5.×6.×\n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儿童权利公约》----每个儿童有团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本公约締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凡会员国,应通过与现行决定报酬率的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手段,促使并在与这种方法相一致的条件下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酮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五.简答题\n1.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2.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3)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5.受教育、遵纪守法、爱护公务、保护环境、孝敬长辈等。六.辨析题1.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应对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七.材料题1.《日记一则》中的“我的爸爸是个退役军人”可见“爸爸”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爸爸”一大早为我做早餐,送我上学,可见“爸爸”履行了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爸爸”带爷爷去医院检查身体,可见“爸爸”履行了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爸爸”无法上班,要请假,可见“爸爸”履行了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八.综合题1.如下:2.(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n(√)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3.B;A;E;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