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面关于人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C.犯罪后被判刑的人不具有人权D.各级国家机关都应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2.在( )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A.2001B.2014C.20063.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 )年。A.1949年B.1982年C.1954年D.1999年4.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下列属于义务的是( )。A.受教育权B.人身权C.遵守交通法规D.财产权5.以下能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有哪些?( )\n①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宪法是国家总章程③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⑤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6.王叔叔住在小刚家的楼上,他家正在拆旧装修,噪音很大。打扰了小刚及邻居们的生活。对此事,正确的说法是( )。A.王叔叔家装修是违法的B.王叔叔家有权装修自己的房子,因此扰乱别人的生活不违法C.王叔叔家有权装修自己的房子,但也应履行不扰乱别人生活的义务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的居民身份证。A.5年B.10年C.6年D.15年8.刑法是规定( )的法律。A.权利和义务B.犯罪和刑罚C.签订和履行合同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B.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受教育权C.夸大广告宣传没什么大碍\nD.刑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10.没有选举资格的是( )。A.年满18周岁的学生B.小学生C.退休的老人D.全职太太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 )着人们的行为,( )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2.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 )的、( )的身份代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 );第7—14位为( );第15—17位为( ),第18位为( )。3.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 )或( ),寻求( )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4.(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 )的核心。5.(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6.“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并为古罗马所沿用。7.国际( )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8.(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9.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10.国家( )和( )人权。(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是法律规定我们的义务。( )2.在我国,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份证的有效期是相同的。( )3.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只要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就可以了,与法律无关。( )4.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n5.公民有行使自由的权利,所以随手从自己家的窗户扔点东西谁也管不着。( )6.200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7.26—45周岁的,身份证的有效期是15年。( )8.违犯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 )9.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一样都是法律,没有任何区别。 ( )10.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法》 文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2.将校园严重欺凌行为与其对应的刑法罪名连线。辱骂、中伤 敲诈勒索罪结伙打架 侮辱罪殴打要钱 聚众斗殴罪敲诈钱财 抢劫罪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面对欺凌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2.哪些事件令你感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3.国家为什么要为每个公民确定身份号码?4.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如何行使?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如何处理。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n1.小明和爸爸妈妈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可送小礼物,但是爸爸坚持要开发票,爸爸说,不开发票,他就要打纳税热线12366,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发票。(1)饭店工作人员和小明爸爸,谁对谁错?为什么?(2)如果你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八.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1.维护民族困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n2.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3.结合不同的情景,看看对应的是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将字母序号填在( )上。\nA.物质帮助权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E.服兵役的义务F.监督权 G.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H.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妈妈被选为地方人民代表,她享有( )。2.李奶奶病了,她的儿女轮流照顾她。对应的是( )。3.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他享有( )。4.小张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对应的是( )。5.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6.小丽的爸爸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看要闻动态,他有( )。7.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排队上车,对应的是( )。8.丁丁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所工作,每次别人问起他妈妈关于爸爸工作情况时,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对应的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C5.C6.C7.A8.B9.B10.B二.填空题\n1.规范;保障2.唯一;终身不变;18;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3.家人;老师;法律专业人员4.良好品德;公民素质5.民法;合同6.古希腊7.人权事业8.宪法;根本制度9.1810.尊重;保障;人权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图:\n五.简答题1.我们应该勇敢的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2.示例: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等等。3.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4.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5.(1)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六.辨析题1.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七.材料题1.(1)饭店服务员的做法是错误的,爸爸做法是正确的,因为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的餐费里包含了饭店应该缴纳给国家的税款,如果我们不要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2)坚持按照国家规定要发票,不要小礼物,以防止饭店偷税漏税;如果饭店服务拒绝开发票,可以拨打全国统一的纳税线12366,举报税收违法行为。八.综合题1.如图:\n2.(7)(10);(3)(8);(1)(2)(4)(5)(6)(9)3.C;D;A;E;H;F;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