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B.未满16周岁的公民C.未满18周岁的公民D.未结婚的公民2.关于道德与法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B.道德与法律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C.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D.道德与法律一样都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都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3.下面关于人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C.犯罪后被判刑的人不具有人权D.各级国家机关都应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4.我国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法律是( )。A.刑法B.民法C.行政法D.婚姻法5.下列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nA.出国的人B.犯罪后被判刑的人C.外籍华人6.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应该依据( )申请劳动仲裁。A.《侵权责任法》B.《治安管理处罚法》C.《劳动法》D.《行政诉讼法》7.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部宪法。A.七B.三C.一8.下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B.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C.宪法只规定了人身权9.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是说,公民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恪守法律义务。下列属于法律义务的有( )。①宗教信仰自由②遵守宪法法律③依法纳税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是( )。\nA.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B.法律不牵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法律离我们很遥远二.填空题(共10题,共66分)1.宪法规定了国家的( )、公民的( )以及( ),所以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2.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 )或( )的利益。3.宪法是( )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 )管理国家。4.中华民族是( )、(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5.( )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 )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6.宪法是国家的( ),是公民权利的(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 )。7.( )是治国安邦的(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8.(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9.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 )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 )不断改善,( )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10.权利不是( )的,而是有(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的、( )的、( )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 )2.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3.中国公民不管在境内还是境外,都只需要遵守本国的法律。( )4.奶奶生病了,我和妈妈照顾她,是在尽抚养的义务。( )5.我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可以违法。( )6.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二种。( )7.明明今年12岁了,为帮父母减轻负担,可以辍学打工。( )8.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才是中国公民。( )\n9.公民履行义务包括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但没包括我们禁止做的事情。( )10.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职的需要,要求查看我的身份证时,我也不给查看,我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把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相应的法律连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继承法》财产权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 《选举法》文化的权利 《刑事讼诉法》人身自由权 《电影产业促进法》2.连线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劳动就业等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尊重保障人身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民事权益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说一说法律具有什么样的作用。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着怎样的关系?3.说一说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相关法律有什么意义。4.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很大,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说一说身份证的用途都有哪些?(至少写出2个以上)5.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周六晚上,公司职员小辉请同事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惑。公共空间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n1.陆飞的爸爸是一名退伍军人。七岁开始上学,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做了老板,他诚信经营按时缴纳税款,去年被评为人大代表。请同学们分析一下陆飞爸爸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1.维护民族困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2.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3.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C4.A5.C6.C7.C8.C9.D10.A二.填空题1.基本运行规则;法律权利;义务2.姓名;生日;家庭住址;自己;家人3.治国安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智慧;勤劳;勇敢5.义务教育;义务教育\n6.根本法;保障书;权利7.宪法;总章程8.宪法;根本制度;根本任务9.法治;文化;生活;生态10.绝对;界限;国家;社会;集体;滥用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五.简答题\n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等。2.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3.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专门的法律,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4.酒店住宿、办手机卡、车站取票5.(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2)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六.辨析题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七.材料题1.陆飞爸爸享受了劳动权、开办公司的权利、被选举权;履行了服兵役、依法纳税的义务。八.综合题1.如图:2.D;C;A;B \n3.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