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A.9月17日B.12月12日C.12月4日D.4月12日2.身份证有效期只有10年的是( )。A.未满16岁的公民B.16——25岁公民C.26——45周岁的公民D.45周岁以上的公民3.红领巾小学六年级二班同学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手们纷纷发言。你认为谁说的没有道理( )。A.甲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乙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C.丙同学:我还是小孩子,宪法有无权威与我无关4.生活照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行人和驾驶员都要遵守( )。A.劳动法B.刑法C.道路交通安全法5.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A.宪法和法律\nB.党章C.章程D.法规6.( )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A.人民B.公民C.永久居民7.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规定社会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内容B.宪法有至高无上的地位C.刑法必须依靠宪法制定D.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8.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保护我们的( )。A.生命B.健康C.名誉D.储蓄9.(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A.受教育权B.人权C.财产权10.下列行为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无偿献血B.遵守公共秩序\nC.参与爱心志愿服务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 )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2.权利不是( )的,而是有( )的。3.( )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4.我国将(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5.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 ),是国家的( )。6.(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7.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 )等权利。8.(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 )自己的号码。9.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 )。10.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 ),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只有满18周岁的人才可以领取居民身份证。 ( )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国外,具有中国国籍。( )3.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4.我们青少年年龄小,可以只享受权利,等长大后再履行义务。( )5.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6.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7.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是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改变的。( )8.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 )9.俄罗斯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10.我国法律上指的外国人就是指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包含无国籍的的世人在内。(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牵线搭桥。(请把下面的情景与对应的法律连起来)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鱼虾大量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n开学典礼上校长带领师生肃立,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王叔叔和刘阿姨谈恋爱,准备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生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正面: 反面: 2.你了解哪些关于宪法的知识?3.法律的作用?4.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5.宪法对我们提出来哪些要求?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能随意丢弃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六年级2班召开了“宪法权威我之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张同学说: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王同学说: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李同学说:我们的宪法宣誓制度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n赵同学说:任何纽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郭同学说:尊重宪法就要先了解宪法,让我们一起诵读宪法吧!(1)你对上面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呢?(2)请你写两个宣传宪法的标语,作为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标语。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2.查阅宪法第二章的规定,看看下列情景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序号写在圆圈中。1.维护民族困结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n3.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3.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C5.A6.B7.A8.ABCD9.B\n10.B二.填空题1.法律2.绝对;界限3.权利;滥用权利4.12月4日5.地位;根本法6.刑法7.权利;财产权 8.公民身份号码;专属于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纳税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n五.简答题1.签发机关、有效期限;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2.(1)我知道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2)从2001年开始,12月4日就成为了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3)我发现宪法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宪法中规定了我们有学习和休息的权利。3.(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4.(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2)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5.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六.辨析题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七.材料题1.(1)上面的观点都有道理。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和机构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违反宪法的活动都应该得到追究;维护宪法权威,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就必须做到遵纪守法,还要宣传宪法知识,让宪法深入人心。(言之有理即可)\n(2)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我守法,我光荣。(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如图:3.(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