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材料作文题型练习题精选汇编1.阅读下面文字,请以《我相信》或《我不相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在日落的海边/在热闹的大街/都是我心中最美的乐园/我相信自由自在/我相信希望/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③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清晨,几个人在郊外散步,忽然听到一阵凄厉的鸡叫声,只见一个人抓着一只鸡走来。鸡尾羽略长,颇似野鸡。散步人问:“敢抓野鸡?”那人气愤地说:“邻居家的公鸡!半夜啼叫,害得我一夜没睡,我一早就把它买来,马上就让它变成盘中餐!”散步人笑而不语。角度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从材料中公鸡、买鸡人、散步人等不同角度可以悟出不同的道理。请任选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3.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汪曾祺说,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同样的情境,一个人在花间,学会了思考;一个人在花间,会活成一朵花的样子。雨天,花是清澈明朗的姿态;晴天,花是光华灿烂的模样。无论如何,一个人也应该如此,在不同的环境里,拥有不同的心境,但不变的是如一朵花般怒放的信念。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请用“×××”代替。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熟悉和陌生其实是一种感觉。有时,熟悉和陌生会在某一刻转换:对熟悉的地方感到陌生,也许是因为某种事物在悄然变化,漂亮给我们看;对陌生的地方感到热悉,第11页共11页
也许是那里的人和事感动、温暖了我们。世界在变,我们的认知也在变,许多人物是怎样的美,许多事物是怎样的独特,需要我们以自己的行动来触摸世界的陌生与熟悉,升华自己的灵魂与理性……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生活体验或见闻,写一篇记叙性文章。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84岁的钟南山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他却第一时间乘坐高铁逆行冲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材料二“非典”时你们保护“90后”,这时换“90后”保护你们,我们“90后”成长起来了,抗击疫情,这是我们的使命。——这是新时代“90后”的铮铮誓言。材料三“你在哪儿?”“我在家。”这个春节,每一个人都守在家,守住了自己的幸福,“出门一定戴口罩”也守护了他人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宁。阅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请根据上述文字,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和要求:(1)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面对越来越近的中考,小涛同学感到时间紧迫,学业繁重,压力山大,情绪不免有些低落。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爸爸鼓励他说:“花雕萝卜之所以比萝卜片值钱,是因为花雕萝卜比萝卜片挨的刀多。”妈妈深情地对他说:“无论你成绩好或不好,你都是我的孩子,我都会爱你,永远不变。”小涛爸爸妈妈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和地名;(4)不得抄袭、套作,书写规范、美观;(5)不少于600字。第11页共11页
9.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联想或思考?请选好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假如你坐在夕阳下回想一天的所为思虑着,你会发现一个无私的举动,一句话都会在听者心中留下安慰亲切的一瞥让所到之处洒满阳光——你便知道这是有意义的一天(选自乔治·艾略特《找出失去的一天》)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11页共11页
答案解析1.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以《我相信》或《我不相信》为题。两个题目意思相反,但是立意和主旨大致相同,一般是坚持一种做法、坚守一种信念、端正一种态度等,不动摇,不怕失败,不受别人的干扰,相信坚持下去终会成功。这一命题从贴近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发学生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的理性思考。可以写让你体会到真情的事(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也可以是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事),也可以抒发你对真情的认识和体会。首段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事件、缘由、心理变化等,为全文奠定感情的基调。主体部分则写人记事,围绕“为什么相信(不相信)”“带来的变化或结果是什么”记叙事件。最后一段以议论或抒情点题,首尾圆合。本文应主要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用来叙事与刻画人物形象,抒情用来表达情感。2.答案:[例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整体有序发展的根本。不管什么事都需要有规则,如果在人行横道上,你是遵守规则过马路,还是不顾一切后果,就为了抢先那两三秒而去破坏原有的稳定和谐,甚至搭上自己的生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生活中处处有规矩,学校有校规,家里有家规,规则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石,遵守规则,可以使生活变得秩序井然。有些人往往认为情感更重要,可是如果没有规矩、没有法律,社会光靠情感肯定是没有办法维系的。拿破仑·波拿巴曾经在军队连连吃败仗的情况下,依然把规则看得最重,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遵守规则,他的军队就会遭到重创,而他作为领导者就更应带头遵守规则。正因为这样,他才能成为欧洲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西汉名将周亚夫治军严明,闻名天下。汉文帝派他驻守细柳,与刘礼、徐厉二军共抗匈奴。一次,汉文帝亲自赴前线劳军。天子的车骑到达刘礼和徐厉的军营都无须通报。而到达细柳营时,却被挡在门外,守城将领义正词严地说:“军中只听军令。”汉文帝无奈之下派人拿着诏书去通报周亚夫,获准后才入营,车骑刚要飞驰,士兵又制止说:“军中不得驱驰。”车马只得缓行。这就是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皇帝,也不能破坏规则。规则框架下才能保证人人平等。德谟克利特曾说过:“凡事都有规矩。”确实如此,规则有时候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为我们人身安全保驾护航,为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保障,但有些人并不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常常在规则的边缘试探,而一旦迈出那一步,就会把自己置于险地。规则就如同保护罩,如果你不听规劝,擅自走出保护罩,那么你将会面临许多危险。只有在规则的保护罩下,你才能生活得安稳、无忧。第11页共11页
规则,是我们平稳走向成功的不可或缺的要素。规则,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都要学会遵守它。解析:[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分析材料并写作文的能力,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完成作文。题中要求从材料中公鸡、买鸡人、散步人等不同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我们可以顺着“公鸡、买鸡人、散步人”的不同角度去思考。从鸡的角度来说,鸡为什么会被吃?因为它没有按常规来打鸣,坏了规矩,联系我们的生活,可得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意识”等。从买鸡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得出“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沟通的,买鸡人何必将公鸡置于死地”等,由此联想到人都会犯错,但不能因犯错就全盘否定,也可以谈谈教育、情感沟通方面的问题。“散步人笑而不语”,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当语而不语,其实也是一种错,也是一种纵容。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这方面的理解。3.答案:[例文]竭尽全力才能成功人生犹如一座高耸的山,每个人只有爬到山顶才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必须要认真攀爬,才会到达。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名中学生总因为自己的成绩低而苦恼。一天晚饭后,父亲与他一起走进一座高楼,并领着他沿着楼梯一步一步爬上楼顶。看着脚下的迷人风景,父亲说:“学习和人生的道路上没有电梯,只有沿着台阶一步一步登上顶点,才会见到最美丽的风光。”这个孩子有所领悟,后来,他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我读完之后,感触很深,同时,那位父亲的话也使我有所领悟,正如那位父亲所说,人生之路不会有捷径,只有认真、踏实地走,才会成功。的确,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真实的例子。比如,苏炳添,他是一位著名的体育运动员,我们都很敬佩、欣赏他,但是,我们只看见了他的成功,看见了他的荣誉,在他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困难与挫折呢?但他全都克服了,还是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获取成功。也许,我们对名人还不够了解,那么,在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事。记得有一次,快考试了,那段时间,我认真努力,还将自己玩耍的时间也投入到学习当中,将自己学得不好的科目认真复习,果真,我取得了好成绩。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所以在世界上没有什么达不到的目标,只要自己竭尽全力,认真去奋斗,一切理想都会实现。但是,成功没有捷径,如果想寻找捷径,那么,到达的永远不是终点。让我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攀登这座“山”吧!只有到了“山顶”才会望到美丽的风景!第11页共11页
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由三则材料组成的材料作文题,三则材料的共性是,都表现了“竭尽全力去做事,就能表现得出色,就能走向成功”的观点,据此我们可以列举关于这方面的名人逸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入手,写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师长或者同学的帮助最后坚定信心,从而竭尽全力拼搏奋斗,取得成功。可以写议论文,通过列举名人励志的例子论证论点,注意采用“引论—本论—结论”三段式写作,层次清晰;可以写成记叙文,要注意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遇到困难,竭尽全力战胜困难,获得成功。注意恰当引用材料里的内容,这样才能不偏离主题。4.答案:[例文]体考站在一千米的起跑线上,我的心“咚、咚、咚”直跳。这是体育中考的现场,我和其他参加体考的同学站在一起,等待裁判发出起跑信号。“砰——”我们像离弦的箭冲出起跑线,跑道上瞬间卷起一股“狂浪”。这“狂浪”奔涌着,50米,100米……200米后就被无形之手切分成了几股“小浪”。一圈后,这“小浪”又被拉成了涓涓“细流”。第二圈,我还处在“细流”之中,想要加速,想要超越,但感到身体乏力,根本无法做到。第三圈,几乎到达身体的极限了。我甚至感觉到意志开始涣散,步调开始飘浮。如同机车失去动力,我只能硬拽着身体往前挪,腿脚如灌满铅,眼前似涂满漆,喉咙无法呼吸,脸胀得要炸裂。内心顿时萌生放弃的念头,脚步也慢了下来。我想坐下,想躺平……“跑步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考验你的信念,磨炼你的信念,强大你的信念。”父亲的话语,此时萦绕在我的耳边。想起刚开始练习长跑时,我觉得很累,跑不长,想哭。父亲不时地鼓励,我心中也有了必须战胜长跑的信念。咬咬牙,继续。一段时间后,渐渐觉得不累了,可跑不快。于是继续强化训练,每一次都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口干舌燥。是的,我当初不就是凭着内心的必胜信念,坚持跑下来了吗?不就是凭着一股信念,我不再畏惧长跑了吗?想到这,我重新调整好节奏,握紧拳头,抬腿,摆臂,呼吸……一步,两步,三步……我的步伐渐渐沉稳下来。我找到自己的节奏感,终于超越了几个同学。耳边传来呼呼风声,还夹杂着同学们的加油呐喊声。什么也顾不得了,只有跑,拼命地向前奔跑……终于跑到终点。回望偌大的操场,感觉自己似乎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洗礼,人生的涅槃。第11页共11页
是呀,长跑如人生,人生如长跑。是信念,让我完成体考。你若有如花般怒放的信念,人生必定更加美好!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引出“花”。第二段第一句意思是“同样的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收获;第二句写出雨天和晴天,花呈现出不同的模样,但都是阳光积极的;第三句由花到人,强调人要有“信念”。由此看来,关键词是“信念”。因此,切题的立意是“要有积极的信念”“不管处境如何,均要阳光积极”等。题目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也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因此选定文体之后,一定要依文体选择作文素材,体现出鲜明的文体特征。5.答案:【例文】最熟悉的陌生人舟山一考生据一项统计,我们一生会遇到8263563人,但是,能留在记忆中的,又有多少呢?——题记“卖农家鸡蛋咯!五元钱一斤!”呵,看来卖鸡蛋的老伯又来了。每周五回家的路上,我都会听到这熟悉的叫卖声。从我搬到这儿来,每周五都会看到这位老伯来这里卖鸡蛋。他常穿着淡蓝色的衬衫和黑色的长裤坐在草地上,面前放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鸡蛋。他看起来六十岁的样子,可眉宇间透着一股精气神儿。我也不知道他在这里卖鸡蛋卖了多少年了,只知道养鸡、卖鸡蛋便是他的生活方式。老伯待人很友好,做生意也很实诚。他不会刻意地说自己的鸡蛋有多好,作为农家鸡蛋有多么地道,只是每每有人一脸质疑地问:“是不是真的农家鸡蛋啊?才几元钱一斤?”老伯都是一脸的实诚,憨憨地笑笑说:“当然咯,俺自个在村里养着的鸡生的。只是俺觉得这个价钱够生活了便好。人,总应懂得知足啊……”这一刻,老人那背光的身影竟显得很高大。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人照常坐在草地上卖鸡蛋。握着手中的钱,虽然不多,却让这位刚刚卖出四斤鸡蛋的老伯嘴角泛起淡淡的笑容。这时却出现了一位未曾见过的老乞丐。满头银发,一手拄拐杖,另一只手拿着碗,在一身破旧黑衣的包裹下迈着蹒跚的脚步出现了。这位年龄与老伯差不了多少的老乞丐在黄昏的路上孤身走着,每每见到一位路人便上前乞讨——理会他的人却很少。老伯似乎看到了老乞丐眼中的孤独和乞求,攥了攥手中的钱,一咬牙便走向了老乞丐,把钱放入他的碗中。老乞丐一脸的感激。老伯说道:“唉,人还是要自力更生啊。”老乞丐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老乞丐走了,老伯叹了一口气,坐在草地上,继续卖他的鸡蛋……第11页共11页
不知怎的,卖鸡蛋老伯的形象总是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那形象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解析:[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句交代了写作的关键词:熟悉、陌生。第二句话解释了这两个关键词的关系:可以转换。熟悉与陌生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所以文章可以围绕“熟悉的地方有陌生”“陌生的地方有熟悉”“陌生和熟悉是可以转换的”来立意写作。选材需要遵循的原则:一是贴近生活,二是贴近主题。在这两点基础上再有一点新颖的材料就更好了。贴近生活,要求我们选择自己熟悉的题材,只有采用熟悉的、贴近生活的材料,我们才能把作文写好。比如居住的城市,我们平日里行色匆匆,来不及留意,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却发现城市已经变得如此美好: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街道整洁,高楼林立。为什么会对陌生的地方感到熟悉?是因为这个陌生的地方有着我们曾经无比熟悉的情感。比如转学到一个新的学校,环境无疑是陌生的,但走入班级,感受到同学们的热情、老师的关怀,这一切都似曾相识,让人觉得无比熟悉。在熟悉里发现陌生,需要我们以敏感的心灵去体悟生活。在陌生里发现熟悉,需要我们以细腻的情感去感受温情。写作记叙文,最忌平铺直叙,所以在写作时采用插叙、倒叙,制造点悬念,会让文章有惊艳之感。另外,书信体、日记体的作文,也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写作思路一:两位老人,一位靠自己的劳动有尊严地生存养家;一位靠乞讨毫无尊严地生活。两人相遇,面对乞讨者,自力更生者捐出自己微薄的收入,并告诉乞讨者做人的道理。不知名不知姓的陌生的老人,在“我”眼里却是那么的熟悉。写作思路二:邻居家的二婶,能说会道,见面就夸“我”学习勤奋,长得俊俏,是“我”最熟悉的人。因为赡养老人的问题,二婶却与二叔大打出手,最终以二叔的妥协换回家庭昔日的宁静。突然间,二婶变成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写作思路三:暑假,回到外婆家。突然发现那个生活过十几个寒暑的地方变得那么熟悉而陌生。昔日高低不平的石头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乱草堆变成了小广场;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不再是拴羊放兔的饲养场,而变成了鲜花、苗木相互交织……新农村建设,让“我”最熟悉的外婆家变得那么陌生而美丽。6.答案:略。解析:材料作文要想准确恰当地审题立意,必须理解材料内容和主旨,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材料一,抓住材料中的“逆行”,“逆行”体现其舍小家顾大家,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可从敬业奉献、家国情怀方面立意。材料二,可从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青年担当、榜样旗帜、国家希望方面立意。材料三,可从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或社会公德方面立意。可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注意文章要思路清晰,详略得当,主题明确。7.答案:例文:第11页共11页
珍惜时间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时间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的材料,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同样,属于他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时间一分一秒,稍纵即逝。时间是宝贵的。虽然它限制了人们的生命,但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可以充分地利用它。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成功的人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辉煌,而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思想得过且过,消磨时间。在那些不懂珍惜时间的人的眼里,时间是漫长和无谓的,而当他们回过头之后,才发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才发现时间的可贵,可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古往今来,有不少人惋惜时间易逝,于是长叹:“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树枯了,有再青的机会;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回来的时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结束了,就再也没有复活、挽救的机会了。正如“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流走,永不返回。这就告诫我们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要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利用好每分每秒,不要白白浪费。我们应该好好把握易逝的瞬间。“未来”“现在”“过去”是时间的步伐:“未来”,犹豫地接近;“现在”,快如飞箭般地消失;“过去”,永远地停止。在浩瀚的宇宙里,一个人的一生仅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长河里,一个人的一生仅仅是微小的浪花。让我们珍惜时间,努力进取,让自己的生命闪耀出最璀璨的光芒。解析:本题是材料作文题。要理解材料的主旨。第一则是说“不要随便将青春白白地消磨了,等到年老了,再徒然伤悲”。第二则意思是“所有人每天的时间都是相同的,然而勤勉的人通过自己努力,源源不断地获得智慧与力量;相反,有些人即使给他再多的时间,他也只是碌碌无为”。第三则意思是“人生短暂,不要虚度光阴,珍惜每一天”。据此分析,三则材料的共同主旨是关于“珍惜时间”的,所以,我们可以围绕“珍惜时间”这一主题来写。文章可叙事,可议论。想想对“珍惜时间”是怎么看的,平时你是怎么珍惜时间的。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或名人故事去展开。8.答案:略。解析:第11页共11页
材料作文题的审题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出正确的观点。从材料中爸爸的话“花雕萝卜之所以比萝卜片值钱,是因为花雕萝卜比萝卜片挨的刀多”可看出“挨刀越多,萝卜越值钱”,进而提炼出“人经历的磨难、打击越多,人生的价值也越大”的观点;从妈妈的话“无论你成绩好或不好,你都是我的孩子,我都会爱你,永远不变”可知,母爱没有任何功利性,父母的爱是世上最可贵的爱。从“父母在孩子感到时间紧迫,学业繁重,压力山大,情绪不免有些低落时及时安慰”这件事上,也可得出“孩子需要呵护与安慰”这一观点。本文可写成记叙文,讲述身边的故事,以事析理,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自己的观点。9.答案:例文:厉行节约从我做起资源在枯竭,能源变短缺,大自然在哭泣——浪费或许就是一刹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我们从小念到大的诗句,可我们真的做到勤俭节约了吗?在学校食堂,你是否曾将只吃了几口的包子扔到餐桌上?是否曾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掉?一位同学在调查中发现,平均每五位同学中就有一位要倒掉小半碗饭菜,倒掉三分之一饭菜的同学更多。学校食堂一顿饭下来光倒掉的剩菜剩饭就能装满好几个泔水桶。那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可惜。食堂里的浪费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在浪费的同时,是否想过这世界上有些地方仍有吃不饱饭的人?资料显示全球仍有上亿人面临严重饥饿,饥饿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我们是否应该深思呢?而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的现象更是常见:电视不看时也不切断电源,电脑长期处于待机状态,饮水机二十四小时运作,水龙头不关。以上情况我们经常遇见。也许是不经意的一瞬间,也许是不起眼的一伸手,资源就这样被我们浪费了。其实,关于勤俭节约的事例不胜枚举。宴请众官员,只设四菜一汤的皇帝朱元璋;捡粉笔头上课用,注重品德修养,平生节俭朴素的徐特立;一生粗茶淡饭,生活简朴,为人民做出表率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多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不断保持和发扬,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又怎么能无视前人的榜样精神,无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肆意浪费呢?地球母亲在哭泣,面对司空见惯的浪费,我们是否应该做点什么?浪费或许是一刹那,但节约也是举手之劳的事。在此,我倡议:厉行节约,从我做起!解析: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讲话的核心思想是“勤俭节约”,所以,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按要求可将自己的经历、感受或身边的故事写成记叙文,也可进行议论,提出个人看法。如果写记叙文,可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选材,记叙个人或集体日常是如何做到节俭的。若写议论文,可以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证明中心论点。可根据需要选择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做论据。无论哪种体裁,立意都是呼吁人们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10.答案:略。第11页共11页
解析:本题为材料作文题,材料出自乔治·艾略特的《找出失去的一天》。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你回想一天的所为,自己对他人有无私的帮助,有言语的抚慰,那么就能拥有有意义的一天。从中可提炼出主旨:无私助人,才能拥有有意义的人生。写作思路有两个:可以写人记事,记叙自己某一次无私助人的经历,表达自己从助人之中获得的快乐,事件宜小不宜大,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一个小的视角表现助人为快乐之本的主旨,选材要真实,要以情动人;也可以写一篇议论文,以“乐于助人”为论题展开论述,谈意义,说影响。第1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