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公民有( )。A.女性的权利B.人身自由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居民身份证上不会出现的信息是( )。A.生日B.姓名C.家庭住址D.职业3.树立宪法权威,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你认同的是( )。①国家要全面实施宪法,加强监督 ②树立宪法权威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③执行宪法宣誓制度④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活动,尊重宪法、学习宪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要遵守当地的法律。②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③在餐厅吃饭时大声喧哗。④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A.①③②④ B.④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④\n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喝少量的酒不影响开车B.喝酒之后一定不开车C.喝酒后开车慢一些是可以的D.喝酒后开车,只要不撞到警察就没问题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国法可依。这说明( )。①法律因生活的需要而制定 ②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④只有法律能规范我们的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7.( )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A.刑法B.民法C.宪法8.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 )年。A.1949年B.1982年C.1954年D.1999年9..公民身份证由18位数字组成,第7——14位为( )。A.出生日期码\nB.地址码C.顺序码D.校验码10.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应该依据( )申请劳动仲裁。A.《侵权责任法》B.《治安管理处罚法》C.《劳动法》D.《行政诉讼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国家宪法日在每年的( ),我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2.(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4.( )在法律上一律平等。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 )有效。6.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 )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 )。7.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8.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享有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 )。9.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 )的、( )的身份代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 );第7—14位为( );第15—17位为( ),第18位为( )。10.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 )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并且沿用至今。(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n3.刑法和民法加起来就等于宪法。( )4.公民身份号码的第17位能辨别公民的性别。( )5.小华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英国人,小华出生在中国,小华即是中国公民,又是英国公民。( )6.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 )7.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有著作权。( )8.我们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 )9.法律伴随着人生的整个历程。( )10.玲玲的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玲玲出生在美国,那她就不能入中国国籍了。(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连线。2.日期与活动主题。5月15日 世界人权日12月4日 国家家庭日12月10日 国家宪法日五.简答题(共5题,共33分)\n1.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2.想象一下,我们国家没有法律将是什么情景?3.小刚的父母离婚了,都不愿意抚养他。八岁的小刚跟奶奶一起生活,两人只能靠奶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花销越来越大,无奈之下小刚找到父母求助。但父母均重新建立家庭,拒绝了小刚的请求。小刚该怎么办?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小刚支招。4.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5.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着怎样的关系?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如何处理。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在下列情形中,法律又起着什么作用呢?情景一:叔叔喝酒后,叫了代驾。他说法律禁止酒后开车。我觉得法律( )。情景二:我看到很多残疾人和高龄老人,国家都有特遇。我觉得法律( )。情景三:发生交通事故的邻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我觉得法律( )。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遇到下列情形会运用到下列哪部法律维权?请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写在( )中。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F.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n( )露露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亮亮的爸爸经常在酒后打他。( )15周岁的周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小学生郭某放学后经常偷偷去那里打游戏。( )玲玲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 )王敏和妈妈被没狗链的狗咬伤。2.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3.阅读下面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有一家造纸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河水污染。( )(2)新学期开学典礼,你们学校全体师生肃立,共唱《义勇军进行曲》。( )(3)刘慧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所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老师。( )(4)董叔叔和张阿姨在谈恋爱,准备春节期间结婚。( )\n(5)某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D4.B5.B6.A7.C8.C9.A10.C二.填空题1.12月4日2.宪法;国家3.公民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5.5;10;20;长期6.行为;惩罚 7.义务8.义务9.唯一;终身不变;18;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10.北京三.判断题1.×2.√3.×\n4.√5.×6.√7.√8.√9.√10.×四.连线题1.《儿童权利公约》----每个儿童有团有的生命权,各国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承诺禁止并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本公约締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凡会员国,应通过与现行决定报酬率的方法相适应的各种手段,促使并在与这种方法相一致的条件下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酮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2.如下:五.简答题1.1.权力是由宪法赋予的。被任命者拥有权力后,宪法宣誓制度可以通过看得见的仪式,表示其会如何对待责任和职权,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2.同时宣誓本身也代表了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和良心上的约束。宣誓人也会因为想到表过态、宣过誓而提醒自己应该履行自己的誓言。2.如果国家没有法律,整个社会将会一片混乱,国家机器无法运转,人民利益得不到保障。3.例:①小刚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②向青少年维权中心求助。③报警,向警察、学校求助等等4.首先有生存的权利,有要求父母切实履行抚养义务的权利,其次有学习的权利,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再次有要求父母,老师尊重自己,平等对待自己的人格的公民权。\n5.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六.辨析题1.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七.材料题1.规范人的行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八.综合题1.F;A;B;D;C;E2.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3.D;A;E;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