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第二讲碳族元素(一课时)一、考试说明:1、了解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非金属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性质的关系;2、了解常见非金属C、Si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二、感悟高考:1、(09年海南化学·7)用足量的CO复原13.7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枯燥后质量为8.0g,那么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PbOB.Pb2O3C.Pb3O4D.PbO22、(08年江苏化学·13)研究反响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响的气体产物: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D.氨水与SO2反响后溶液中的铵盐:感悟高考:三、教学设计:(一)碳族元素1、名称:符号:2、位置相同点不同点构造半径:轨道排布式:性质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3、相似性和递变性:(1)密度依次:(2)熔点、沸点:(3)氢化物稳定性:(3)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4、特殊性:(1)各类单质形成的晶体:(2)碳的化合物种类最多:(3)有关价态:通常+4价稳定,而Pb价稳定的,如:CO,SnCl2等具有性,而PbO2具有较强的性,通常+2价有复原性,+4价有氧化性。例1、阅读以下材料,答复有关的问题:3/3\n锡、铅两种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2价和+4价,其中+2价锡元素和+4价铅元素的化合物均为是不稳定的,+2价锡离子有强复原性,+4价铅元素的化合物有强氧化性。例如:Sn2+复原性比Fe2+复原性强。PbO2的氧化性比Cl2氧化性强。(1)写出上列反响的化学方程式:①氯气跟锡共热:。②氯气跟铅共热:。③二氧化铅跟浓盐酸共热:。(2)能说明Sn2+复原性比Fe2+复原性强的离子方程式是。(二)碳的单质及其氧化物1、碳的同素异形体包括(原子晶体)(混合型晶体)(分子晶体)以及无定形碳等,同时分析其构型。2、碳的化学性质a.可燃性b.复原性例2、在元素周期表中,以下有关碳族元素的递变规律正确的选项是A.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B.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自上而下元素单质颜色逐渐变浅D.自上而下元素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3、CO与CO2的性质:C与CO以复原性为主,CO2有氧化性与酸性氧化物通性。CO2CO电子式\制法工业:实验室:\氧化物类型化学性质例3、CO2通入以下各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CaCl2B.澄清石灰水C.饱和Na2CO3溶液D.Na2SiO3溶液(三)碳酸、碳酸盐及酸式碳酸盐(1)碳酸(H2CO3),不稳定,一般在方程式中写作CO2和H2O,二元弱酸。(2)热稳定性:正盐>酸式盐>酸,例如:Ca(HCO3)2CaCO3↓+CO2↑+H2O2NaHCO3Na2CO3+CO2↑+H2O,而Na2CO3强热也难分解。Ca(HCO3)2在溶液中可以分解,而NaHCO3在溶液中稳定,加热固体可以分解。(3)溶解性:第ⅡA族碳酸的正盐小于酸式盐,而第ⅠA族的正盐大于酸式盐。例如:S(CaCO3)<S[Ca(HCO3)2];S(Na2CO3)>S(NaHCO3)(4)正盐与酸式盐可以相互转化:COHCO思考与交流:如何鉴别CO与HCO离子?例4:用4种溶液进展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选项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5℃以上,溶液变澄清C6H5ONa溶液B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参加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3/3\nD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参加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教学反思】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