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 )热线求救。A.12388B.12308C.123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 )。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B.是否长期住在中国C.是否具有中国国籍D.是否在中国出生3.工厂随意倒放污水、烟尘和皮料,这里涉及到的法律是( )。A.《广告法》B.《劳动法》C.《环境保护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关于居民身份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身份号码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B.居民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唯一证件C.居民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5.规范调整人们行为的是( )。A.纪律B.法律\nC.道德6.李某损坏公园的健身器材被公安机关拘留并罚款,依据宪法( )条款。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7.下列宪法条例错误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纳税的义务8.(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妈妈给芳芳买了一份人身保险,它受( )保护;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向企业颁发营业执照属于( )管理范围。A.民法、行政法、宪法B.行政法、宪法、刑法C.宪法、行政法、刑法D.刑法、民法、行政法9.我国的根本法是( )。A.宪法B.行政法10.如今校园内,加入“手机-族”的中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学生在上课时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受到老师的批评。这说明( )。A.我们享有的权利不能完全实现B.学生在学校里是没有自由的C.老师干涉了这些同学的自由\nD.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 )等信息,应注意( )。2.国家设立宪法日一年只有( )。3.没有( ),人和人就无法顺畅的沟通,没有( ),人和人便无法正常的交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 ),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4.( )、( )与(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5.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 ),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 )。6.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美国的成年年龄是( )周岁,英国的成年年龄是( )周岁,瑞士的成年年龄是( )周岁,意大利的成年年龄则是( )周岁。7.( )是治国安邦的(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8.(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9.( )年,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10.( )是国家的根本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 )、(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劳动和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2.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 )3.每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能统一的。( )5.我长大了要当法官,这样就可以不用遵守法律了。( )6.遵守交通规则也是守法的表现。( )7.小华认为在微信上任意发布他人私密信息是自己的权利。 ( )8.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放弃。( )9.对于社会而言,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规则。( )10.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n《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财产权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6分)1.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经出示执法证件,哪些情形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2.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什么是民法?民法的作用是什么?4.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请你在下图中标示出来。( )( )( )( )5.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有什么重要意义?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如何处理。\n七.材料题(共1题,共10分)1.读故事,知法律。(1)王娟同学今年11岁,父母下岗后,家庭生活因难,家里人就不打算让她上学了,要让她到大伯开的饭馆打工。(2)楼上总是这么吵,怎么劝说都无效,真烦人。(3)王奶奶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儿女养大,帮助他们成了家。现在她老了,手脚不灵便了,儿女们开始嫌弃她,都不愿意赡养老人,老人的生活成了问题。王奶奶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把子女告上了法庭,法院强制她的子女负担其生活费。(4)一天,有几个小学生想去社区的游戏厅玩,走到门口,游戏厅的管理员却不让他们入内。(5)大二学生小峰下课后,准备到马路对面的生活区。因为马路上有很多车辆通行,因此出了教学区,往右走一百米架设有一座人行天桥,小峰懒得绕行,就从马路上穿了过去。请谈谈上述五个案例都涉及哪些法律?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以下是某校六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的两段经历。\n对此,六年级(2)班举行了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1)请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议题。(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张同学的第一段经历对吗?为什么?2.请你根据这位公民的身份证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李某某的身份证号:222424196008222425。想一想:(1)李某某的身份证号一共多少位数字?答:( )。(2)李某某的出生年份是?答:( )。(3)李某某的出生日期是?答:( )。(4)李某某的性别是?答:( )。3.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n1.B2.C3.C4.B5.C6.A7.C8.D9.A10.D二.填空题1.家庭住址;保密2.一天3.语言;规则;法律;外部保障4.纪律;道德;法律5.基本权利;基本义务6.16;18;20;217.宪法;总章程8.民法9.201410.宪法;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n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五.简答题1.(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2.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3.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4.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年月日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5.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教育纪念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全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六.辨析题1.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也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七.材料题1.(1)王娟父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楼上邻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治安法》;(3)王奶奶的子女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4)游戏厅的管理人员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n(5)小峰横穿马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八.综合题1.(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不对,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2.18位;1960年;8月22日;女3.(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