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2008年12月5日,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巡视员郭京毅被北京市检查院批准逮捕,其被指控涉嫌受贿罪。上述材料体现了( )。A.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 )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A.行政法B.刑法C.民法3.( )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A.法规B.道德C.规范D.纪律4.下列哪位小朋友不具有中国国籍( )。A.小明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德国人,小明出生在德国B.小亮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他出生在美国C.迈克是英国人,他与父母在中国旅游5.我国制定了( ),把孝道正式写入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nD.《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6.如果你在学校看到有同学受到了校园欺凌,你应该怎样做最合适?( )A.赶紧躲开B.不顾危险,立刻上前阻止欺凌的行为C.寻求老师或成人的帮助D.事不关已,高高挂起7.2020年国家宪法日活动主题是( )。A.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B.学习贯彻党的19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C.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8.如图,这个纪念日的日期是( )。A.8月1日 B.10月12日 C.12月4日9.设立国家宪法日( )。A.将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法治中国的进程再添新动力B.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一样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C.是因为我国宪法与普通法律是“子法”和“母法”的关系\n10.有人将客户个人信息偷偷出售,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隐私权B.生命健康权C.财产权D.社会保障权二.填空题(共10题,共51分)1.所有( )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 )。2.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 ),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 )。3.( )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 )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4.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 ),有( )和( )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的义务。5.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必须( )。6.法律如同( ),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法律的( ),违法的行为受到( )。7.宪法是( )的根本法,是( )的保障书。宪法规定,( )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8.权利不是( )的,而是有( )的。9.刑法是规定犯罪和( )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 ),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10.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 )利益、( )利益和个人利益( )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 )、( )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小区旁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这保障了公民的基本受教育权。 ( )2.作为未成年人,应当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 )3.小雪一家去饭店吃饭,为了获得赠品,就同意了服务员不开具发票的要求。( )4.法律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n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6.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7.小丽在教室安静地上课,这个行为与法律无关。( )8.保守国家秘密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9.宪法和其他法律一样都是法律,没有区别。( )10.遵守公共秩序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连线题(共2题,共18分)1.把下列情境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连起来.2.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将下面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场所家里 学生学校 孩子商场 公民社区 居民国家 顾客五.简答题(共5题,共38分)1.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n(1)如图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_________。(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______,在每年的______(日期)。(3)2019年这个纪念日的活动主题是____________。 (4)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说一说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要履行哪些义务。(答出4个即可)3.行政法的作用是什么?4.在日常生活中居民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回答四种)5.刑法的作用?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阅读角。\n爸爸和发票一天,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就送你们一个小水杯。”孙园很喜欢那个水杯,但爸爸坚持要开发票。服务员又说:“我们饭店规定消费不满300元不能开发票。”爸爸很生气,说:“哪里有这种规定?你们再不开发票,我就打纳税热线12366!”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发票。回家路上,孙园想不通爸爸为什么非要发票不可。爸爸说:“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的餐费里包含了饭店应该缴纳给国家的税款,如果我们不要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1)你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2)孙园爸爸的行为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2.以下是某校六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的两段经历。对此,六年级(2)班举行了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1)请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议题。(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张同学的第一段经历对吗?为什么?3.请你根据这位公民的身份证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李某某的身份证号:222424196008222425。想一想:(1)李某某的身份证号一共多少位数字?\n答:( )。(2)李某某的出生年份是?答:( )。(3)李某某的出生日期是?答:( )。(4)李某某的性别是?答:(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C5.A6.C7.A8.C9.A10.A二.填空题1.社会成员;权利;义务2.基本权利;基本义务3.义务教育;义务教育4.法定监护人;管教;保护;赡养扶助父母5.配合6.尺子;保护;制裁 7.国家;公民权利;公民8.绝对;界限9.刑法;犯罪 10.基本权利;国家;集体;相结合;国家;社会;家庭三.判断题1.×\n2.√3.×4.√5.√6.×7.×8.√9.×10.√四.连线题1.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顺序上车---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小华参加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李奶奶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地她----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小丁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小丁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如图:五.简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2.(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3.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4.\n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③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④在手机营业厅里办理业务;⑤在邮局邮寄物品;⑥在银行提取汇款;⑦参加社会保险;⑧领取社会救济;⑨办理个人信贷事务;⑩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参加诉讼活动;办理申请出境手续;前往边境管理区;婚姻登记;兵役登记;户口登记;选民登记等。5.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六.辨析题1.首先,和公司协商,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需要走法律途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一定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七.材料题1.(1)饭店工作人员属于偷税漏税,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而孙园爸爸坚持索要发票,这种行为是正确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坚持索要发票,如果商家不给,我就打电话给父母或者纳税热线。(2)孙园爸爸的行为告诉我们:在我们消费后,一定要坚持索要发票,这样就可以避免商家偷税漏税,这也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义务。八.综合题1.②;④;①;③2.(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不对,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3.18位;1960年;8月22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