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A.人民B.公民C.永久居民2.以下能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有哪些?( )①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宪法是国家总章程③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⑤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3.( )的公民自愿领取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身份证。A.未满十六周岁B.16-25周岁C.26-45周岁4.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5.与“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这一生活中的场景相符合的宪法条款是( )。\n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6.(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民法B.刑法C.宪法D.司法7.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宪法和法律B.党章C.章程D.法规8.关于居民身份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身份号码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B.居民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唯一证件C.居民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9.下面关于人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C.犯罪后被判刑的人不具有人权D.各级国家机关都应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10.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了( )。\n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2.宪法体现了( )、( )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日常生活中,( )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4.宪法规定,( )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 )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 )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5.宪法是国家的( )法,我国将(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6.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 )和( )。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 )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父母的义务。7.(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 )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8.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 ),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 )。9.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 )。这体现了( )利益、( )利益和( )利益相结合的原则。10.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国公民。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依法服兵役的权利。( )2.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 )3.身份证件丢失,无需挂失,再办个就是了。( )4.“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5.公民一旦领取了身份证,身份证便长期有效。 ( )6.年龄大的人都没有选举权。( )7.依法纳税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需要你我依法自觉履行。( )8.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以我们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9.小学生年龄小,只要在学校遵守纪律就可以了,不需要学习法律知识。( )\n10.宪法只针对违法犯罪的人,对普通人没什么作用。(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请将下列情景和对应的权利连线。受教育权 国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权利 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表达权和监督权 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权利 小亮在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就环境保护提出建议2.我会连。刑法 经营者间的权利与义务民法 环境问题、环保问题行政法 婚姻、家庭问题婚姻法 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经济法 调整国家行政关系环保法 犯罪刑罚问题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我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来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列举几个你知道的权利。(答出4个即可)2.公民的身份意味着什么?3.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4.宪法还规定了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5.国家为什么要为每个公民确定身份号码?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如何处理。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在下列情形中,法律又起着什么作用呢?\n情景一:叔叔喝酒后,叫了代驾。他说法律禁止酒后开车。我觉得法律( )。情景二:我看到很多残疾人和高龄老人,国家都有特遇。我觉得法律( )。情景三:发生交通事故的邻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我觉得法律( )。八.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德润心灵,法护成长。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美好的公共生活离不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公序良俗,离不开个人自觉,也离不开法制保障。请把下列法律名称与相应家庭生活、公共生活一一对应起来。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支持残疾人事业——( )2.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3.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n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A4.A5.B6.C7.A8.B9.C10.C二.填空题1.根本制度;根本任务2.国家利益;集体利益3.警察4.任何公民;一致;权利;义务5.根本;12;46.权利;义务;孝敬;赡养扶助7.法律援助;未成年 8.沟通;交往9.义务;国家;集体;个人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三.判断题1.×\n2.√3.×4.√5.×6.×7.√8.×9.×10.×四.连线题1.受教育权——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社会保障权利——国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表达权和监督权——小亮在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就环境保护提出建议;少数民族权利——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2.如下:五.简答题1.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文化教育权利等。2.答:公民的身份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3.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4.宪法还规定了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我们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等等。5.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六.辨析题1.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n七.材料题1.规范人的行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八.综合题1.B;C;A;E;D2.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3.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