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是几位同学在阅读了宪法正文后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C.父母养育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长大后可以不赡养父母D.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护保护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她的儿女在( )。A.履行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B.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C.履行保持家庭和睦、健康幸福生活的义务3.以下人群中,没有选举资格的是( )。①老年人②小学生③20岁青年④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4.作为未成年人,应该听从父母的教导,成年后,还有( )父母的义务。A.养育B.照顾C.赡养扶助5.维护民族团结属于公民的( )。A.权利\nB.义务C.权利和义务D.其他6.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 )年。A.1949年B.1982年C.1954年D.1999年7.身份证有效期只有10年的是( )。A.未满16岁的公民B.16——25岁公民C.26——45周岁的公民D.45周岁以上的公民8.下列哪些地方能用到身份证?( )。①在车站自助取票机打印车票 ②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③在手机营业厅办理开户业务 ④去饭店就餐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9.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权威性。A.合法性B.规范性C.强制性D.约束力\n10.以下没有选举人大代表资格的是?( )A.小学生B.18周岁公民C.退休的老人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权利和( )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 )、( )、( )等方面的权利。3.12366是全国统一的( )热线,( )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 )的法律和政策。4.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包括( ),(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5.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由( )位数字组成的。6.法律既( )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 )。7.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8.(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9.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权利。10.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 )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 )和(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 )、( )或( )的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法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会受到制裁。( )3.1953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才是中国公民。( )6.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8.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的义务。 ( )9.中国公民到其他国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0.《劳动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3分)1.下面的话分别是谁说的?请连线。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习近平 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起作用了,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来了。邓小平 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毛泽东2.连线题。(将下列行为与其违反的法律对应起来)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不良商家师某利用含化学成分的劣质鸡膏制作假鸡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小孩的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7分)1.“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请同学们想一想,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哪些事情令你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提示:经济、科技、体育、外交等方面均可)2.公民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3.警察为什么要查验身份证?(写出三点即可)4.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5.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很大,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说一说身份证的用途都有哪些?(至少写出2个以上)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n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什么意义?请你谈谈你的理解。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在下列情形中,法律又起着什么作用呢?情景一:叔叔喝酒后,叫了代驾。他说法律禁止酒后开车。我觉得法律( )。情景二:我看到很多残疾人和高龄老人,国家都有特遇。我觉得法律( )。情景三:发生交通事故的邻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我觉得法律( )。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观察下图,完成问题。(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2.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n(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3.以下是某校六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的两段经历。对此,六年级(2)班举行了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1)请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议题。(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张同学的第一段经历对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n3.D4.C5.B6.C7.B8.B9.C10.A二.填空题1.义务;义务;义务2.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3.纳税服务;纳税人;税收4.纳税;服兵役5.186.维护权利人;严厉惩处7.权利;义务8.国家宪法日9.人身;政治;社会10.年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n2.如图:五.简答题1.①我国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2008年,第29届夏季奥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③我国自主设计、研制成功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④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3.(1)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2)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3)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4)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5)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4.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5.酒店住宿、办手机卡、车站取票六.辨析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有重要意义,国家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规范人的行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n八.综合题1.(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2.③;①;② 3.(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不对,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