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关于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官和律师可以不遵守宪法B.公安人员可以不按宪法办事C.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2.关于居民身份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身份号码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B.居民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唯一证件C.居民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3.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B.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4.2013年10月,新《旅游法》正式实施。下列关于宪法与该法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可以替代旅游法B.宪法与旅游法地位相同C.宪法是旅游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旅游法和宪法是母法和子法的关系5.“任性”是近年来非常火的一个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信、QQ等公共空间决不可“任性”。下面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n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所有网络造谣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处罚D.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6.2014年,我国将(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A.12月12日B.12月4日C.1月4日D.2月20日7.下列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B.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C.宪法只规定了人身权8.张某某已经染上新冠肺炎,却隐瞒病情不上报,他的行为( )。A.遭到指责B.触犯法律C.让人们不理解9.学校足球队的同学要参加全省小学足球比赛,按照规定他们要凭身份证参赛。那么他们办理的身份证有效期应该是( )。A.5年B.10年C.20年10.( )不是居民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A.职业\nB.住址C.有效期限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 );第7-14位为( );第15-17位为顺序码,最后一位是校验码。2.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3.国家( )和( )人权。(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4.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5.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6.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以( )为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 )的行为都应该受到追究。7.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 )制定的,任何( )不得与宪法相抵触。8.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 )等法律。9.( )是治国安邦的(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10.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依法享有权利,可以不履行义务。( )2.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所有人犯同样的罪都应当受到同样的处罚。 ( )3.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4.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6.“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并且沿用至今。( )7.无论谁违法了宪法都应该得到追究。( )8.明明今年12岁了,为帮父母减轻负担,可以辍学打工。( )9.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仅需要发达国家的参与。( )10.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7分)1.连一连下列年份的宪法日主题。2016年主题 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8年主题 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n2019年主题 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5年主题 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2.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 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工厂排放废气,附近居民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4分)1.阅读宪法内容,从宪法内容中,我们有什么发现?2.民法可以保护我们哪些权益?(列举出5点)3.公民履行义务包括做哪些事情和不做哪些事情?如果不履行义务,会有什么影响?4.“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我想几点开工就几点。”“楼上天不亮就装修太扰民了,老人孩子都休息不好怎么办?”如果是你的邻居有这样的矛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呢?5.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写出你知道的几条共享。(至少各2条)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n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今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宣传宪法,某校六年级决定围绕“走进宪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此项活动策划:(1)出一期黑板报,围绕以上主题设计两个板报栏目,请你把两个栏目名称写出来。(2)制作宣传横幅,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3.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n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C5.C6.B7.C8.B9.A10.A二.填空题1.18;地址码;出生日期码2.183.尊重;保障;人权4.权利\n5.国籍6.宪法;宪法7.宪法;法律 8.行政法9.宪法;总章程10.自由和权利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n五.简答题1.(1)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家庭受到宪法的保护。我们今天接受父母的抚养,将来也要关爱、瞻养父母。(3)我们村的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听爸爸说,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4)我们未成年人也有受教育权的。2.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等。3.答: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我会劝说邻居不要在他人休息的时候装修,每个人都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如果劝说无果,我会依法报警处理。5.基本义务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保守国家机密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遵守交通法规;爱护公物;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等。基本权利有: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名誉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六.辨析题1.(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七.材料题1.(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让宪法走近每一个人身边,宪法至上。八.综合题1.(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n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2.(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3.②;④;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