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成长感悟61.(2022重庆A卷23题55分)走过年少轻狂的日子,母爱依然;走过风风雨雨的岁月,故乡依然;多少次跌落与登顶,奋斗依然……蓦然回首,山水依然,初心依然。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题目:依然佳作赏析一莲开依然 “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沐浴着清幽的梵唱,静静地微绽在忘忧河上。佛说,忘忧河映射出的,就是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老家的门前有一个池塘。 初夏,篱笆上的牵牛花,柔蔓袅袅,于寂静中缠绕,于无声处妖娆。一夜的滂沱大雨,溢满池塘。青翠的荷叶,淡粉的莲,好一幅江南景致!那时候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清晨里拉上祖母的手,快步走。脚下飞起的泥泞“扑通”入了池塘。祖母却缓下脚步,怜惜地瞧着满塘的亭亭玉立的仙子,说:“嘘,小心吵醒了满池的仙子!” 七八月,夏愈深了。满池的莲,一枝枝孤傲地绽放。一花一叶,脉络分明,删繁就简。哪怕荷叶的青翠已葱绿了一池静水,哪怕莲花的嫣红已染红了一抹霞烟。莲仍寂寞地开在池中央,如少女的唇。 新鲜的荷叶还可以做荷叶包饭哦。有时我坐立于窗前,看窗外暮色四合,炊烟缠绵于祖母忙碌的身影,我看见祖母手里拿着的,就正是新采的荷叶,荷心盛有盈盈的水珠。 我跑到祖母跟前,伸手去抓那叶心的水珠,确实徒劳。我仰起头,疑惑不解,祖母看着,拍拍我的头:“傻孩子,谁又能抓住荷叶上的水珠呢?” 我看着荷心的水珠,“哧溜溜”地从指缝间流走,携着我的少年时光,永远地淌过岁月这条长河。如今我已经长大,在我记忆的河岸,那里依然莲开。 再回老家。满地的莲已然枯萎。被季节折卷了荷叶和曲折了茎秆的残荷,摇曳着暗灰色,孤孤伫立。当年的娇面芙蓉不再,却也是褪下繁华的红尘隐客,依然不败,依然莲开。 祖母坐在塘边的摇椅上,背后是被时光斑驳的灰墙,仍记得,那窗棂里的岁月,蓊蓊郁郁,葱葱茏茏。 祖母见我们到来,连忙起身迎接,一眼扫过塘,那双缀满皱纹、填满风霜的眼,竟盛满了怜意:“这莲啊,是枯了。” 泥土砌成的梗,在雾霭中浮沉,茫茫烟雾间,我依稀看见: 莲花依然温柔, 祖母牵着我的手, 信步走过。 荷叶的清香从脚底升起, 弥散在时光里……【名师点评】寓情于景,相得益彰。考生善于描写景物,用细笔描摹的荷塘景色美妙绝伦,用景色烘托人物情感,“我”和祖母的情感与这美丽的荷塘相得益彰。 象征手法,韵味十足。本文以“莲”为中心,“莲”既是童年时“我”和祖母情感的见证,又象征着祖母,虽然娇容不再,但始终温柔地守护着“我”。佳作赏析二宁静依然 心中常怀宁静,怀一份与世界、与心灵的耐心等待。花开花落,雨歇雨骤,日出月落,以宽阔的宁静来面对,去观望一个更为空明淡雅的时间。 夏日的雨杂乱无章地敲击着落地,发出绵绵不尽的声响。我独身在桌前,任思绪似窗外的夏雨流淌在白纸上,毫无意趣。这雨声夹杂着几分愁意侵入我的心里,只留下烦闷与躁动。一声一声的雨,湿润的空气,让我再也无法忍受那声响。心里种种沸腾,我便一举关上了门窗。 砰的一声彻底粉碎了心头的不快,那一刻的世界,似乎真的没有声音了,可总又觉得缺失了什么。6\n 不管其他,我的思绪继续在乏味的题目上滴成坑洼,没有思路,刚想写下几个字母的手又不住要停罢。才刚有思路却又揣摩起笔上的斑纹,却又想一想窗边满眼的雨意。忽而,我那自以为宁静无比的心早已游离在书桌之外的地方。这次,没有雨声。 我却开始怀念那雨声,明明是它最惹人郁闷,却又令人难以忘怀。那喧闹里的韵味,它有声啊!那一声一声,现在听来,又像是只有在古赋里才能领略到的佳音。 到底是雨声惹人郁闷,还是我的心,本来就不肯宁静,本就不在一个“静”字中? 我忽而明朗了,走近那顽固地将雨的声音阻挡在外的窗户,一举又打开。听那淅淅沥沥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那才是我所属意的“静”啊,我所属意的有声之无声,点染心间,依然如归。 心灵是宁静,须是无声,须要能把思绪默默地流淌在每一个聒噪的角落,但却不沾染一分灰尘。如此,才不会厌于片刻的空寂或纷扰,才能在美妙的声音里享尽自我。 古时有大音希声,有空谷幽兰。兰花开在僻远的山间,日夜听得山水林泉中的诸多声音,有雀啼来喜悦,有流水来滋润,方能修成一株雅致的兰花。兰花是静寂的,因为它懂得在有声中寻觅无声,那才是宁静与美丽的意义,以有声为无声,化聒噪以宁静。 所以,即便是安静的古时文人,沏茶而品,也要在一处山亭,伴以流水山云。览一袭书卷也要请人和以素琴的渊渊吟唱,只有不愿宁静的心灵。 只有宁静,才能听见雨的声音,只有雨声,才能酝酿出依然如古的宁静。【名师点评】文笔淡雅,缓缓抒情。初读本文,不易把握主旨,品读细节和文章内在的“起承转合”,方能理解考生的思想情感,营造的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在行文最后,情感达到极致,文章的主旨水到渠成。 心思细密,扣人心弦。一点点不起眼的雨声却能激起万千思绪,从关窗前后雨声的变化感悟“宁静”的深刻内涵,思路逐渐延伸,引导读者去认识这奇妙的“宁静”世界。佳作赏析三执着依然 我从未想过做一朵花。或许我不是,也不会是。但愿在盛开的季节里,做一株悠然的草。自在,心倒也清明,更不枉在尘乱中沉淀。但是……——题记 《红楼梦》中有一著名的谜底,谜面是“花”,谜底是“萤”。 古人云:“季夏三月,腐草为萤。”大抵是因为他们在溽暑中觅见萤火虫从枯草中飘飘飞舞,继而心生荒谬,便以为萤虫皆由枯草所变,其实不然。可是,这不也是“腐草”的悲哀么? 离离之草,岁岁枯荣,周而复始。 或许我只是浊物,不懂深意。也许野草腐朽之后化为萤火,是生命的轮回,它也许不甘心没落于世,它也许恨透遗世独立,于是所有的渴望渐渐被点亮,直到它转世再成一只萤火虫,它要用仅仅二十余天的短暂且孤寂的生命,在漆黑的空夜里绽放微光,尽管如此,那是它所能给予的最美好的形态,它愿在这些插不上时间指缝的日子里辉煌。于它,这大概是一种涅槃,不肯自失,给自己最好的自己,不怕拥抱最后的宿命。它可能会背负着一种劫数,但它却万万不会放弃彰显自己的美丽。如此,天地也必将为它动容,我也必将为它折服…… 天地间的花水映照着它的容颜,它是腐草,它是流萤。 第一次,它不及幽花馨香;第二次,愿为俯身轻摆的流萤,微光渐渐,执着依然。 许多事我无法去适应,但学会去懂得,去拥有,去仰头。是否也学会坚守唯一的执念?念起念灭,一颦一蹙。 是的,我从未想过做一朵花,我更愿为草为萤,或许这是一个古人的谬论,但我愿做一个谬论,季夏三月,腐草为萤,我愿为萤,百日为久,只争朝夕。 初心不负,执着依然。【名师点评】引经据典,构思新颖。考生巧妙引用谜语典故入题,其中“腐草为萤”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做了很好的铺垫。将“腐草”和“萤虫”以“轮回”的方式联结在一起,表达了对于生命“最美好的形态的追求与赞美”。6\n 语言自然,清新流畅。考生有着比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遣词造句十分自然,对语言的琢磨十分细致。佳作赏析四鼾声依然 爷爷总喜欢躺在门前的摇椅上,闭着眼,一边抽着土烟一边哼着老曲。小花蜷缩在爷爷脚边,悠然享受着暖暖的阳光,柔和的微风吹得屋旁的树叶沙沙作响,像一支绵绵的摇篮曲,摇得一向警惕的小花也软下身子,睡着了…… 风里融进了爷爷的鼾声,这一切对于小小的我来说有趣极了。嗯,爷爷一定在做着一个关于糖果的梦。我踮着脚,用小手去捏捏爷爷的鼻子,爷爷哼哼了几声,腔上带着一丝笑意继续安然睡着。 我曾问过爷爷:“为什么您睡觉的时候还能发出这么奇特的声音呢?真好玩!”爷爷总是抚着我冬菇般的脑袋,学着孩子般幼稚的声音答道:“这是梦爷爷赋予我的特殊能力呀,他害怕在我睡觉的时候有人欺负你,便让我用这鼾声吓走坏人,这样我就能保护你了呀!” 我的目光如水,爷爷的目光也如水。 如今,每到晚上,小区附近的建筑工地就会传来各种机械的轰鸣,扰得我睡不安稳。每晚我总是翻来覆去地折腾,妈妈问我:“小时候听着爷爷那么响的鼾声都能睡着,现在,怎么这么远的噪音也会干扰到你了呢?” 我不语,心却回到了童年。那时我和爷爷睡在小屋里,每个夜里爷爷都是鼾声如雷。一开始,我总被搅得心烦。有一次,爷爷去姑姑家小住,小屋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夜里,没有了爷爷熟悉的鼾声,屋子里黑黑的,静得吓人,恐惧占据了我幼小的心,竟是一夜都没有睡好。后来爷爷回来了,夜里他的鼾声又响起,我有了一种极大的安全感,安然地睡着了。自那以后,爷爷的鼾声再大,我也一样睡得踏实。 只是如今啊,只有去梦中才能寻找到那熟悉的鼾声了。故去多年的爷爷,我多想再听听您的鼾声,在那如雷的鼾声之中,我定会在睡梦中笑出泪来…… 沉睡中的爷爷,鼾声依然,祝您做一个像脆脆的烤面包涂了厚厚的鲜奶油一样香甜的梦!【名师点评】选材立意新颖,贴近生活,不落俗套。本文将人人听过却使人烦躁的鼾声写得美好感人,这鼾声承载了爷爷对考生的呵护和宠爱,也寄托了考生对爷爷的深切思念。 开头以回忆入题,结尾再次点题,语言清丽,以情动人。考生灵活运用情景交融、对比、比喻等手法,情感在温暖的叙事过程中渐渐浓郁,引人共鸣。2.(2022重庆A卷23题55分)“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把我画在那月亮下面歌唱;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再画上一张床……画上母亲安详的姿势,还有橡皮能擦去的争执。”这是歌曲《画》中的歌词。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画”:或为父母“画”上一条围巾,或为自己的生活“画”上一道彩虹……你会“画”上什么呢?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题目:为画上佳作赏析为你画上一轮月月光如水水如天。——题记你,病了?从你急促的敲门声中,我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被你毫不留情地浇灭。恶俗的话语不绝于耳,语气中是对一切的不满,越说越恼怒的你开始发疯似地尖叫,打砸你能触碰到的所有东西,眼里的泪水顺着皱纹的沟壑流下。可转眼间,你又固执得像个小孩,仿佛已经忘记之前发生的事,自顾自地说起话来。这还是原来的你吗?不,我记忆中的你不是这样的!“我年轻的时候可漂亮了,追我的人都排了好几条街。”“想当年我刚从师范毕业的时候,人小胆大,一个人去了乡下教书,没想到我教的班成绩最好。”“6\n我会唱歌,会跳舞,会写诗,还会拉小提琴。你要是有我当年的风范就好了……”在我心中,你一直都那样的自信、美丽、胆大、多才多艺,可你看看现在的你——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很深的数不清的皱纹,腮帮上长着褐斑,头发花白得像野草一般杂乱无章,沟壑纵横的脸上始终挂着泪痕,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笃定的眼神早已无光。清楚地记得你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以后患上了老年痴呆,你们不要管我,让我自生自灭算了。”当时我还笑道:“怎么会,你头脑清醒得很呢!你还要看着我长大呢!”可终究你还是患上了这病。医生说你是脑萎缩,情绪起伏不定,精神上不能受刺激,会慢慢记不得一切。我还能找回原来的你吗?夏天的夜总是来得特别迟,晚饭后你牵着我的手缓缓走向阳台,坐在藤椅上,依偎在你的臂弯。晚风轻拂过静谧的夜,吹散了月下的阴霾,月便显露出来。我望见一轮圆月,一轮皎洁的圆月,在夜空中大放异彩。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漫在月光下,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地面上,泻出如水的诗意。你在月下对我说了很多很多,你说你从没有看见过如此美好的月,你希望我和你一样成为一名教师,你还希望我能完成你所有的遗憾……月光下的你,多美!蓬松的秀发被你一丝不苟地理平,精心保养的脸很少看得出皱纹,穿着简朴的淡蓝色衬衫,轻柔的话语从你嘴中缓缓流出。宁静的夜晚在我的身边围绕,我便在月光中安然睡去。我从未忘记过月光下优雅的你。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月光没变,人却变了。我相信时间会带走你的容颜,病魔会带走你的理智,可它们会带走你的心吗?你是否还记得月光下的对话?我会听你的话,去完成你的遗憾。只是多少年后,故人还在否?如果我有马良的画笔,我要为你画上一轮月,送给曾经柔和、清澈、明净如月的你,送给曾经像婴儿一样可爱,像露珠一样晶莹,像太阳一样照亮我心的你。【名师点评】这是一篇意蕴丰富、情感深长、意境优美、笔触细腻、细节动人、语言感人的抒情散文。考生有较深厚的文学功底,特别擅长用细腻柔美的语言,如“月光下的你,多美!蓬松的秀发被你一丝不苟地理平,精心保养的脸很少看得出皱纹,穿着简朴的淡蓝色衬衫,轻柔的话语从你嘴中缓缓流出”,描摹人物内心世界,触动人物心灵深处最柔软动情的地方;也擅长通过如诗如画的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精神世界,渲染情感。同时,作为一篇应试作文,考生审题精准,深刻挖掘题意,以“我要为你画上一轮月,送给曾经柔和、清澈、明净如月的你”彰显命题意图,深化主题。3.(2022重庆B卷23题55分)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季。请你以“有你在我身后”为题作文。佳作赏析有你在我身后时间就像是手心里的水,无论是紧握着,还是敞开着,它都会流去。匆匆地,我度过了十五载。看厌了天边的云卷云舒,听熟了耳畔的潮起潮落,赏够了庭院的花开花落。然而,一想起你,心中却总是暖暖的。因为,有你在我身后,幸福如春天的阳光,让我感动着走过每个日子。打从你生重病到现在,一直没有放弃对我的关心。但我却成天对你发脾气,甚至做出一些忤逆的事来让你伤心。又到了回家的日子,只是我没有了往日的笑容,因为初三的学习压力太大了。一推开门,你忙来迎接,替我接过沉重的书包。桌子上,你做了几个我喜欢吃的菜。我们对坐在桌子旁,沉默不语。“孩子,多吃点,学校生活一定很差,千万别把身体拖垮了!”你说话的声音不大,可却点燃了我心中积蓄已久的怒火。我猛地站起来,对你大声嚷道:“就只知道吃,你为什么不问问我心里现在是怎样的感受?”说完,头也不回便冲进了自己的房间。6\n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你重新做了一碗我喜欢的面,端到了我的房间。“孩子,学习任务重,不吃东西可不行。都是爸爸不好,忽略了你心里的感受,我今后会注意的!”此时,我的怒气已消,看着那碗热气腾腾的面,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随后,你蹒跚地走出了我的卧室。看着你微微有些弯曲的脊背,那一刻,我的心碎了,唯一能做的,只有把自己关在房间,默默地抽泣。第二天中午,我收拾好书包准备上学。当我把笔装进笔袋的时候,却发现里面有50元钱。看着这张钞票,心中五味杂陈,深深的感动哽在咽喉,似滚烫的熔浆,喷薄欲出。不知什么时候,你已在我身后。我转过身看见了你,哽咽着说道:“爸,我不是一个好女儿,请你原谅我对你的不敬。谢谢你了!”虽然你没有说话,但我分明看见你的眼角已经湿润了。“爸,注意身体,我上学去了。”你会心地笑了,还像从前那样。身后,有你在我身边,风景是那样优美;路上,天边的云卷云舒,像我俩的心情;听耳畔的歌声,像我俩的对话;道路边的花儿,像我;花儿后面默默陪伴的小草,像父亲。【名师点评】本文在寻常小事中流露真情,通过对比,突显人物,雕刻细节,活画人物,丰富内容,读来真切感人,也让阅卷老师怦然心动,这是满分作文必胜的不二法宝,本文便有着这样的优点。细节描写如“看着这张钞票,心中五味杂陈,深深的感动哽在咽喉,似滚烫的熔浆,喷薄欲出”“不知什么时候,你已在我身后。我转过身看见了你,哽咽着说道”读来情真意切,这些细节并不逊色于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买橘的魅力。4.(2022河北)题目:这次,我没有佳作赏析这次,我没有拒绝 从初二那年开始,我便不再让爸爸接送我上下学了。 因为每次和同学从学校门口出来后,我总会看到那件脏兮兮的蓝色厂服和同样布满了水泥污垢的电动车。每当那时,我的自尊心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看着爸爸那一张笑嘻嘻的脸,我老远就会把头扭向别处,生怕和他的目光撞个正着。 回到家后,我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以后不要接送我了。我都这么大了,我自己可以的。”爸爸的脸上依然挂着微笑,讷讷地没有回答。但是我分明从那个微笑中,看到了难掩的尴尬。从那之后,爸爸果然不再接送我了。 直到有一次晚自习后,我像往常一样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天,天气有点冷,我冻得双手插在衣兜里。走到一个拐角处,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依旧是蓝色的厂服,一辆破旧的电动车。那不是爸爸吗?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到了家里,爸爸正在洗脸呢。“爸,你也刚回来啊?”我一边放书包,一边询问。“啊。”我没有再继续问。来到自己的房间,我开始做作业,但脑子里总是爸爸那身蓝色厂服的身影。妈妈进来了,见我心事重重的样子,问我怎么了。我向妈妈提起爸爸悄悄接我放学的事,妈妈笑了,说:“其实,爸爸每天晚上都去接你的,只是不让你发现罢了。”听着这并不包含责怪的话,我的心好痛,感觉自己太过分了。 于是,第二天晚自习后,站在学校门口,我朝着胡同转角处大喊:“爸爸!爸爸!”很快,爸爸真的出现在我面前了,带着一脸的微笑,我走过去,一抬脚坐在旧电动车的后座上,双手环抱住爸爸,小声地说:“爸爸,我希望你每天都来接送我。”爸爸愉快地答应着,车开始移动了。 周围有几个同学纷纷坐进小轿车,很快便超过我们了。但这一刻,我心底没有了自卑感,有的只是沉甸甸的幸福感。双手环抱着爸爸干瘦的腰,心里装满了对爸爸的心疼。 风儿吹着我的头发,嗅着爸爸厂服上的汗水味道,我的心头满满全是爱。这次,我没有拒绝,下次,更不会拒绝!【名师点评】小作者从生活的细微处着手,写了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符合人物在具6体场景下的形象。语言流畅,感情真挚。65.(2022成都)“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6\n。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佳作赏析挥手自兹去挥手离去是告别,更是新生!——题记草木告别地底泥土的温暖,才能将一簇簇崭新的绿色展现;江河告别山谷的挽留,才能挟着一路芬芳,把梦想带向远方……大自然的一切正在教会我们挥手作别。我们对生活有过太多的眷念,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面对停留还是前行的选择,我们应当毅然挥手离去。追溯历史,多少古人为我们诠释了离去的洒脱。“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满腹才华的诗仙太白,本想施展抱负,当他发现只有靠取悦皇帝方能换取荣华富贵时,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决然离去:他令高力士脱靴,命杨贵妃磨墨……他挥手作别自己的为官梦。正是他的离去,世俗的枷锁才羁绊不了他坦荡洒脱的胸怀,才无法扭曲他高洁自由的灵魂。我们设想,若是他面临选择时,在人格与名利中纠结,又怎能有流传至今的佳话?怎会让后人发出“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赞誉?其实,面对各种前行的羁绊,人们都有过纠结和摇摆,或因富贵而淫,或被威武而屈,或为贫贱而移,从而动摇了前行的信念,消磨了追求自我的勇气,错失了自我救赎的机会。陶潜前期时隐时仕,时而挥手告别,时而操手回归,在黑暗官场和悠然田园的切换中活得纠结矛盾。顿悟之后,他终于“不为五斗米折腰”,甩手挂印而去,又坚决辞去朝廷的征召,潇洒而坚定地告别了所厌恶的官场生活,成就了一代名士的风范;与之相反的是明末总兵吴三桂,面对清军的威逼利诱,完全有机会忠贞报国,千古流芳。然而放不下美色,放不下权贵,舍不得挥手作别这些诱惑的他,最终落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诱惑,要挥手而去!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挥手体现的是不畏艰辛的意志;挥手彰显的是坚贞不渝的信念。让我们不贪恋过往的烟云,向着前方进发!【名师点评】文章先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有哲理的诠释,再对历史人物的故事进行有深度的挖掘,最后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文中的举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陶潜和吴三桂的分析,见解独到,难能可贵。语言方面“挥手”“操手”“甩手”等词耐人寻味。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