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三生物第三次阶段性考试一、选择题:1.2020年全球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如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其通过刺突糖蛋白(S)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专一性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增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的组成有RNA和蛋白质,但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该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是因为RNA中A与U碱基配对时形成的氢键太少C.具有ACE2受体的细胞可将该病毒作为自己需要的成分吞入细胞内部D.抑制该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或细胞ACE2受体活性可能会阻止该病毒的入侵2.某非环状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是C21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多肽彻底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B.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5C.该多肽有三个肽键,为三肽化合物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有()①探究酶具有高效性时,设置无机催化剂和生物酶两组实验②健那绿染色观察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蓝绿色清晰可见③鉴定蛋白质时,应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待测样液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与底物混合后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保温
⑤用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⑥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既可以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也可以进行观察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⑦在模拟减数分裂实验中,若用3对同源染色体来模拟,则需用3种不同颜色橡皮泥制作⑧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变为灰绿色A.①③④⑧B.②④⑤⑦C.③④⑥⑦D.②③④⑦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项①在电镜下观察颤藻细胞,可以看到其细胞核的主要结构由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组成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H]、CO2和水③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④矿工容易患硅肺的原因是肺泡细胞的溶酶体内缺少分解硅尘的酶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癌变,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通常选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⑦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A.一B.二C.三D.四5.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a和b不是静止,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B.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膜蛋白可以具有催化作用C.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6.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通常由脂滴膜包裹,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图1所示。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a2+进入内质网腔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所以属于协助扩散B.Ca2+在线粒体内膜上调控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进而影响脂肪的合成C.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单层膜D.抑制H+通过F0F1ATP合成酶的运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地以热能形式散失7.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水稻突变型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1是在30℃下测得的光强度对两种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图2在光强度为1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相比野生型植株,突变型植株更适合在高温强光下种植B.30℃时,突变型植株比野生型植株在相同时间内合成更多有机物C.在35℃下重复图1实验,A、B点向右上移动,且B的移动幅度比A大D.1200μmol·m-2·s-1光强下重复图2实验,C、D均向上移动8.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变小
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mRNA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C.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故细胞核中的DNA不存在解旋的现象D.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提高9.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系突变而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10.如图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假设,大肠杆菌中直接编码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叫结构基因,包括基因lacZ、基因lacY、基因lacA,操纵基因对结构基因起着“开关”的作用,直接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调节基因能够调节操纵基因状态,从而对“开关”起着控制作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阻遏蛋白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转移到细胞质中B.图2中体现了一个mRNA上只有一个起始密码子C.图2中RNA聚合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基因的启动部位准确结合D.比较图1图2可得,在缺乏乳糖的环境中,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不表达
11.分别用含有32P和14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含32P或含14C标记的T2噬菌体,然后用32P或14C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暂保温,再进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元素分布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32P标记组,沉淀物中放射性明显高于上清液B.14C标记组,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放射性均较高C.32P标记组,32P只存在于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中D.14C标记组,14C存在于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12.经32p充分标记的某动物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先进行了一次有丝分裂,紧接着再连续进行了两次细胞分裂(第2次和第3次),若某细胞中含p的染色体比例、含32p的核DNA比例均为1/2,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A.第2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B.第2次分裂(减I分裂)后期C.第3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D.第3次分裂(减II分裂)后期二、选择题:13.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圆叶”,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乙可看出,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B.光照强度为1klx,装置甲中放置植物E叶片进行测定时,液滴向左移动C.光照强度为3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片产生氧气的速率相等D.光照强度为6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片比F植物叶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短14.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的支配。例如椎实螺(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螺壳的旋向由一对等位基因D(右旋)和d(左旋)控制,D对d是完全显性,遗传上遵循母性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D×♂Dd,F1自交,F2个体中表现为右旋的纯合体所占比例为1/4B.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为DD、Dd或ddC.以纯合左旋(dd)椎实螺作母本,纯合右旋(DD)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产生F1,F1自交产生的F2全部表现为右旋D.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的性状15.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性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基因组合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aaZ-Z-或aaZ-W)A存在,B不存在(A_ZbZb或A_ZbW)A和B同时存在(A_ZBZ-或A_ZBW)羽毛颜色白色灰色黑色A.黑鸟、灰鸟的基因型分别有6种、4种B.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可能出现三种毛色C.两只黑鸟交配,若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均可确定D.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毛是灰色16.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图1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个5个B.根据图1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分析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从上往下排序)。
C.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A+G)/(T+C)都为1D.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则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50%三、非选择题:17.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所代表的物质统称为是___________(2)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___________。(3)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_____(己、丙)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______(丁、戊)。(4)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5的结构有___________。18.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________。(2)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也会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为此过程提能量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3)在酵母菌的无性繁殖过程中:乙图中的结构_________(填数字)有消失与重建过程。(4)分泌蛋白合成后排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19.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测量某种阳生花卉光合速率的密闭装置。已知有三套完全相同的该装置,装置a置于适宜光照、25℃条件下,装置b置于自然环境下,装置c置于黑暗、25℃条件下,同时将生理状况一致的三盆植物分别置于三种环境的装置中,起始液滴对应的数据均为零,氧传感器(测定装置内的氧含量)数据显示屏上的数据均为E。测量数据的时间适宜且三套装置同时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a的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测量数据可反映出______(“总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的大小。(2)装置c中植物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该装置可用于测量________。(3)适宜时间后,装置a与装置c刻度尺上反映的数据分别为M、N,数据显示屏上的数据分别是P、Q,利用这两套装置测量该花卉的总光合速率时,可用下列______(填序号)的数据来表示。①M-N ②M+N ③P-Q ④P+Q ⑤P-Q-2E ⑥P+Q-2E20.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下图1~4是其体内某一个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分裂图象,图5、图6为描述该动物体内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数量变化的柱形图,图7为该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假设该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
(1)图1~4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是_____,图1细胞的名称是_____,图4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为_________,由图1和图4所标注基因可推知,在该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___。(2)若图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则c最可能代表_____含量。图1~4中,与图5表示数量变化相符的是_____。(3)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当发生着丝点分裂后,细胞将处于图6中的_____组。(4)图7中CD段,细胞内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图1~4中,与图7中HI段相对应的是_________。21.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由启动子、结构基因(编码蛋白基因)、终止子等部分组成。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核糖体蛋白(RP)合成及调控过程,图中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mRNA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RP1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GUG、CUU,则基因1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示表明,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RP1能与mRNA分子上的RBS位点结合,从而导致mR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终止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既保证细胞内rRNA与核糖体在数量上的平衡,又可以减少物质和能量不必要的浪费。(4)大豆中的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试结合题中信息分析染料木黄酮抗癌的机理:该物质(染料木黄酮)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形成,RP1与mRNA中RBS位点结合,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22.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甲所示;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1)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为红花∶白花=3∶1,则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2)现有已知基因组成为纯种的正常植株若干,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
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结果预测I.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Ⅱ.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III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临澧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三生物第三次阶段性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2020年全球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如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其通过刺突糖蛋白(S)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专一性结合进入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增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的组成有RNA和蛋白质,但其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该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是因为RNA中A与U碱基配对时形成的氢键太少C.具有ACE2受体的细胞可将该病毒作为自己需要的成分吞入细胞内部D.抑制该病毒表面的刺突糖蛋白或细胞ACE2受体活性可能会阻止该病毒的入侵【答案】B
2.某非环状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是C21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多肽彻底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B.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5C.该多肽有三个肽键,为三肽化合物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答案】C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有()①探究酶具有高效性时,设置无机催化剂和生物酶两组实验②健那绿染色观察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线粒体,蓝绿色清晰可见③鉴定蛋白质时,应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待测样液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与底物混合后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保温⑤用蝗虫的精巢细胞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⑥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既可以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也可以进行观察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⑦在模拟减数分裂实验中,若用3对同源染色体来模拟,则需用3种不同颜色橡皮泥制作⑧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变为灰绿色A.①③④⑧B.②④⑤⑦C.③④⑥⑦D.②③④⑦【答案】D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项①在电镜下观察颤藻细胞,可以看到其细胞核的主要结构由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组成②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H]、CO2和水③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④矿工容易患硅肺的原因是肺泡细胞的溶酶体内缺少分解硅尘的酶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癌变,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⑥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通常选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⑦洋葱根尖细胞中能合成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A.一B.二C.三D.四
【答案】A5.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a和b不是静止,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B.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膜蛋白可以具有催化作用C.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答案】C6.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通常由脂滴膜包裹,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图1所示。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a2+进入内质网腔的方式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所以属于协助扩散B.Ca2+在线粒体内膜上调控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进而影响脂肪的合成C.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单层膜D.抑制H+通过F0F1ATP合成酶的运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地以热能形式散失【答案】D7.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水稻突变型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1是在30℃下测得的光强度对两种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图2在光强度为1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野生型植株,突变型植株更适合在高温强光下种植B.30℃时,突变型植株比野生型植株在相同时间内合成更多有机物C.在35℃下重复图1实验,A、B点向右上移动,且B的移动幅度比A大D.1200μmol·m-2·s-1光强下重复图2实验,C、D均向上移动【答案】D8.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体积不断变小B.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但mRNA的种类和数量会改变C.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故细胞核中的DNA不存在解旋的现象D.细胞生长过程中体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提高【答案】B9.已知果蝇红眼(A)和白眼(a)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非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果蝇刚毛(B)和截毛(b)这对相对性状由位于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都系突变而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B.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C.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D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截毛【答案】B10.如图是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假设,大肠杆菌中直接编码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
因叫结构基因,包括基因lacZ、基因lacY、基因lacA,操纵基因对结构基因起着“开关”的作用,直接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调节基因能够调节操纵基因状态,从而对“开关”起着控制作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阻遏蛋白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转移到细胞质中B.图2中体现了一个mRNA上只有一个起始密码子C.图2中RNA聚合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基因的启动部位准确结合D.比较图1图2可得,在缺乏乳糖的环境中,乳糖代谢所需酶类的基因不表达【答案】D11.分别用含有32P和14C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含32P或含14C标记的T2噬菌体,然后用32P或14C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暂保温,再进行搅拌、离心后检测放射性元素分布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32P标记组,沉淀物中放射性明显高于上清液B.14C标记组,沉淀物和上清液中放射性均较高C.32P标记组,32P只存在于部分子代噬菌体的DNA中D.14C标记组,14C存在于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答案】D12.经32p充分标记的某动物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先进行了一次有丝分裂,紧接着再连续进行了两次细胞分裂(第2次和第3次),若某细胞中含p
的染色体比例、含32p的核DNA比例均为1/2,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A.第2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B.第2次分裂(减I分裂)后期C.第3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D.第3次分裂(减II分裂)后期【答案】B二、选择题:13.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圆叶”,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图乙可看出,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B.光照强度为1klx,装置甲中放置植物E叶片进行测定时,液滴向左移动C.光照强度为3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片产生氧气的速率相等D.光照强度为6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片比F植物叶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短【答案】BD14.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本的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的支配。例如椎实螺(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螺壳的旋向由一对等位基因D(右旋)和d(左旋)控制,D对d是完全显性,遗传上遵循母性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D×♂Dd,F1自交,F2个体中表现为右旋的纯合体所占比例为1/4B.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为DD、Dd或ddC.以纯合左旋(dd)椎实螺作母本,纯合右旋(DD)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产生F1,F1自交产生的F2全部表现为右旋D.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的性状【答案】CD
15.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性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基因组合A不存在,不管B存在与否(aaZ-Z-或aaZ-W)A存在,B不存在(A_ZbZb或A_ZbW)A和B同时存在(A_ZBZ-或A_ZBW)羽毛颜色白色灰色黑色A.黑鸟、灰鸟的基因型分别有6种、4种B.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可能出现三种毛色C.两只黑鸟交配,若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均可确定D.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毛是灰色【答案】ABC16.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图1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个5个B.根据图1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分析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从上往下排序)。C.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A+G)/(T+C)都为1D.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则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50%【答案】ABC三、非选择题:
17.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所代表的物质统称为是___________(2)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___________。(3)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_____(己、丙)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______(丁、戊)。(4)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5的结构有___________。【答案】(1)核酸(2)逆转录(3)①.丙②.戊(4)线粒体、细胞质基质18.甲图为酵母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是甲图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_____________。
(2)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也会逆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为此过程提能量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3)在酵母菌的无性繁殖过程中:乙图中的结构_________(填数字)有消失与重建过程。(4)分泌蛋白合成后排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答案】(1)叶绿体(2)⑦细胞质基质(3)⑨、⑩(4)①.胞吐②.一定的流动性19.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测量某种阳生花卉光合速率的密闭装置。已知有三套完全相同的该装置,装置a置于适宜光照、25℃条件下,装置b置于自然环境下,装置c置于黑暗、25℃条件下,同时将生理状况一致的三盆植物分别置于三种环境的装置中,起始液滴对应的数据均为零,氧传感器(测定装置内的氧含量)数据显示屏上的数据均为E。测量数据的时间适宜且三套装置同时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装置a的液滴______(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测量数据可反映出______(“总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的大小。(2)装置c中植物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该装置可用于测量________。(3)适宜时间后,装置a与装置c刻度尺上反映的数据分别为M、N,数据显示屏上的数据分别是P、Q,利用这两套装置测量该花卉的总光合速率时,可用下列______(填序号)的数据来表示。①M-N ②M+N ③P-Q ④P+Q ⑤P-Q-2E ⑥P+Q-2E【答案】(1)①.向右移②.净光合速率(2)①.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②.呼吸速率(呼吸作用)(3)①③20.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下图1~4是其体内某一个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分裂图象,图5、图6为描述该动物体内细胞增殖过程中相关数量变化的柱形图,图7为该过程中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假设该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1)图1~4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是_____,图1细胞的名称是_____,图4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为_________,由图1和图4所标注基因可推知,在该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___。(2)若图5中的b代表核DNA含量,则c最可能代表_____含量。图1~4中,与图5表示数量变化相符的是_____。(3)该动物体内的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当发生着丝点分裂后,细胞将处于图6中的_____组。(4)图7中CD段,细胞内含有_____个染色体组。图1~4中,与图7中HI段相对应的是_________。【答案】(1)①.图2、图3、图1、图4②.次级卵母细胞③.0④.基因突变⑤.AbE或Abe(2)①.染色单体②.图3(3)b、c(4)①.4②.图1和图421.
操纵元是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由启动子、结构基因(编码蛋白基因)、终止子等部分组成。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核糖体蛋白(RP)合成及调控过程,图中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mRNA上的RBS是核糖体结合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RP1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组氨酸-谷氨酸”,转运丝氨酸、组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AGA、GUG、CUU,则基因1中决定该氨基酸序列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示表明,当细胞中缺乏足够的rRNA分子时,核糖体蛋白RP1能与mRNA分子上的RBS位点结合,从而导致mR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终止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这种调节机制既保证细胞内rRNA与核糖体在数量上的平衡,又可以减少物质和能量不必要的浪费。(4)大豆中的一种成分——染料木黄酮成为抗癌药物的成分,试结合题中信息分析染料木黄酮抗癌的机理:该物质(染料木黄酮)可以抑制__________的形成,RP1与mRNA中RBS位点结合,终止核糖体蛋白的合成。【答案】(1)脱氧核苷酸(2)①.拟核(或细胞质)②.-AGAGTGCTT-(3)不能与核糖体结合(4)抑制rRNA22.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甲所示;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他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回答:
(1)若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为红花∶白花=3∶1,则该正常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2)现有已知基因组成为纯种的正常植株若干,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iiDDrr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结果预测I.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Ⅱ.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III若子代中红花、粉红花与白花植株比例为__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答案】①.iiDDRr或iiDdRR②.7③.1:1:2④.1:2:3⑤.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