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今年“两会”期间,小刚一家人参与了家乡新城选址的网上建言献策活动。小刚一家人行使了公民的( )。A.平等权B.文化权利C.检举权D.建议权2.下列内容属于宪法规定的有( )。①国家性质②根本制度、根本任务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④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 )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A.行政法B.刑法C.民法4.下面几个选项中,不是中国公民的是( )。A.出国的人B.未满18岁的人C.外籍教师D.犯罪被判刑的人5.“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nA.古罗马B.古希腊C.中国6.(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A.法律B.道德C.纪律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这说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B.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C.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8.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9.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下列对宪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③宪法的制定比较严格④宪法的修改要通过特定的程序\n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以下哪项是国籍的合理取得方式?( )A.国籍可以用花钱购买的方式取得B.国籍可以用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C.工作在哪个国家,国籍就属哪个国家D.自己喜欢哪个国家,国籍就属哪个国家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 )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证。2.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3.在我国( )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的公民为成年人。4.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 )等法律。5.中国是全世界第( )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6.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 )”载入宪法。7.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 )利益、( )利益和( )利益相结合的原则。8.为国家( )、民族( )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 )。9.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 )的各个机关,具有最高的( )、( )、( )。10.所有( )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未成年人可以知道法律,但不需要守法。 ( )2.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12308”热线求救。 ( )3.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普通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不会。( )4.公民身份证号码前六位是出生日期。( )5.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6个国家宪法日。( )6.在我国,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7.乘坐出租车要注意安全,不坐无公司名称无监督电话,无计价器的“三无”出租车。( )\n8.玲玲的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玲玲出生在美国,那她就不能入中国国籍了。( )9.刑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 )10.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不是一回事。(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生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2.事例和法律关系连线题。某工厂向河道里排放污水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王阿姨在某超市买到了假货 环境保护法王某醉洒驾车 劳动法李某拖欠工人的工资 刑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4分)1.谈谈你对居民身份证的认识。2.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3.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哪些权利?4.请简要介绍一下刑法?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请简要回答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明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红说:“法律只约束那些干坏事的人,而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法律离我们很远。”小明和小红谁说的对?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n1.李明在上学时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退伍后继续完成学业,毕业后应聘到某国营公司工作,每月领工资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按时给父母支付养老费用。请你分析上述案例中李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 ( ) ( ) ( ) ( )2.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n(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3.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A4.C5.B6.A7.C8.A9.D10.B二.填空题1.身份证;52.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公共秩序3.未满18周岁;18周岁以上 4.行政法5.五6.人权7.国家;集体;个人8.富强;复兴;使命9.权利;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10.社会成员;权利;义务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如图:五.简答题1.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公民身份号码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2.1.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2.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3.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3.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4.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与什么样的惩罚。5.对国家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尊严等等);对社会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等);对家庭的义务(孝敬父母、赡养子女等等)。六.辨析题1.小明说的对。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律一方面惩罚犯人,另一方面保护好人,所以法律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七.材料题1.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八.综合题\n1.C;B;D;A2.D;C;A;B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