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排队付款。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遵守交通秩序C.遵守公共秩序2.在( )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A.2001B.2014C.20063.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在中国工作了很久的美国人B.父母都是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英国并加入英国国籍C.母亲是中国公民,本人已经加人美国国籍D.在外国留学的中国公民4.树立宪法权威,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你认同的是( )。①国家要全面实施宪法,加强监督 ②树立宪法权威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③执行宪法宣誓制度④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活动,尊重宪法、学习宪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吴立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这享受了公民的( )。\nA.休息权B.物质帮助权C.平等权6.( )是世界人权日。A.12月10日B.12月4日C.12月31日7.根据( ),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A.道德B.社会舆论C.刑法D.宪法8.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申请加入( )国籍。A.韩国B.中国C.美国D.英国9.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 )。A.地位B.责任C.权利D.义务10.李爷爷领取了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体现了公民的( )。\nA.休息权B.平等权C.健康权D.物质帮助权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 )的使命。2.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 ),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4.(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5.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 ),这体现了( )、( )和( )相结合的原则。6.(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农历( )为老人节。7.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 )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 )和(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 )、( )或( )的权利。8.法律如同尺子,( )我们行为的对错。( )的行为受到保护,( )的行为受到制裁。9.( )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10.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2.我国未满16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 )3.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第1-6位为出生日期码。( )4.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5.道德和法律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6.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时不能大声讲话,更不能大声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一些有关自己隐私的内容。( )7.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8.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 )9.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所有人犯同样的罪都应当受到同样的处罚。 ( )\n10.到酒店办理住宿不需要身份证。( )四.连线题(共2题,共17分)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2.我会连线。 通信自由 维护祖国的安全享受的权利 退休人员生活保障 计划生育 住宅不受侵犯\n履行的义务 爱护公共财产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身份证的用处有哪些?(列举五条)3.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4.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5.小刚的父母离婚了,都不愿意抚养他。八岁的小刚跟奶奶一起生活,两人只能靠奶奶的退休金维持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花销越来越大,无奈之下小刚找到父母求助。但父母均重新建立家庭,拒绝了小刚的请求。小刚该怎么办?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为小刚支招。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刚说:“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你认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王某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在部队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体。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人的好评,被评选为乡人大代表。①王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②王某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④公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5分)1.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n(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2.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D4.D5.B6.A7.D8.B9.D10.D二.填空题\n1.中国公民2.基本权利;基本义务3.国籍;护照4.宪法;根本制度;根本任务5.基本义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6.孝敬老年人;九月初九 7.年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8.衡量;合法;违法9.200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0.人身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n五.简答题1.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2.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③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④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⑤在邮局寄物品。(答案有道理即可)3.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4.正面内容有:国徽、证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反面内容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5.例:①小刚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②向青少年维权中心求助。③报警,向警察、学校求助等等六.辨析题1.我不认同小刚的观点。因为暴力是对公民人身安全的侵害,可以先报告家长或老师,协商不行的,可以采取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申请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无偿的法律援助,还可以直接到派出所报案处理,不要私自解决,因为以暴制暴是不对的,会有很严重的后果。\n七.材料题1.①受教育权、荣誉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的义务。③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④法律鼓励我们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我们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八.综合题1.⑤;②;①;③;④2.(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3.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