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荆州专用)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题卡分离,其中试题卷6页,共七大题2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卷为试题卷,答题无效,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前,考生务心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4.考试结来后,试题卷、答题卡和草稿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祝考试顺利★一、语言积累(16分)1.(2分)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答案】(1)zhúlú(2)qiàn【解析】(1)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多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2)纤夫:指以背纤拉船为生的人。“纤”为多音字,注意区分读音。2.(2分)根据拼音提示,在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汉字。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刻即变得zào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变得kàng奋了。【答案】(1)燥(2)亢【解析】(1)燥热:炎热不湿润,“燥”不要写成“躁”。(2)亢奋:形容极度兴奋。3.(2分)请给“单”加上合适的部首组成一个汉字,填入方框内。A.金脱壳B.鸡毛子C.精竭虑D.食壶浆【答案】A.蝉B.掸C.殚D.箪【解析】本题考查形似字的辨析。A.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身却不让对方及时发觉。B.鸡毛掸子:一种用鸡毛绑成的清除灰尘的用具。C.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D.箪食壶浆: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自己拥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好军队受到人民欢迎的情况。4.(8分)联系学过的古诗文,将下面文段补充完整。英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梦。或如李贺“①,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慷慨报国;或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②”的忠贞不渝。英雄,是一种舍身忘我的情怀。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③”,是要将奉献进行到底;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④”,是令人痛彻心扉的呐喊。英雄,是一份冲破羁绊的果敢。秋瑾说,“身不得,男儿列,⑤”,这份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可赞!英雄,更是一场与现实的较量。较量之后,陆游留下“⑥,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坚韧;李白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⑦”的乐观;苏轼则留下“⑧,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答案】①报君黄金台上意;②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化作春泥更护花;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⑤心却比,男儿烈;⑥僵卧孤村不自哀;⑦直挂云帆济沧海;⑧回首向来萧瑟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本题考查记忆型默写,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汗青”“庐”“烈”“僵”“沧海”“萧瑟”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5.(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节日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说明能否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在于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D.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行动,规定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答案】B【解析】A项句式杂糅,删掉“因为”或“的缘故”。C项句子缺少主语,应去掉“在……的过程中”。D项搭配不当,把“规定”改为“规范”。二、古诗文联读(1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轩记【明】王阳明①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④,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⑤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⑥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⑦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注释:①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当时作者谪龙场驿丞。龙场,在今贵州省修文县。②蔡:周代古国。③上国:国都。④詈:骂。⑤郁:阻滞。⑥莳:栽种。⑦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6.(2分)下列关键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素】白色的B.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 C.诚有君子而居焉【诚】果真D.亦稍稍而集【集】聚集 【答案】A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A项,素:不加装饰的。7.(2分)下列各项与“无丝竹之乱耳”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何陋之有 B.而予处之旬月C.安而乐之 D.学士之来游者【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例句“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之”,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之”,代词,这里;C项“之”,音节助词,无实义;D项“之”,放在名词主语“学士”和动词谓语“来”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D。8.(2分)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意思是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表明作者谪居生活的艰苦和遭遇贬居的痛苦,给全诗定下了低沉抑郁的感情基调。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谪居时间的长久,又表明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作者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既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D.“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答案】A【解析】A项,本诗首联是写实,从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来看,全诗感情基调并非“低沉抑郁”。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同时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9.(2分)下面对《陋室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四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类比起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做了铺垫。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幽静、雅致。“上”“入”二字化静为动,使景物富有生气,流露出作者对陋室景色的喜爱之情。C.文章结尾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自在。D.文章以自然环境、生活情境,共同构建了一个鲜明的“陋室”,塑造了一个鲜明生动的作者形象,从而使“德馨”的含义变得更加具体可感。【答案】C 【解析】文章结尾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C项理解有误。10.(2分)下面对《何陋轩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刚来龙场,没有房子居住,这些少数民族的百姓老老少少每天都来看望他,不轻视他,还搭建起一座轩房让作者居住。作者赞扬了少数民族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B.作者借用孔子之语来命名住所,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C.选文与《陋室铭》一样,都是从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情趣高雅、交往人物不俗等方面体现“陋室不陋”的。D.龙场当地百姓比之于中原华夏地区那些狡猾奸诈的人,更像是等待工匠去雕琢的璞玉,虽然崇尚巫术,敬奉鬼神的陋习对他们的本质有所损害,但是可以用典章文化来教育他们。【答案】D【解析】D项,“虽然崇尚巫术,敬奉鬼神的陋习对他们的本质有所损害”错误,根据原文“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可见,崇尚巫术,敬奉鬼神的陋习对他们的本质没有损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1.(3分)请用三个“/”给《何陋轩记》一文画波浪线处断句。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答案】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本句的意思是: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故断句为: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12.(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答案】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注意重点词语“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即“有何陋”,译为:有什么简陋呢。此处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参考译文当初,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王守仁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上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骂人,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焦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来伸张孔子的话。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情感,然而这对他们浑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三、名著选读(10分)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小题。 过了几朝,叫来富和四斗子去雇了两只高要船,那船家就是高要县的人。两只大船,银十二两,立约到高要付银。一只坐的是新郎新娘,一只严贡生自坐,择了吉日,辞别亲家。借了一副“巢县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肃静回避”的白粉底,四根门轮,插在船上。又叫了一班吹手,开锣掌伞,吹打上船。船家十分畏惧,小心服侍,一路无话。 那日,将到高要县,不过二三十里路了,严贡生坐在船上,忽然一时头晕上来,两眼昏花,口里作恶心,哕出许多清痰来。来富同四斗子,一边一个,架着膊子,只是要跌。严贡生口里叫道:“不好!不好!”叫四斗子快丢了,去烧起一壶开水来。四斗子把他放了睡下,一声不倒一声的哼,四斗子慌忙同船家烧了开水,拿进舱来。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那掌舵的害馋痨,左手扶着舵,右手拈来,一片片的送在嘴里了。严贡生只作不看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少刻,船拢了码头。严贡生叫来富着速叫他两乘轿子来,摆齐执事,将二相公同新娘先送了家里去。又叫些码头上人来把箱笼都搬上岸,把自己的行李也搬上了岸。船家水手,都来讨喜钱。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眼张失落的,四面看了一遭,问四斗子道:“我的药往那里去了?”四斗子道:“何曾有甚药?”严贡生道:“方才我吃的不是药?分明放在船板上的!”那掌舵的道:“想是刚才船板上几片云片糕。那是老爷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胆就吃了。”严贡生道:“吃了好贱的云片糕!你晓的我这里头是些什么东西?”掌舵的道:“云片糕无过是些瓜仁、核桃、洋糖、粉面做成的了,有什么东西?”严贡生发怒道:“放你的狗屁!我因素日有个晕病,费了几百两银子合了这一料药,是省里张老爷在上党做官带了来的人参,周老爷在四川做官带了来的黄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说的好容易!是云片糕!方才这几片,不要说值几十两银子,‘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只是我将来再发了晕病,却拿什么药来医?你这奴才,害我不浅!”叫四斗子开拜匣,写帖子,“送这奴才到汤老爷衙里去,先打他几十板子再讲!”掌舵的唬了,陪着笑脸道:“小的刚才吃的甜甜的,不知道是药,只说是云片糕!”严贡生道:“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先打你几个嘴巴!” 说着,已把帖子写了,递给四斗子。四斗子慌忙走上岸去,那些搬行李的人帮船家拦着。两只船上船家都慌了,一齐道:“严老爷,而今是他不是,不该错吃了严老爷的药。但他是个穷人,就是连船都卖了,也不能赔老爷这几十两银子。若是送到县里,他那里耽得住?如今只是求严老爷开恩,高抬贵手,恕过他罢。”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躁如雷。搬行李的脚子走过几个到船上来道:“这事原是你船上人不是,方才若不是着紧的问严老爷要喜钱、酒钱,严老爷已经上轿去了。都是你们拦住那严老爷,才查到这个药。如今自知理亏,还不过来向严老爷跟前磕头讨饶!难道你们不赔严老爷的药,严老爷还有些贴与你不成?”众人一齐捺着掌舵的磕了几个头。严贡生转弯道:“既然你众人说,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六回,人民教育出版社)13.(2分)根据提示,梳理选段故事情节。 严贡生突然装病→严贡生(1)_____→严贡生(2)_____→严贡生威逼胁迫→严贡生扬长而去【答案】(1)设下陷阱(引诱上钩、守株待兔);(2)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信口雌黄、敲诈勒索)【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可知,这是严贡生设下的陷阱;从“我因素日有个晕病,费了几百两银子合了这一料药”“只是我将来再发了晕病,却拿什么药来医”可知,这是严贡生在敲诈勒索。14.(5分)根据语境和要求,填写恰当内容,使发言完整。 主持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一向为人称道,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一话题谈谈个人的体会,请大家踊跃发言。 小辛:我先说。我发现《儒林外史》中特别擅长通过人物言行的对比来达到讽刺效果。比如那个严贡生,我记得第四回中刚吹嘘自己“为人率真,不占寸丝半粟的便宜”,跟着第五回就被人告发强圈别人的猪、讹人钱财强要利息,甚至还蛮不讲理打断别人的腿。前后对照,丑恶嘴脸立现,真是可笑之至。 晨曦:其实,小说中夸张、婉讽的运用,也增添了诙谐的讽刺效果。醉心科举哭贡院撞号板的(1)____(填人物名)、错把苏轼当清朝举人的(2)____(填人物名)、(3)_________(概括选段事件)的严贡生等等,荒唐可笑的背后流露出悲剧的人格和成因。 乐曼:我觉得讽刺的最高境界是真实,鲁迅也说“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你看小说写那个一路低头跟在女婿身后,扯了几十回衣襟的胡屠户,传神的细节,冷峻的白描,活画出了曲意逢迎的真实世相。方宇:我十分赞同你的观点。我在阅读时就喜欢在细节白描处做一些批注,我读一处我做的批注给大家听听:(4)。(结合选段中划横线句做点批注)【答案】(1)周进;(2)范进;(3)为讹船钱硬把云片糕说成神药;(4)云片糕被锁在箱子里视为“神物”,一片一片剥着吃,更显精贵,故意留下几片,设下陷阱。一切都是严贡生设计好的,这是他开始讹诈的第一步,也为后面再寻“神药”埋下伏笔。看似不着痕迹,一个装摸作样、贪婪成性、心机深沉、奸诈狡猾、无耻丑陋的嘴脸跃然纸上。这种真实的刻画,将藏于人物心灵深处的卑污揭示了出来,尖锐犀利的揭露了现实生活中某些“劣绅”可笑、可恶、可鄙的一面。作者的厌恶和鄙夷之情不言而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考场失意的周进在贡院撞号板,蕴含着无限的辛酸、郁结、绝望;范进认为苏轼也是清朝的一位举人,他身为一位举人,连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也不曾听说,可见他并无真才实学;严贡生设下陷阱,把云片糕说成神药,以此敲诈船家。做批注是学习名著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选择动作描写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15.(3分)雇的两只大船,租金“银十二两,立约到高要付银。”明明严贡生不可能“履约”,作者吴敬梓为什么还要特别交代“立约”之事? 【答案】“立约”是一种信誉,但对于严贡生来说,“立约”是一个圈套,是一个陷阱,可见想方设法讹诈别人已经完全成为了严贡生骨子里的品性,暴露了他欺诈、蛮横、贪婪的卑劣本性和肮脏可鄙、寡廉鲜耻的灵魂。通过“立约”这一细节,使这个劣绅的丑恶嘴脸呈现于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讽刺意图和厌恶鄙夷之情。作者真是通过鞭挞与科举制度有联系的严贡生一类人物,无情的批判了科举制度,表明了《儒林外史》的写作目的。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立约”是讲诚信的一种表现,却被严贡生用来敲诈别人,体现了他的狠毒和贪婪,由此可以看出《儒林外史》的讽刺性。四、时文精读(12分)“寒门再难出贵子”吗①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在例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②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③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④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⑤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文章有删改)16.(3分)第③段运用了__________论证方法,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答案】举例;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大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通读第③段,发现其中没有其他论据,只列举了网红“搬砖小伟”的励志故事,由此确定本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然后分析该例子的上下文语境,尤其分析其与本段段首句和段末句之间的关系,确定其与本段段首句或叫中心句或点明分论点的句子“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有论证与被论证的关系,由此确定段首句为被论述的观点。17.(3分)简要分析下面句中加点短语的作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答案】加点短语表明后面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使论证更科学、严密,更有说服力。(大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词句的能力。先在第④段中定位划线句,然后探究该句的上下文语境,确定其紧承上文的例子而来,属理论提升的句子,而且其与下文的论证有严密关系。再分析加点短语,“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表明后面的说法是科学研究的结果,不是作者的凭空想象,增强了说服力。同时,加点词语的运用,使得下面的道理分析,变得更科学、严密,更毋庸置疑。18.(3分)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对这种艰苦生活毫不介意,发愤苦读,最终成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答案】不恰当。本文作者是针对当下“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进行论证的,所选论据应是现代事例,而材料是古代的亊例,不符合要求。(判断“不恰当”;理由准确,大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事实论据的应用及辨析能力。要看论据恰当与否,先要确定本文的论点,分析给出的范仲淹寒门励志的例子能否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若不能,就否定弃用。本文属于驳论文,开篇即提出了近几年的错误观点“寒门再难出贵子”,树靶子,立起批驳的对象。接着主要列举引用名言、列举事实论据,批驳“寒门再难出贵子”的错误观点,最终指出“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与命运无关,与你的奋斗程度有关”的观点。从范仲淹寒门励志的例子看确实能有力论证“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观点,可作为批驳观点的事实论据出现。但是,仔细阅读本文开头,你会发现“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观点是近几年的错误观点,也就是说作者在批驳时,要举近几年的例子,不能举古代的名人典例,否则就失去了说服力。因此本题给出的范仲淹的励志例子“不恰当”,然后结合事例要选现代事例的原因分析即可。19.(3分)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寒门贵子”的理解。【答案】寒门贵子”指那些白手起家,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的人。(大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关键词含义的能力。先通读全文,然后在第①②段定位“寒门贵子”这个词,探究这个词语的含义。第②段对“贵”“贵子”的解释特别多。然后探究何江、“搬砖小伟”的例子,进一步印证对“寒门”“贵子”的理解,最终确定第②段的“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这段话中,可以提炼出对“寒门贵子”一词的准确的解释来,从中提炼解读即可。五、报刊浏览(6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莫让盛宴变“剩宴”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这些年,国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还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把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升为了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但是,食品浪费现象仍然不可小看。比如聚会为了面子超量点菜,外出就餐吃不完的剩菜不打包,看上去似乎只是个人某一次的大手大脚,但叠加在一起,就成了我国每年上千万吨的餐饮浪费。怎么能更好地推动全社会节约粮食呢?记者在短视频平台上随便输入蛋糕大战、食物浪费等关键词,就能搜到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浪费画面。 尽管大家从小便被教育要爱惜粮食,但是从城市到农村,从商务宴请到私人聚会,食物浪费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除了各种名义的聚餐、宴请以外,“扶墙进、扶墙出”的自助餐也一直是食物浪费的重灾区之一。这是去年夏天,北京怀柔的一家海鲜自助餐厅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一条短视频。几位客人吃完饭后,剩下了大量螃蟹、鲍鱼等海鲜。食物浪费现象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那么浪费程度到底有多严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曾经对此进行了两年的实地调研。结果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大型聚会浪费高达38%,是食物浪费的“重灾区”。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每年的粮食浪费总量数额惊人。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统计,仅餐饮每年约浪费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由于食物的生命周期涉及生产、运输、储藏、加工、零售、消费、后期处理等多个环节,因此从全产业链角度来看,有大约30%的食物都被浪费损失掉了。这不仅令人痛心,而且导致的后果还十分严重。(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2年01月23日10:11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让“吃播”变得文明节俭一段时间以来,“大胃王”类型的“吃播”风靡网络,主播以异于常人的食量来吸引关注,然而,其背后对食物的浪费遭到广大网友的反对。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大胃王”音视频。 以“大胃王”为主题的“吃播”,视觉效果确实惊人,眼看着堆成小山的食物被主播风卷残云般一扫而空。如此“表演”满足了部分人的猎奇心理,博得了眼球。一些“大胃王”主播有千万量级粉丝,单条视频作品获得上百万点赞量。 有人好奇,一口气吃下这么多食物,真的可能吗?有实拍视频揭开了一些主播的秘密:他们把食物放进口中嚼一嚼就吐掉,根本没有真吃,只是通过剪辑视频来欺骗观众,而一些“网红”主播被发现是事后催吐,这些伎俩都是在毫无意义地浪费食物。此类“吃播”也会对主播的身体造成伤害,即便是假吃、催吐也无法避免。有专家指出,暴饮暴食是胰腺炎等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除了主播本人浪费食物、损害身体以外,也会对观众产生误导,为了模仿他们而造成超量点餐,造成更多浪费。 如此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必须引起广泛重视,并坚决予以制止。《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音视频信息,对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处以罚款、通报批评或节目停播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何洌时间:2022-01-1209:46:33)20.(3分)读新闻要善于思考。试分析为什么要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答案】(1)目前聚餐、宴请、自助餐和“吃播”暴露的浪费粮食的现象严重;(2)暴饮暴食是胰腺炎等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3)“吃播”对主播的身体造成伤害,也会对观众产生误导;(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5)是国家倡导的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的需要;(6)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答出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提炼。由材料一可归纳出:目前聚餐、宴请、自助餐和“吃播”暴露的浪费粮食的现象严重;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是国家倡导的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的需要。由材料二可归纳出:暴饮暴食是胰腺炎等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吃播”对主播的身体造成伤害,也会对观众产生误导。21.(3分)读新闻要善于比较。请找出以上二则新闻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案】相同点:都聚焦于“舌尖上的浪费”这个话题;都列举了浪费粮食的现象。不同点:材料一重点列举了食品浪费的现象,分析了粮食浪费总量数额惊人的现状;材料二主要暴露了“吃播”造成的不良后果,提出了要加强对“吃播”等行为造成浪费的监管问题。【解析】本题考查比较材料异同。两则新闻材料都聚焦于“舌尖上的浪费”这个话题;都列举了浪费粮食的现象。不同点主要在于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材料一重点列举了食品浪费的现象,分析了粮食浪费总量数额惊人的现状;材料二主要暴露了“吃播”造成的不良后果,提出了要加强对“吃播”等行为造成浪费的监管问题。六、语用实践(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2021年5月22日,吴孟超、袁隆平两位中科院院士逝世。学校组织了以“铭记灯塔,心怀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你和小华参与其中。22.(4分)【析材料】:材料一:吴孟超是中国肝胆外科的创始人,创造多个医学界第一: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完成中国第一例肝癌切除手术和世界上首例完整的中肝叶切除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使我国肝脏疾病的诊断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均达世界领先水平。材料二: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多国大面积种植,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读了这两则材料,简析人们铭记他们的原因。【答案】①都有创新精神,在自己的领域做出非凡的贡献。②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造福人类。(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人物精神品质。吴孟超是中国肝胆外科的创始人;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因此他们都有创新精神,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吴孟超创造了多个医学界第一;袁隆平发展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已在多国大面积种植,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他们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造福了人类。23.(4分)【品诗作】网上有一首悼念诗作:才落超级稻,又折杨柳刀。稻菽千千念,肝胆两昭昭。小华感觉很好,但又无法表述,请你向小华解说这首诗的妙处。【答案】示例:小华,这首悼念两位院士的诗作,运用借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超级稻”“杨柳刀”代指袁隆平、吴孟超;“落”“折”含蓄地写出了他们的去世;“千千念”“两昭昭”,一语双关,运用叠词朗朗上口。这首诗写得很好,扣住他们各自的领域,既赞扬了他们的成就,又表现出他们至死不渝科研精神。(称呼1分,答到其中两点得3分)【解析】本题考查介绍类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有称呼,然后分析诗作的特点:运用借代——“超级稻”“杨柳刀”代指袁隆平、吴孟超;“落”“折”含蓄地写出他们的去世;“千千念”“两昭昭”,一语双关,运用叠词朗朗上口。扣住他们各自的领域,既赞扬他们的成就,又表现出他们至死不渝科研精神。24.(2分)【抒情怀】小华悲痛之余,也想跟帖表达对两位院士的景仰之情,请你仿照示例,帮他完成帖子。示例:你是阳光,照耀禾苗茁壮成长;你是雨露,滋润花朵绚丽绽放;【答案】示例:你是灯塔,指引航船乘风破浪。你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解析】本题考查仿写。仿写内容要协调,句式要统一,修辞要一致,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用词要避免重复,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本题仿写要运用比喻句式,后半句内容要与前面喻体有关联,同时注意后半句由两个短语构成。如可根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铭记灯塔,心怀天下”确定喻体“灯塔”,仿写出:指引航船乘风破浪。七、作文(50分)25.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文字,围饶“尊重”这一主题,三个任务中任选其一,按要求写作,不少于600字。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帮助人,但给予对方最高的尊重,这是助人的艺术,也是仁爱的情操。关于尊重,你有怎样的经历或思考?任务一:请以“尊重”为话题,自拟题目,给小顺同学写一篇主题班会发言稿。任务二:讲述“尊重”的经历,诉说“尊重”给你带来的感受,写一箭叙事类文章。任务三:班里的小美和同学交谈时喜欢打断别人的话,对别人的看法常常说“你真笨,你的想法是错的”。请你从“尊重”的角度,给她写一封信,探讨相关话题。 要求:①将你选定的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