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化学反响与能量变化一、反响热、焓变1.反响热:化学反响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响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电离:注意:水解:吸热反响的发生不一定需要常见的吸热反响:铵盐与碱的反响:如NH4Cl与Ba(OH)2•8H2O加热才能进展。大多数的分解反响:CaCO3==CaO+CO2生产水煤气:C+H2O==CO+H2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响:C+CO2=2CO燃烧反响注意:放热反响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展,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响常见的放热反响:酸碱中和反响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CaO(Na2O、Na2O2)与水的反响浓酸与强碱溶于水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响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响的焓变。符号:用ΔH表示单位:kJ/mol放热反响:ΔH=—QkJ/mol;或ΔH<0吸热反响:ΔH=+QkJ/mol;或ΔH>03、反响热产生的原因:宏观:反响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化学反响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二、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响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响中的物质变化,也说明了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1)需注明ΔH的“+”与“—”,“+”表示,“—”表示;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考虑ΔH的正负。(3)要注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l、s、aq(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但系数与ΔH的值一定要相对应。19/19\n(4)要注明反响温度和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kPa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5)对于可逆反响,其ΔH同样要与系数相对应,但假设按系数投料反响,那么由于可逆反响不能进展完全,其反响热的数值会比ΔH的数值要小。三、燃烧热、热值与中和热:1.燃烧热:在1atm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响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物质完全燃烧是指含有的氮元素转化为N2(g),氢元素转化为H2O(l),碳元素转化为CO2(g)2、热值:在1atm下,1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响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热值最高的是脂肪)3、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的强酸和强碱反响生成1mol水时(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的反响热。H+(aq)+OH-(aq)==H2O(l);△H=—57.3kJ/mol注意:(1)稀硫酸和稀Ba(OH)2反响生成1molH2O时:(2)浓硫酸的稀NaOH反响生成1molH2O时:(3)有稀的弱酸或弱碱发生中和反响生成1molH2O时:四、反响热的测定:1、用量热计进展测定(具体见课本P6)2、盖斯定律及其应用:一个化学反响,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相同的。例题:科学家盖斯曾提出:“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可测某些特别反响的热效应。①P4(s,白磷)+5O2(g)=P4O10(s)△H1=-2983.2kJ/mol②P(s,红磷)+5/4O2(g)=1/4P4O10(s);△H2=-738.5kJ/mol那么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的状况下,能量较低的是;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添“高”或“低”)。例题:已知在298K时,C(石墨)、CO(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石墨)+O2(g)==CO2(g)△H1=-393.5kJ/molCO(g)+1/2O2(g)==CO2(g)△H2=-283.0kJ/mol试求反响C(石墨)+1/2O2(g)==CO(g)的焓变△H33、利用键能进展计算:例题:.CH3-CH3→CH2=CH2+H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试计算该反响的反响热。化学键C-HC=CC-CH-H键能(kJ/mol)414.4615.3347.4435.3五、能源:1、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缺点: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利用率低,污染环境。19/19\n2、新能源: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特点: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污染或少污染。六、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反响原理比较:原电池:将自发进展的氧化复原反响分开在两极上进展,使电子的转移通过导线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从而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变。电解池:利用外电源使氧化复原反响(一般不能自发进展)分开在两极上进展,从而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构造比较:装置原电池电解池组成条件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2、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的电路1、两个电极(活泼性可同也可不同);2、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3、直流电源;4、闭合回路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响负极:电子流出,复原剂,发生氧化反响正极:电子流入,氧化剂,发生复原反响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阳离子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阴离子(或活性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典型装置及电子和阴阳离子的流向3、常见的原电池负极反响正极反响原电池总反响介质酸碱性锌锰干电池Zn+2MnO2+2H2O=2MnO(OH)+Zn(OH)2碱性铅蓄电池Pb+PbO2+2H2SO4=2PbSO4+H2O酸性银锌电池Zn+Ag2O=ZnO+2Ag碱性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2H2+O2==2H2O酸性碱性甲醇碱性熔融盐燃料电池2CO+2CO32—4e-==4CO22CO+O2==2CO2Li2CO3和Na2CO3熔融盐4Al+3O2+6H2O=4Al(OH)3海水19/19\n铝、空气、海水电池(实质为金属的吸氧腐蚀)注意:蓄电池要注意充电和放电的方向;蓄电池在充电时与电源连接方式:正接正、负接负。4、电解规律:(1)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阴极:阳极:(2)常见的电解类型(阴阳极均采用惰性电极):类型实例阴极反响阳极反响总反响恢复原溶液电解电解质型HClCuCl2电解水型H2SO4NaOHNa2SO4放氢生碱型NaCl放氧生酸型CuSO45、原电池原理和电解原理的应用:(1)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钢铁的吸氧腐蚀:钢铁的析氢腐蚀:金属的防护:覆盖保护层、改变内部构造、利用原电池原理、利用电解原理加快反响速率:(2)电解原理的应用:I:氯碱工业:实验原理:化学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及产物的检验:阴极区:阳极区:饱和食盐水的精制:泥沙、SO42-、Ca2+、Mg2+的去除:II:铜的电解精炼(或其它金属的电解精炼):粗铜中含Zn、Fe、Ag、Au等杂质原理:阳极:粗铜,电极反响:Cu-2e-=Cu2+(主要),Zn-2e-=Zn2+Fe-2e-=Fe2+(次要)阴极:Cu2++2e-=Cu电解质溶液:CuSO4溶液阳极泥:III:电镀:阴极:镀件阳极:镀层金属19/19\n电镀液: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作电镀液特点:理论上电镀液的组成及酸碱性保持不变IV:电解熔融盐制活泼金属:见化学与技术P37页钠:镁:铝:V:电解法测阿伏加德罗常数:见实验化学P70页VI:法拉第定律和法拉第常数的测定:见化学与技术P31页VII:海水的淡化:膜法淡化海水:见化学与技术P13页膜法电解Na2SO4溶液制硫酸和NaOH:见化学与技术P32页第7题专题二:化学反响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响速率1.表示方法:化学反响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响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公式:v=△c/△t单位:mol/(L·s)或mol/(L·min)注意:①由于反响过程中,随着反响的进展,物质的浓度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时温度等也可能变化),因此在不同时间内的反响速率是不同的。通常我们所指的反响速率是指平均速率。②同一化学反响的速率可以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都表示该反响的反响速率。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对于反响:mA+nBpC+qD那么有:VA∶VB∶VC∶VD=m∶n∶p∶q③固体或纯液体(或溶剂)的浓度为常数,一般不用来表示反响速率④同一个反响的速率在一段时间内:一般靠前时间段内的反响速率比靠后时间段内的反响速率快,因为浓度随反响进展而减小。(但有些放热反响一开场由于温度升高,反响速率可能先加快后再减慢。)2.有效碰撞(1)有效碰撞是指能发生化学反响的碰撞,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且具有适宜的取向。19/19\n(2)活化分子是指有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活化分子的能量比反响物分子的平均能量高。(3)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3.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影响速率的因素有内部与外部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响的物质的性质决定,是主要因素。外部因素:当反响一定时,外部因素对反响的影响。(1)浓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响物(或生成物)浓度,可以增大反响速率。(从微观上看是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增多)注意:①对固体,反响速率与其外表积大小有关,一般认为其浓度为一常数,它的量的多少对速率无影响,但固体颗粒大小对反响速率有影响。纯液体浓度也可看成是一常数。②对可逆反响而言,在增大反响物浓度的瞬间,v正突然增大后减小,v逆不变后增大(2)温度: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响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响速率。(从微观上看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注意:①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响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4倍。②对可逆反响而言,升高温度可使正逆反响速率同时增大,但吸热方向速率增大的倍数更大。(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响,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以增大反响速率;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化学反响速率。(从微观上看是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个数)注意:①对可逆反响而言,增大压强可同时增大正逆反响速率,但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更大。(4)催化剂:使用适宜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影响正逆反响速率。(不会导致化学平衡的移动。)(从微观上看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注意:①催化剂增大化学反响速率的原因是催化剂通过参与化学反响,改变了化学反响途径,(降低了反响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响速率加快。催化剂本身在反响前后质量保持不变。②酶的催化作用:(5)其他:如:颗粒纯度:与稀酸反响,粗锌比纯锌快(形成原电池);激光、射线、超声波、紫外线等。二:化学反响的方向:19/19\n1、反响方向的判据:能量判据:能量从高到低,焓变ΔH<0熵变判据:混乱度:从有序到无序,熵变ΔS>0(熵变从小到大的过程:S→l→g;固体溶解;气体分子数增多)2、反响方向的判断:ΔH<0、ΔS>0:反响自发进展ΔH>0、ΔS<0:反响不自发ΔH>0、ΔS>0:高温为自发ΔH<0、ΔS<0:低温下自发注意:①自发反响不一定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有些自发反响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非自发反响并不是一定不能反响,在一定条件下,非自发反响也可能发生(如电解)②反响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响的方向,不能确定反响是否一定发生或发生的速率的大小。三、化学平衡: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响到达最大反响限度时即到达了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化学平衡状态是指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响里,正反响和逆反响的速率相等,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2)特征:逆、等、动、定、变2.平衡状态的判断①同种物质的V正=V逆②各组分的浓度(或百分含量或体积分数)保持不变(注意非相等或与系数成比例③压强:等体反响_________非等体反响_________恒容时气体密度:全部为气体物质_________局部为气体物质_________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体系的颜色:(体系的颜色变化是否一定有平衡的移动?)3.化学平衡常数:生成物系数次方的乘积比上反响物系数次方的乘积注意:①一个反响的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等无关。(温度升高,K值如何变化?)19/19\n②平衡常数反映了反响进展的程度,不表示速率的快慢,(不能说K越大,反响速率越快),一定温度下,K越大,说明反响进展的越完全。③对固体或纯液体,浓度视为常数。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如:N2+3H22NH3K1=__________2NH3N2+3H2K2=__________;1/2N2+3/2H2NH3K3=___________K1与K2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K1与K3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四、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建立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当条件改变时,平衡就有可能发生移动。1.平衡移动方向确实定:根据条件改变时,v正’和v逆’的相对大小(1)条件改变时,假设v正’>v逆’,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假设v正’<v逆’,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假设v正’=v逆’,平衡不移动(2)勒沙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①固体量的多少对平衡没有影响②离子反响只有改变参与反响的离子浓度才会影响平衡③增加一个反响物的浓度能增大其他反响物的转化率,而其本身的转化率那么减小。(2)压强:①压强仅对气体反响的平衡有影响。而且对气体体积相同的反响的平衡无影响。②假设在平衡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在等温等容条件下,对平衡无影响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使平衡向气体体积扩大方向移动(3)温度:19/19\n(4)催化剂:①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响改变化学反响途径加快化学反响速率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响前后质量保持不变③催化剂中毒注意:(1)不要把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反响速率变化混为一谈(2)不要把化学平衡的移动和常衡常数K值变化混为一谈3.化学平衡移动的限度问题:新的平衡值总是介于原平衡值和突变值之间4、等效平衡问题:(1):外界条件相同时,可逆反响只要起始浓度相当,无论经过何种途径,都可以到达相同的平衡状态。外界条件相同:通常可以是①同T同V,②同T同P相同的平衡状态:通常是指平衡混合物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但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不同(2)方法:极限转化后与原平衡比较。同T同V时:非等体反响:极限转化后的物质投料与原平衡的投料完全相同。等体反响:极限转化后的物质投料比与原平衡的投料比相同即可。同T同P时:不管是等体反响还是非等体反响,极限转化后的物质投料比与原平衡的投料比相同即可。例题1、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响:2A(气)+B(气)xC(气),到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假设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0.6molA、0.3molB和1.4molC为起始物质,到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那么x值为()A、1B、2C、3D、4例题2、某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参加1molN2和3molH2,使之反响合成NH3,平衡后测得NH3的体积分数为m。假设T不变,只改变起始参加量,使之反响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仍为m,假设N2、H2、NH3的参加量用X、Y、Z表示应满足:(1)恒定T、V:(2)恒定T、P:[1]假设X=0,Y=0,那么Z=___________。[1]假设X=0、Y=0,那么Z____________。19/19\n[2]假设X=0.75,Y=_______,Z=___________。[2]假设X=0.75,那么Y________,Z_________。[3]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__。[3]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_______。例题3、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展以下反响,H2(气)+Br2(气)2HBr(气),已知参加1molH2和2molBr2时,到达平衡后生成amolHBr(见下表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对以下编号(1)-(3)的状态,填写表中空白:编号起始状态(mol)平衡时HBr的物质的量(mol)H2Br2HBr已知120a(1)240(2)10.5a(3)mn(n≥2m)5、等效假设法的运用:对于同一个可逆反响,当涉及到物质的量改变时,一般考虑用等效假设法。例题:1、一定温度下,将2molPCl3和1molCl2充入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响:PCl3+Cl2PCl5。各物质均为气态,到达平衡时,PCl3转化率为a1①假设此时移走1molPCl3和0.5molCl2,相同条件下到达平衡,PCl3转化率为a2,那么A、a1>a2B、a1<a2C、a1=a2D、无法确定②假设此时充入2molPCl3和1molCl2,相同条件下到达平衡,PCl3转化率为a2,那么A、a1>a2B、a1<a2C、a1=a2D、无法确定③假设此时充入2molPCl3和1molCl2,再次到达平衡,压强为P2,与第一次平衡的压强P1`相比,那么A、2P1>P2B、2P1=P2C、2P1<P2D、无法确定6、有关化学平衡图像问题:19/19\n常见图像问题:(1)浓度----时间图像:(2)速率----时间图像:(3)平衡图像: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或浓度等)-----时间------温度(或压强)分析方法:抓起点、拐点、终点;先拐先平;定一议二。7、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设法列出“三个量”: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其中“变化量”最关键,变化量之比等于系数比8、速率理论和平衡原理的应用:合成氨工业:反响的特点和条件的选择:硫酸工业中SO2的催化氧化:反响的特点和条件的选择:专题三:溶液中的离子反响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注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而与溶质的溶解度大小和电解质的强弱无关。3、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H2SO4:Ba(OH)2:H2SO3:NH3•H2O:KClO3:NaHCO3:NaHSO4:(NH4)2Fe(SO4)2: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建立与特征:5、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内因:电解质本身的强弱外因:温度:浓度:同离了效应:例题: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比较:C(H+)PH中和碱的能力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开场与金属反响的速率HClCH3COOH例题:2、相同PH、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比较:C(H+)C(酸)中和碱与足量活泼金属开场与金属反响的速率加水稀释后PH值大小19/19\n的能力反响产生H2的量HClCH3COOH例题:3、0.1mol/L的氨水,改变以下条件,以下各项如何变化?加H+加水加NaOH固体升高温度加NH4NO3固体加浓氨水平衡移动C(NH4+)C(OH-)6、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7、证明弱电解质的方法:如:证明醋酸为弱酸:(1)导电性实验:测同浓度的HCl和CH3COOH的导电性:(2)测溶液的PH:a、测0.01mol/L的CH3COOH的PH值:b、测CH3COONa溶液的PH值:c、将PH=1的CH3COOH稀释到100倍,测其PH值:d、在PH=1的HCl中参加少量CH3COONa固体,测其PH值:(3)与活泼金属反响的剧烈程度:等体积等浓度的HCl和CH3COOH中加锌:(4)与碱反响:等体积等PH的HCl和CH3COOH分别与同浓度NaOH反响消耗NaOH的量:二、水的电离平衡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的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H2OH++OH-或2H2OH3O++OH-2、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与水的离子积:K=C(H+)•C(OH-)/C(H2O),由于水的浓度是一常数:C(H2O)=55.5mol/L∴水的离子积Kw=K•C(H2O)=C(H+)•C(OH-)注:只要是在水溶液中,不管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都存在水的电离平衡,那么水的的离子积一定成立。3、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温度:T↑,水的电离平衡“→”,Kw:↑如:25℃时Kw=1.0×10-14,当温度升高到100℃时Kw≈1.0×10-12(课本上是5.5×10-13,为了计算方便,我这里用了1.0×10-12)加酸或加碱:加盐:分情况讨论:加酸式盐:分情况讨论:19/19\n4、溶液的酸碱性判断:假设C(H+)>C(OH-),溶液呈酸性看溶液中的C(H+)和C(OH-)的相对大小:假设C(H+)=C(OH-),溶液呈中性假设C(H+)<C(OH-),溶液呈碱性假设在常温下也可以看溶液的PH值:PH=7中性;PH<7酸性;PH>7碱性。任何情况下的纯水一定呈中性:如:25℃时纯水PH=7或100℃时纯水PH=65、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1)PH值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及C(H+)大小的关系:(2)PH值使用范围一般在0~14之间,当C(H+)或C(OH-)>1mol/L时,那么直接用浓度表示更方便。(3)有关溶液PH值的计算:I:单一溶液的PH的计算例1:求室温下纯水的PH=_______;100℃时纯水的PH=________。例2:求0.01mol/L的HCl溶液的PH=________;0.01mol/LH2SO4的PH=________例3:常温下PH=2的HCl和PH=2的H2SO4溶液中H+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例4:常温下0.5×10-3mol/L的Ba(OH)2溶液的PH________归纳规律: 假设该溶液是酸性溶液,必先确定c(H+),再进展PH的计算。假设该溶液是碱性溶液,必先确定c(OH-),可根据c(H+)·c(OH-)=Kw换算成c(H+),再求PH,或引用PH定义,由c(OH-)直接求POH,再根据PH+POH=PKw,换算出PH。II、溶液稀释后的PH的计算1、强酸或强碱的稀释:例1:将PH=2的稀盐酸加水稀释至100(即102)倍,那么溶液PH=__,PH的变化值为_19/19\n例2:将PH=12的NaOH稀释至100(即102)倍,那么溶液PH=__,PH的变化值为___例3:将PH=5的盐酸稀释100倍,其PH为________将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H为________注意点:酸液或碱液无限稀释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弱酸或弱碱的稀释例4: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PH为_________________;将PH=10的氨水,稀释100倍,PH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规律:在稀释弱酸或弱碱过程中有浓度的变化,又有电离平衡的移动,不能求得具体数值,只能确定其PH范围。PH=3的酸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3<PH≤5;PH=10的碱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8≤PH<10。例5、PH=11的氨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二者的PH的关系是A.氨水的PH大于氢氧化钠的PHB.氨水的PH小于氢氧化钠的PHC.都比原来小D.氨水比原来的大,氢氧化钠比原来的小III、溶液混合后的PH的计算 两种溶液混合后,首先应考虑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其次考虑溶液总体积变化,一般来说溶液的体积没有加和性,但稀溶液混合时,常不考虑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的变化,而取其体积之和(除非有特殊说明)。1、两强酸混合后的PH的计算例1、PH=4的盐酸和PH=2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最接近于A.2.0B.2.3C.3.5D.3.719/19\n2、两强碱混合后的PH的计算例2:PH=10的NaOH溶液和PH=12的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其PH=_________归纳规律:知识拓展——0.3规那么(近似规那么)假设两种强酸溶液或两种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且其PH相差2或2以上时,混合液的PH有如下近似规律:两强酸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PH=PH小+0.3;两强碱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液的PH=PH大-0.3。如上述例1假设用0.3规那么,就很方便,混合液的PH=PH小+0.3=2+0.3=2.3、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的PH的计算例1、60ml0.5mol/LNaOH溶液和40ml0.4mol/L硫酸混合后,溶液的PH最接近于A.0.5B.1.7C.2D.13.2根据n(H+)与n(OH-)的相对大小先判断酸、碱的过量情况。⑴强酸与强碱恰好完全反响,溶液呈中性,PH=7。⑵假设酸过量,溶液呈酸性,n(H+)>n(OH-),c(H+)混=[n(H+)-n(OH-)]/V总。⑶假设碱过量,溶液呈碱性,n(OH-)>n(H+),c(OH-)混=[n(OH-)-n(H+)]/V总,再求出c(H+)混。⑷假设未标明酸碱的强弱,混合后溶液PH不定,应分析讨论。例2:假设强酸(PH1)和强碱(PH2)等体积混合,当PH1+PH2=___,溶液呈中性;PH1+PH2______,那么溶液呈碱性;PH1+PH2_________,那么溶液呈酸性。19/19\n例3:假设弱酸(PH1)和强碱(PH2)等体积混合,且PH1+PH2=14,那么混合后溶液PH___例4、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硝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C.PH=3的硫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D.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IV:酸、碱液中水的电离分析:例1:PH=2的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_________mol/LPH=1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为_________mol/L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练习:1、某温度下纯水中C(H+)=2.0×10-7mol/L,那么C(OH-)=_______mol/L假设温度不变向水中通入HCl得到0.02mol/L的HCl,那么PH=____;溶液中C(OH-)=_____2、有PH=12的KOH溶液10ml,要使它的PH降为11;(1)如果加水,应该加水___ml(2)假设参加PH=10的NaOH溶液应加____ml;(3)假设参加0.001mol/L的H2SO4,应加_____ml。3、在常下,有PH=a的HCl和PH=b的NaOH溶液,取VaLHCl和VbLNaOH溶液混合恰好完全中和,(1)假设a+b=14,那么Va/Vb=_______;(2)假设a+b=13,那么Va/Vb=_______;(3)假设a+b=15,那么Va/Vb=_______;(4)假设a+b>14,那么Va/Vb=_______(填表达式);4、PH=12的NaOH和PH=2的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的PHA、=7B、≥7C、≤7D、无法判断19/19\n5、常温下,假设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酸与体积为Vb、PH=b的某一元强碱混合,恰好中和,且知Va<Vb,a=0.5b,请填写以下空白:(1)a值可否等于3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值可否等于5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的取值范围_______三、酸碱中和滴定:1、溶液酸碱性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法:PH试纸法:PH试纸的使用方法和本卷须知:PH计法: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甲基橙:酚酞:石蕊:3、酸碱中和滴定: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末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1)原理:(2)关键:准确测定参加反响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准确判断中和反响是否恰好完全反响。(3)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注意:滴定管的构造:(4)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甲基橙或酚酞)注意:指示剂的选择:(5)仪器准备:滴定管(或移液管):锥形瓶:(6)滴定过程:(7)滴定终点的判断:(8)数据的处理:(9)实验误差的分析:以标准酸滴定末知碱为例:①末用标准酸润洗滴定管()②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③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④用待测碱液润洗锥形瓶()(10)其它滴定法拓展:四、盐类的水解:19/19\n1、盐类水解的实质:盐电离出的“弱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离子反响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2、盐类水解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H3COONaNH4ClNa2CO3AlCl3CH3COONH4AlCl3+Na2SAlCl3+NaAlO2AlCl3+NaHCO3思考:写出NaHCO3溶液中存在的三个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温度:浓度:酸或碱:加弱离子:5、盐类水解规律的应用:判断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制备盐的晶体:配制盐的溶液:判断对应酸或碱的相对强弱:酸碱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选择:某些盐溶液的别离与提纯:日常生活中应用:泡沫灭火器、明矾净水、化肥施用、草木灰去油污等。6、三大守恒问题:电荷守恒:物质料守恒:水电离出的H+和OH-的1:1守恒:五、沉淀溶解平衡:1、物质的溶解度:固体:气体:19/19\n2、沉淀溶解平衡: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速率和沉淀生成速率相等时,形成饱和溶液,到达的平衡状态。3、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如Ca(OH)2(S)Ca2++2OH-AgCl(S)Ag++Cl-4、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5、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1)内因:(2)外因:比方Ca(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温度:加水:加Ca(OH)2:加CaO(恢复至原温度):加NaOH(恢复至原温度):加CaCl2:6、溶度积常数:7、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生成:(2)沉淀的溶解:(3)溶液中除去杂质离子:(4)沉淀的转化: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