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错题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D.兰州―北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离城区(客源)的距离( )A.机场>高速公路>高铁B.机场>高铁>高速公路C.高铁>机场>高速公路D.高速公路>机场>高铁(2022·泉州模拟)下表示意近年我国广东、云南、河北、宁夏四省区部分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占全国的比重(单位:%)。据此回答3、4题。省区铁路里程内河航道里程公路里程①6.360.074.57②1.379.757.56③2.811.195.93④1.260.360.743.①、②、③、④对应的省区正确的是( )A.①—云南B.②—广东C.③—宁夏D.④—河北(2022·黄冈模拟)读海西沿海铁路示意图,回答5、6题。5.影响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海岸线C.城市D.社会经济6.海西沿海铁路修建的意义主要是( )A.缓解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B.缓解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C.节省福建沿海城市物流运输成本D.加快福建沿海港口物流速度 \n(2022新课标1)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2022浙江卷)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4、5题。5、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2022·广东高考)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4.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n读“我国西南地区某特大城市的空间形态图”,完成9~10题。9.图中某服务网点很有可能是( )A.金融机构B.家具卖场C.星级宾馆D.高层写字楼读下图,回答11~12题。12.图示现象可以解释为( )A.交通干线两侧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一产业用地B.交通干线两侧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三产业用地C.远离交通干线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二产业用地D.远离交通干线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三产业用地例1: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①F表示资源获取 ②F表示产业消费 ③H表示废物排放 ④H表示产品消费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