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赖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已、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作为公民,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不能只作“吃瓜群众”,这是因为(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公民有关心国家和社会并履行义务的责任③提高公民意识能够消除社会各种矛盾冲突④政治生活的内容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住宅不受侵犯属于我国公民的( )。A.政治自由权利B.人身自由权利C.文化教育权利D.人格尊重权利3.下面是一部法律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推测,横线上应填写的法律名称是( )。\nA.国旗法 B.民法 C.宪法 D.刑法4.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宪法B.民法C.刑法D.道德5.( )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A.法规B.道德C.规范D.纪律6.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宪法就如同( )。A.树根B.树枝C.树梢D.枝叶7.在我国有些地区,由于性别偏见和贫穷,一些女童被迫失学,她们应该( )。A.怨自己命不好B.听父母的话,回家干活C.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8.对于包含个人信息的火车票,下面处理妥当的是( )。A.随意乱扔\nB.送给陌生人C.涂抹个人信息后销毁9.( )要遵守法律。A.残疾人 B.有钱人 C.穷人 D.所有社会成员10.( )是证明公民身份,记录居民家庭关系状况的法定证件。A.户口簿B.身份证C.电话号码D.邮政编码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2.(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 )的集中体现。4.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权威性。5.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 ),( ),( );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 ),( )。6.国际( )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7.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和( )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8.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根据中国法律( )和( )。9.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 )。10.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二是以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n1.社会成员都要避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已的义务,但有些人除外。( )2.身为小学生的我们没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3.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4.只有年满18周岁的人,才是公民。( )5.我们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可以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6.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7.我们村的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听爸爸说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我舍不得大明哥哥去,我便去阻止哥哥,让他不要去了。( )8.公民可以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9.新入职的教师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10.刑法是规定日常生活秩序和约束行政机关权力的法律。( )四.连线题(共2题,共16分)1.我会连。刑法 经营者间的权利与义务民法 环境问题、环保问题行政法 婚姻、家庭问题婚姻法 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经济法 调整国家行政关系环保法 犯罪刑罚问题2.把下列情境与宪法规定的相关权利连起来。\n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法律援助主要面向哪些人?2.通过对国家宪法日的了解,你还知道了哪些有关宪法的内容?3.想一想,说一说。如果没有法律约束,上述场所将变成什么样子?4.你认为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5.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家宪法日,班主任交代给你一个任务,向全班同学宣传宪法的知识。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向大家宣传呢?\n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能随意丢弃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截止12月10日,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例的国家达15个,分别是美国(1649万)、印度(985万)、巴西(688万)、俄罗斯(262万)、法国(236万)、英国(183万)、意大利(182万)、土耳其(180万)、德国(132万)等。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超过10万的国家有3个,分别是美国、巴西和印度。现在新型冠状病毒遍布全球,许多国家都做好了防备,可中国却做的最好。说说2020年这次疫情发生的哪些事件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2.你认为下列情形会涉及到哪部法律,请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n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李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 赵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15周岁的罗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 小学生张某经常放学后去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 )。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员工工资( )。 爷爷举报附近的饭店有偷税漏税行为( )。3.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A5.B\n6.A7.C8.C9.D10.A二.填空题1.学生;公民2.民法3.总章程;党和人民意志 4.国家;强制性5.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6.人权事业7.尊重;保障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9.纳税(服兵役);不伤害别人10.出生的方式取得;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小亮的爷爷今年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族的高龄津贴----物质帮助权;家琪的爸爸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劳动权;小明给同桌同学起外号叫“大傻”---名誉权;月月设问姐姐大学毕业,考工作时,看到要求“仅招男性”---平等权;晓红在教育局长留言板就校园环境提建议----建议权。五.简答题1.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2.示例:家庭受到宪法的保护,我们今天接受父母的抚养,将来也要关爱,赡养父母;我们应该维护国家统一和名族团结;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3.如果没有法律,上面这些地方可能就会一片混乱,没有秩序,有可能会出现安全事件。4.(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5.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办一期有关宪法知识的黑板报;举办一次班级宪法知识竞赛。六.辨析题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七.材料题1.专治疫情的医院仅仅只用七天的时间建成,还有各种各样的志愿者逆行前往疫区等;今后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遵守道德和法律,为祖国争光,报效祖国。八.综合题\n1.(7)(10);(3)(8);(1)(2)(4)(5)(6)(9)2.①;③;②;④;⑤;⑥3.(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