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不是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A.姓名B.生日C.年龄2.居民身份证上不会出现的信息是( )。A.生日B.姓名C.家庭住址D.职业3.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B.寻找机会用更严厉的手段报复对方C.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D.采取忍让退避的方式4.下列关于行使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行使权利的方式必须合法。②行使权利可以不受任何限制。③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④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n5.王静放在楼下车棚的电动车被人偷走,她发现附近泥地上留有鞋印,于是在向派出所报案时她可以提供的证据是( )。A.合同B.录音C.证人证言D.鞋印6.生活中,身份证的用处有( )。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机场办理登记手续C.在邮局邮寄物品D.以上都是7.对漫画《厚此薄彼》中人物的做法,你的认识是( )。A.正确的,他充分享有了权利B.错误的,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C.错误的,他应该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n8.国家宪法日是( )。A.12月12日B.9月17日C.12月4日9.下列人员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美籍人B.持有韩国护照在中国旅游的人C.刚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10.“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人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违法的人才需要学法C.法律为我们提供准绳和指引D.法律来源于现实生活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请你在下图中标示出来。( )( )( )( )2.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根据中国法律享有( )和承担( )。3.( )年( )月17日上午,宪法宣誓仪式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4.我国宪法( )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 )滥用权利。\n5.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 ),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6.(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7.我知道的我国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有( )、( )等。8.现行宪法的颁布时间是( );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 )。9.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 )。10.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 )。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 )。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中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作为中国公民,既享有权利,也应履行义务。( )3.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不一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古希腊时,所有人都有公民资格。 ( )5.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 )6.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7.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8.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 )9.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0.公民不履行义务,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 校验码第7——14位 地址码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第18位 顺序码2.连线外出旅游 服兵役高龄津贴 受教育法律面前 带身份证\n应征入伍 物质帮助权适龄儿童入学 人人平等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哪天?为什么要设定在这个日子?2.请谈谈你对《老子》中“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理解。3.严某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1)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2)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4.你知道我国的哪些法律名称,请列举。5.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六(1)班同学学习了“法律作用大”以后,有人认为纪律、道德、法律的作用是一样的,说话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20分)1.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3.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4.未成年人维权途径有哪些?\n八.综合题(共3题,共40分)1.结合不同的情景,看看对应的是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将字母序号填在( )上。A.物质帮助权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E.服兵役的义务F.监督权 G.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H.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妈妈被选为地方人民代表,她享有( )。2.李奶奶病了,她的儿女轮流照顾她。对应的是( )。3.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他享有( )。4.小张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对应的是( )。5.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6.小丽的爸爸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看要闻动态,他有( )。7.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排队上车,对应的是( )。8.丁丁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所工作,每次别人问起他妈妈关于爸爸工作情况时,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对应的是( )。2.你认为下列情形会涉及到哪部法律,请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n李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 赵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15周岁的罗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 小学生张某经常放学后去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 )。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员工工资( )。 爷爷举报附近的饭店有偷税漏税行为( )。3.下面这些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哪项公民基本权利呢?请选择。A.文化权利B.人身自由权C.劳动权D.女性的权利E.财产权F.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C4.B\n5.D6.D7.B8.C9.C10.C二.填空题1.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年月日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权利;义务3.2018;34.保护;国家机关5.配合;法定义务6.刑法;民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8.1982年12月4日;1954年9.中国10.行为的方向;行为的对错;坚强盾牌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外出旅游——带身份证;高龄津贴——物质帮助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征入伍——服兵役;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育五.简答题1.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2.这句话的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法律的惩处。3.(1)乡政府的行为是违法行为。(2)侵犯了严某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等权利。4.(至少回答3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等等均可。5.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六.辨析题1.法律的作用大;法律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七.材料题1.1、答: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答: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3、答: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4、答:(答案不唯一)①告知情况:告诉家人;向老师、学校报告。②咨询寻求帮助:向律师等专业人员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③寻求法律帮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请求公安机关立案查办;向检察院提起控告、申诉;向法院起诉。八.综合题\n1.C;D;A;E;H;F;G;B2.①;③;②;④;⑤;⑥3.E;C;B;F;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