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一.选择题1.(2022·湖北黄冈卷·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C.修筑万里长城D.书同文,车同轨【答案】B2.(2022·山西卷·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赤壁之战【答案】B3.(2022·山西卷·2)秦、隋都是我国历史上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朝代,其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隋新创立的政治制度有()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度③科举制④军机处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C长城一带东海陇西南海4.(2022·海南卷·2)右图是学生设计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5.(2022·湖北十堰卷·16)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这种文字是()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6.(2022·湖北宜昌卷·2)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重要举措是()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郡县制7.(2022·黑龙江农垦牡丹江管理局卷·2)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A.修长城B.统一文字C.焚书坑儒D.统一度量衡8.(2022·湖北黄石卷·12)下列不属于右图历史人物历史功绩的是()A.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D.开通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答案】D9.(2022·湖北黄石卷·13)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以下最符合该论断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闭关锁国政策10.(2022·辽宁大连卷·16)右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A.皇帝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中央集权制10\n【答案】D11.(2022·云南德宏卷·3)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2年公元581年公元元年元公元618年BCD④A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A12.(2022·山东临沂卷·2)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解读,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A.秦统一货币B.秦统一尺寸C.秦统一文字D.齐统一文字【答案】C13.(2022·福建福州卷·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B.秦朝C.隋朝D.清朝【答案】B14.(2022·重庆B卷·5)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ABCD【答案】A15.(2022·重庆B卷·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在长安设立太学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D.统一度量衡【答案】C16.(2022·辽宁鞍山卷·1)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图1中行行徽图2古钱币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答案】A17.(2022·湖南常德卷·2)10\n《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答案】D18.(2022·广东湛江卷·1)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答案】D19.(2022·山东济宁卷·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规定,监察部对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实施监察。秦始皇、汉武帝在中央设置的类似功能的官员或机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司隶校尉④丞相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20.(2022·辽宁鞍山卷·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A秦始皇21.(2022·福建泉州丰泽区卷·2)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节目曾对右图中的历史人物进行过评述,下面说法最适合他的是()A.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B.他推行大一统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C.他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D.他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答案】A22.(2022·山东省聊城卷·3)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于是()A.建立皇帝制B.确立丞相制C.推行郡县制D.强化监察制【答案】C23.(2022·广东佛山卷·3)右为“司隶校尉”印文,掌握此印长官的职责是()A.主持管理长安太学B.检举皇族不法行为C.监督地方官员D.监察郡国长官【答案】B24.(2022·湖北孝感卷·26)“秦朝以前,官吏和私人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朝,只有天子的印才能叫玺,而且用玉制作,群臣不敢再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以玉制玺天子专有B.收藏玉玺天子喜好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答案】D二.材料解析题25.(2022·河北卷·41—43)(17分)10\n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1.上述材料中图1这种政治制度的创立者是谁?(2分)对于他,历史上褒贬不一,在你心目中,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就一种观点进行简单评价。(6分)【答案】秦始皇(2分)秦始皇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帝王。(2分)(1)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了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2)政治上,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3)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4)文化:统一文字(小篆)。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5)军事(民族):北击匈奴,修长城;开发边疆,兴修灵渠。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以上功绩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或他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2分)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限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任选2点即可得4。)42.你认为在哪个朝代能够看到图2的印戳?(2分)它的设立起到什么作用?(2分)【答案】朝代:元朝;(2分)作用:强化君权(2分)材料二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右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43.材料中所说的这一权力中心指的是哪一机构?(3分)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你看出我国这一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答案】机构:军机处;(3分)趋势:逐渐加强(2分)26.(2022·湖南常德卷·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10\n(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2分)(4)根据材料四,请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4分)【答案】(1)政治:以德治国。思想:“仁”和“礼”。(2分)(2)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2分)(3)加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分)(4)法制和德治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27.(2022·辽宁营口卷·21)读史有感(10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秦王扫六合”到唐朝的“和同为一家”,再到清朝的“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尽显统治者的雄才伟略。到了近代,为了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华民族奋勇抗击外来侵略者,并取得最终的胜利。如今,我国各族人民幸福的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实现祖国统一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秦王扫六合”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名称是什么?(2分)【答案】郡县制(1分);圆形方孔钱(1分)(2)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历史上把这一景象称作什么?为了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2分)【答案】贞观之治(1分);一国两制(1分)(3)清朝统治者特别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什么机构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为加强新疆地区的稳定,乾隆皇帝平定了哪次叛乱?今天,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是什么?(3分)【答案】驻藏大臣(1分);大小和卓叛乱(1分);民族区域自治(1分)(4)到了近代,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经过了八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是什么?请写出两例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名称。(3分)【答案】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分);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各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题意均可得分)28.(2022·湖南娄底卷·26)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学说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1)材料一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分)(2)儒家学说从创立到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经历了艰难的历程。秦始皇对待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3)材料二反映作者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他拥护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3分)10\n(4)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2分)【答案】(1)孔子,仁(2分)(2)焚书坑儒(2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3)反对、否定或批判。(1分)民主与科学(2分)(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2分)29.(2022·湖南湘潭卷·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2分)【答案】秦朝。(2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2分)有何积极作用?(2分)【答案】三省六部制度。(2分)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每点1分,共2分)(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2分)【答案】废除了丞相制度。(2分)(4)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发展变化趋势。(2分)【答案】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2分)30.(2022·湖南长沙卷·41)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个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摘自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平等独立,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1请回答:(1)材料一说“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请问此“大变动”指的是秦朝创立的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2分)该制度是由谁创立的?(2分)请举一例清朝相关史实说明“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2分)【答案】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或嬴政);设军机处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的《权利法案》以什么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明确的制约?(2分)通过《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答案】法律形式;君主立宪制(3)根据材料三指出《1787年宪法》有何重要作用?(2分)【答案】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三者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10\n(4)结合材料及前面的问题,谈谈你对民主和专制的认识。(3分)【答案】专制导致独裁暴政;民主依靠法律来确立和保障;民主有利于防止专制和暴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言之有理即可)31.(2022·江苏泰州卷·5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1)什么运动首先实践了“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又是哪一政治派别?(2分)【答案】洋务运动 维新派材料二“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2)中国历史上最早采用“皇帝”称号的是谁?哪一事件使中国从此“再无皇帝管人民”了?(2分)【答案】秦始皇 辛亥革命材料三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欺压……中华民族已人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经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3)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根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2分)【答案】中华民族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材料四图一图二(4)图一所示的历史场景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图二是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场景,分析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2分)【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32.(2022·重庆A卷·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0\n材料三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应签订集体合同事宜……(罗斯福新政)为以后美国和其它许多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法。——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2分)【答案】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具备了统一的社会基础;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具有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2分)【答案】使统一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对汉文化主流形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使西汉进入全盛时期(每点1分,共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材料三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政”的结果。(2分)【答案】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分)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1分)(4)综上所述.秦始皇、汉武帝、罗斯福有何共同之处?(1分)【答案】都对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分)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均可同等给分,)33.(2022·山东滨州卷·26)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1)图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__________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推行__________制度。(2分)(2)图一所示王朝并没有“传之万世”,仅仅十几年就被图二中的新王朝取代,新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种行政制度?该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创立的?(2分)(4)依据图四提供的信息,指出该王朝为加强对西北、西南边疆的控制所设置的机构(官职)。(2分)(5)由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答案】(1)秦朝;郡县。(2分)(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十三州部),各派刺史一人。(2分)(3)行省制度;元世祖忽必烈。(2分)(4)西北设伊犁将军;西南(拉萨)设驻藏大臣。(2分)(5)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2分)(任意答出一点,不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4.(2022·山东威海卷·31)阅读下列材料:10\n材料一: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便监视他们;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汉高祖以武力得天下,以文功治天下,汉祚四百年(指西汉和东汉四百多年的统治历史)。于是大家明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著名学者周有光材料三: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新皇帝”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得照抄材料原文)(2)材料二中,“秦始皇以武力得天下,以武力治天下,二世而亡”,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项羽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领导的农民军(3)汉高祖之后,西汉王朝出现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鼎盛局面。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4)材料二中,“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含义是什么?(5)材料三是唐太宗主要吸取了哪个朝代灭亡的教训提出的?唐太宗非常重视纳谏,受到唐太宗器重的最著名谏臣是谁?【答案】(1)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地方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负责(或地方上实行郡县制);迁徙六国的旧贵族到首都,加强监视;军事上解除六国士兵的武装,把秦原来的卫戍部队派到全国各地;经济上统一度量衡和货币。(2分)(2)D(1分)(3)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4)依靠武力得到天下,但不能依靠武力治理天下。(1分)(意思对即可)(5)隋朝(1分)魏征(1分)三.简答题35.(2022·江苏连云港卷·37)历史时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在时间中,潜伏着各种事件。写出1861年美国开始第二次革命的名称。1945年,雅尔塔等会议确立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写出二战最终结束的标志性事件(3分)【答案】美国内战。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日本投降。(3分)(2)各种事件在时间中的顺序往往暗含了它们间的因果关系。巴黎和会引发了中国哪次爱国运动?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苏联哪一经济政策的出台?(3分)【答案】五四运动。(1分)新经济政策。(2分)(3)时间分为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从长时段来看,中国古代史,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的历史。写出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朝代。从中时段来看,1760—1800年的世界史,是资本主义确立和巩间的历史。分别写出此时英,法两国革命的名称(3分)【答案】秦朝。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3分)(4)综上所述,我们应怎样利用时间的特性进行历史学习?(分层次问答。3分)【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分三个层次赋分,每层次1分,共3分表述意思符合题意即可给分。10\n层次一:利用时间的具体性,如把握事件的起止时间等;层次二:利用时间的连续性,如理解事件间的因果关系等;层次三:利用时间的多样性,如归纳历史发展趋势或概括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