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哪种方式不能取得国籍( )。A.以出生的方式B.以申请加入的方式C.以旅游的方式2.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这条法律出自( )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赵某上网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政治情报,遂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赵某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国家统一B.维护国家安全C.维护国家荣誉D.维护国家领土完整4.小明的妈妈打工赚了一万元钱,想为小明买一份人身保险,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 )。\n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B.是否长期住在中国C.是否具有中国国籍D.是否在中国出生6.16—25周岁的中国公民,身份证有效期限是( )。A.10年B.15年C.8年D.127.你是怎样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A.他们的身份与肤色相关B.他们的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C.他们的身份与民族有关8.(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A.人权B.监督权C.选举权D.教育权9.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秦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B.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C.丁锐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丁锐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爸爸都会如实相告10.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在( )年。\nA.2000B.2004C.2009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 )。2.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 )的各个机关,具有最高的( )、( )、( )。3.(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 )管理国家。4.在家里,我们是( ),在学校,我们是( );在商场,我们是( )。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5.2020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7个法定南京大屠杀国家( )日。6.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7.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规定了我们的( )。8.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 )等信息,应注意( )。避免个人( )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9.2014年,我国将(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 )、( )。10.法律如同( ),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遵守公共秩序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2.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回事。 ( )3.2018年3月17日上午,胡锦涛依据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公开进行了庄严的就职宣誓。 ( )4.我国的刑法规定了三百多种犯罪。( )5.宪法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是繁茂的枝叶。因此,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6.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它是终身不变的。( )7.在火车站自助机上取票需用身份证。( )8.居民身份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妥善保管。身份证复印件用处不大,可以随意丢弃。( )9.日常生活中,警察有权依法查验公民的身份证、护照等证件。( )10.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侵犯了吸烟者的合法权利。( )四.连线题(共2题,共20分)\n1.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 校验码第7——14位 地址码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第18位 顺序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 )代替。2.连线题。(将下列行为与其违反的法律对应起来)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不良商家师某利用含化学成分的劣质鸡膏制作假鸡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小孩的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2.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在日常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处?举例说明。4.作为名小学生,法律规定了哪些义务?(举出3个即可)5.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什么重要意义?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七.材料题(共1题,共4分)1.\n朱先生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得知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便将自己的想法和详细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很快,这名人大代表打来电话告诉朱先生,将把他的建议整理提交。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向全国公开征集意见,朱先生又把自己的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相关机构,其中部分观点还在财经媒体上刊登。看到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朱先生很高兴:“作为公民,我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你发现朱先生是通过哪些方式关心国家大事的?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李老板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 )。(2)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赔礼道歉( )。(3)王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4)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2.搭配题。(把下面法律填入对应的括号里)(只填序号)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1)( )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2)(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3)(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3.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家庭:( )、( )。\n学校:( )、( )。社会:(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B5.C6.A7.B8.A9.C10.B二.填空题1.所应当享有的权利2.权利;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3.宪法;人民代表大会4.孩子;学生;顾客5.公祭6.国籍;护照7.权利;义务8.家庭住址;保密;信息9.12;4;普及日;深化日10.指南针三.判断题1.√2.×3.√4.×5.√6.√7.√8.×9.√10.×\n四.连线题1.如下:X2.如图:五.简答题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2.(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n(2)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3.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寄物品(根据实际情况有道理即可)4.尊老爱幼,团结同学,爱国爱党。5.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教育纪念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全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六.辨析题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普及日、教育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我国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朱先生是通过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积极建言献策来关心国家大事的。八.综合题1.D;C;A;B2.②;③;①3.被扶养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财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