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在( )年。A.2000B.2004C.20092.我国公民年满( )就可以参加选举了。A.14周岁 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3.下列情景不属于民法范畴的是( )。A.小黎的妈妈为小黎购买了一份意外保险,正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签订合同。B.邻居小马在上班的路上遭遇了交通事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了全部赔偿责任。C.区政府在房屋拆迁的过程中毁损了王奶奶家屋内的合法财产,予以赔偿。D.二叔的健身房开业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他颁发企业营业执照。4.李爷爷领取了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体现了公民的( )。A.休息权B.平等权C.健康权D.物质帮助权5.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申请加入( )国籍。\nA.韩国B.中国C.美国D.英国6.( )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A.2008B.2009C.20187.校园中的打架事件是侵犯了他人的( )。A.财产权B.人身权C.受教育权8.( )不是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A.姓名B.生日C.年龄9.下列人员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美籍人B.持有韩国护照在中国旅游的人C.刚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10.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 )。A.国家的保障B.社会的保障\nC.所在工作单位的保障D.国家和社会的保障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 )和( )常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家乡所在地。2.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 )的事情。3.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 )种。4.过马路,要遵守( )法规;在公共场所,要( )公物、( )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 )。5.权利不是( )的,而是有( )的。6.一个社会对未成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 )。7.12月10日是全国( )。8.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 ),是国家的( )。9.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 )和( )的责任之一。10.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由( )位数字组成的。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只有年满18岁,才是公民。( )2.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 ( )3.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命、自由一样,都是至高无上的,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4.“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所沿用。( )5.我的姐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她的人权受到了保护。( )6.下车后就可以将车票随意乱扔了。( )7.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是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改变的。( )8.参政议政仅仅是成年人的事。( )9.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10.政务“一站式”服务就应该一个窗口办所有的事。( )四.连线题(共2题,共20分)1.连线题。(将下列行为与其违反的法律对应起来)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n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不良商家师某利用含化学成分的劣质鸡膏制作假鸡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小孩的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我会连。李强按时上学认真听课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爸爸当选为人大代表 劳动权叔叔阿姨在工厂上班 受教育权爷爷奶奶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生命 健康权爸爸妈妈相伴到公园锻炼 物质帮助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中国公民到境外应当注意什么?2.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请你为国家宪法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涉及哪些法律(至少写出3个)?4.开展《我的成长与宪法》为题的演讲比赛,写出你的获奖感言。5.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明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红说:“法律只约束那些干坏事的人,而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法律离我们很远。”小明和小红谁说的对?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王某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在部队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体。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人的好评,被评选为乡人大代表。①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n②王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④公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李老板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 )。(2)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赔礼道歉( )。(3)王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4)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2.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n ( ) ( ) ( ) ( )3.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D5.B6.A7.B8.C9.C10.D\n二.填空题1.户籍;身份证2.法律禁止3.两4.交通;爱护;保护;归还5.绝对;界限6.文明程度7.人权日8.地位;根本法9.国家;政府10.18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李强按时上学认真听课——受教育权;爸爸当选为人大代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叔叔阿姨在工厂上班——劳动权;爷爷奶奶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物质帮助权;爸爸妈妈相伴到公园锻炼——生命健康权。五.简答题\n1.遵守当地的法律、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2.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好少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写对三个即可)4.我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和职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依据宪法,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宪法与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成长更是离不开宪法的保驾护航。5.身份证正面有: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背面有:国籍、签发机关、有效期限。独一无二的信息是:公民身份号码。六.辨析题1.小明说的对。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律一方面惩罚犯人,另一方面保护好人,所以法律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七.材料题1.①受教育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的义务。③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④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我们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八.综合题1.D;C;A;B2.C;B;D;A3.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