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我国,涉及国家根本性质等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由( )规定的。A.《刑法》B.《宪法》C.《民法》2.当个人信息泄露受到他人威胁时,正确的做法是( )。A.答应威胁者的所有要求,只要不伤害自己就行B.表面配合他们,想办法联系警方或找家人帮忙C.大声哭闹,并破口大骂威胁者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国了就不是中国公民了B.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C.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开经济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A.在我国,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和触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5.下列是几位同学在阅读了宪法正文后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nC.父母养育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长大后可以不赡养父母D.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护保护6.我国的根本法是( )。A.宪法B.行政法7.法律如同( ),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A.杠杆B.标签C.尺子D.天平8.下列是几位同学在阅读了宪法正文后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C.父母养育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长大后可以不赡养父母D.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护保护9.(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A.受教育权B.人权C.财产权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 )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A.上级考核B.民主选举C.考试录取\nD.群众推荐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 )热线电话求助。2.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 ),以保证权力的行使( )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 )。3.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4.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5.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包括( ),(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6.宪法及民法、( )、( )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权利进行( )的保护。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8.权力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9.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10.(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所有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小明出了火车站随手把火车票扔了。( )4.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5.人民警察出于个人意愿可以查验公民的身份证。( )6.我国将12月2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 )7.明星为了出国方便,在未申请退出中国国籍时,也可以加入外国国籍。( )8.刘某某趁夜深人静,将道路护栏卸走被公安机关拘留,他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 )9.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禁止一切歧视行为和差别对待。( )10.我们年龄还小,还不能履行任何义务。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的法律用线连起来。\n2.请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宪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职责,管理公共事务行政法 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五.简答题(共5题,共39分)1.简要说明刑法和民法的作用有什么区别?2.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的?3.《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义务?(至少列举出五项)4.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5.在日常生活中居民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回答四种)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阅读以下《日记一则》,根据我国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日记中的“爸爸”履行了哪几项义务?(请结合日记内容加以说明,至少说明三项)《日记一则》\n我的爸爸是个退役军人,他身材高大魁梧,做事富厉风行。今天一大早,我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原来,爸爸已经在厨房忙开了……等我起床,桌上的饭莱已经摆上了。“赶紧吃,今天提早送你去学校,爷爷身体不舒服,我得请假带他去医院检查……”爸爸一边以他军人的速度穿戴整齐,一边催促着我。看着爸爸忙碌的身影,我默默地快速地把碗里的粥喝完……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n ( ) ( ) ( ) ( )2.谈一谈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如科技、体育、经济等领域取得的成就。3.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C4.A5.C6.A7.C8.C9.B10.B二.填空题1.123082.监督;符合;利益3.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4.25.纳税;服兵役6.刑法;行政法;全方位 \n7.地位;权威;效力8.利益;自由和权利 9.公民10.护照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钱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这是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张兰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这是在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权利;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如图:五.简答题\n1.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2.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3.公民履行的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4.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5.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③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④在手机营业厅里办理业务;⑤在邮局邮寄物品;⑥在银行提取汇款;⑦参加社会保险;⑧领取社会救济;⑨办理个人信贷事务;⑩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参加诉讼活动;办理申请出境手续;前往边境管理区;婚姻登记;兵役登记;户口登记;选民登记等。六.辨析题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日记一则》中的“我的爸爸是个退役军人”可见“爸爸”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爸爸”一大早为我做早餐,送我上学,可见“爸爸”履行了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爸爸”带爷爷去医院检查身体,可见“爸爸”履行了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爸爸”无法上班,要请假,可见“爸爸”履行了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八.综合题1.C;B;D;A2.2008年在北京举办第29届夏季爽运会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我国自主设计的深海载人潘水器“蛟龙号”,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记录,成为全世界第5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只要是中国近年来取得的成就,答出三条,即可。)3.(1)道德;纪律;法律\n(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