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关于公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B.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C.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2.( )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管仲3.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需要遵循( )。A.刑法B.行政法C.民法D.交通法4.下列行为不属于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六(1)班学生林林主动擦扶老奶奶过马路B.小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C.大学生小王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D.服装店老板李军不愿纳税5.张海华同学爸爸是法国人,妈妈是中国公民,张海华同学出生在法国,下列关于张海华同学国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是法国国籍\nB.具有中国国籍C.哪个国籍也没有6.“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古罗马B.古希腊C.古埃及D.古印度7.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李大爷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他B.小刚一家人在某饭店吃完饭,他爸爸坚持要服务员开发票C.六年级一班的张丽同学因为家庭贫困打算辍学8.人民通过( )管理国家。A.民主投票选举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政府机构和公安机关9.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法律来源于生活B.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C.生活离不开法律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中国B.美国C.古希腊\nD.印度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 )的地位,是( )的根本法。2.2004年,( )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3.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 )。4.(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5.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 )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6.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是世界人权日。7.法律规定了我们的( ),又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权、( )权、( )权。8.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9.日常生活中,( )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10.宪法是( )的保障书。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小明出了火车站随手把火车票扔了。(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3.每年的12月1日是国家宪法日。( )4.46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身份证长期有效。( )5.身份证号码是可以更改的。( )6.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 )7.我国参加了多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所规定的义务。 ( )8.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9.我国军人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而人民不用履行此义务。( )10.刑法是推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事例和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连一连。小东当兵了 财产权小英的爸爸向税务机关缴纳了税收 依法服兵役小红生病了,妈妈带她看医生 依法纳税\n小欢买了一台电脑 生命健康权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财产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谈谈你对居民身份证的认识。2.国籍的取得方式有哪些?3.哪些事件令你感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神圣性表现)?5.根据你对法律的认识,说一说刑法的职能有哪些?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周六晚上,公司职员小辉请同事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惑。公共空间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女孩田甜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3岁进幼儿园,6岁开始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的校园。田甜喜欢绘画,她的两幅作品被选入《少年儿童美术作品集锦》出版。她品学兼优,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上高中后,她看到有些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秩序时态度粗暴,于是写信给工商局,建议工作人员文明执法。高二寒假期间,田甜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获得了800元收入。2018年12月,适逢县级人代会换届选举,刚满18岁的田甜对自己支持的代表候选人投下赞成票。(1)材料中涉及田甜的哪些权利?(2)除了材料中田甜所享有的权利,你知道我们还享有哪些其他权利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16分)\n1.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2.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以下法律会涉及到哪些环境里?(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B4.A5.B6.B7.C8.B9.C10.C二.填空题\n1.至高无上;国家2.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使命4.宪法5.法律;行为;权利;法律6.12月10日7.义务;人身;财产;受教育8.权利9.警察10.公民权利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五.简答题1.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公民身份号码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n2.(1)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国籍;(2)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国籍。3.示例: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等等。4.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5.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六.辨析题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七.材料题1.(1)①主人公的名字叫田甜,体现她享有(姓名权)。②父母的抚育,体现她享有(被抚养权)。③按时入学,到校学习,体现他享有(受教育权)。④画作出版,体现他享有(著作权)。⑤获得荣誉称号,体现他她享有(荣誉权)。⑥向工商局提出建议,体现他享有(建议权)。⑦获得劳动收入,体现他享有(获得劳动报酬权)。⑧参加选举,体现他享有(选举权)。(2)生命健康权、肖像权、财产所有权、继承权、劳动权、休息权。八.综合题1.(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2.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3.(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n(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