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不是居民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A.姓名B.生日C.年龄D.家庭住址2.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自己职责的时候,需要遵循( )。A.刑法B.行政法C.民法D.交通法3.你知道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吗?( )A.12月4日B.9月30日C.9月18日D.5月4日4.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的是( )。A.道德B.法律 C.纪律5.关于法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A.我们生活在法律中B.法律时常与我们相伴C.法律协调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6.(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A.公共服务系统B.法律援助C.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D.政府机关7.林西把自己的零花钱100元捐给了灾区,她行使了公民个人所有财产中的( )。A.使用权B.收益权C.占用权8.下列行为或说法正确的有( )。①马英上课认真听讲,刻苦学习 ②商场保安怀疑消费者李某偷窃,便对李某进行搜身③杨雪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④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9.下列( )不是中国公民。A.出国的人B.外籍教师C.未满18岁的人\n10.我国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城。下面不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是( )。A.政治权利和自由B.依法服兵役C.社会经济权利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 )。2.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 ),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3.刑法是规定( )和( )的法律。4.我国( )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 )中国国籍。5.与纪律、道德不同,( )由国家制定和颁发,具有( )和权威性。6.(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它惩罚( ),保护人权,保卫( ),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7.纪律、道德与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法律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 )。8.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国公民。9.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 )和( )的意志的集中体现。10.法律由( )制定和颁发,具有( )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200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2.中国公民在海外遇险,及时拨打“12308”热线电话求助。( )3.我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我有著作权。( )4.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刑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 )6.人们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义务与法律无关。( )7.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一样。( )8.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54年12月4日颁布的。 ( )9.小学生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成年后还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10.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国外,具有中国国籍。(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连线魔方。2.连线题。(将下列行为与其违反的法律对应起来)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不良商家师某利用含化学成分的劣质鸡膏制作假鸡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小孩的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曾说过“一民之轨,莫如法”,谈谈你的理解。2.法律的作用有哪些?3.说说自己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过哪些义务?4.国籍的取得方式有哪些?\n5.国家设立宪法日有何重大意义?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活动园。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在这天,六(1)班以“人权保护在身边”为主题召开班会,同学们列举了自己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请你对照《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目录,找一找他们说的分别是哪项人权,然后再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人权保护事例。(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末我可以去那里读书。(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闻动态。(4)我爷爷住的村子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现在自来水的水质好多了。(5)在我的家乡西藏,很多学校都实行汉藏双语教学。(6)上周学校举办人权讲座,邀请了一位教授给我们讲人权知识。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nD.在邮局邮寄物品 ( ) ( ) ( ) ( )2.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3.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飞讲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这张照片是我上六年级时的照片;这张是我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的照片;这张是部队复员后,我来到企业工作的照片;这张是我去年作为区人大代表发言时的照片。(1)写出陆飞爸爸在不同阶段享有了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①( )②( )③( )④( )(2)联系陆飞爸爸的经历,写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B5.C6.B7.A8.B9.B10.B二.填空题1.基本权利;基本义务2.权利;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3.犯罪;刑罚4.不承认;退出5.法律;强制力6.刑法;犯罪;国家安全7.国家;强制力;权威性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9.总章程;党;人民10.国家;强制力;权威性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如图:五.简答题1.要统一人们的行为规范,没有比法律更好的手段了。2.法律的作用有明示作用、矫正作用、预防作用、最终作用等。3.受教育、遵纪守法、爱护公务、保护环境、孝敬长辈等。4.(1)以出生的方式取得国籍;(2)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国籍。5.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n七.材料题1.以上事例分别说的是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知情权、基本生活水准权利、受教育权和知情权;人权保护事例:我们经常登录政府网站去浏览政府信息,还给市长打热线电话提出自己的意见。八.综合题1.C;B;D;A2.(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3.受教育权;服兵役的义务;劳动就业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