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6小题48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西周末期,宴饮已不再是合好友睦、用观威仪的方式,而是满足感官享受、纵情逸乐的方式。部分宴饮诗歌如《小雅·伐木》《小雅·常棣》等则呼唤亲情友谊,向往宗族和睦。这反映出西周末期A.礼乐文化逐步走向瓦解B.饮酒之风盛行破坏宗族关系C.诗歌社会教化功能加强D.礼乐文化由宫廷走向了世俗2.“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说汉话问题上A.采取一视同仁的举措B.促进了北魏经济发展C.承认汉话比北语先进D.态度坚定且具策略性3.观察下列图片,图中文物可以直接反映出定窑白瓷孩儿枕钧窑玫瑰紫大花盆唐三彩A.瓷器成为艺术传播主要媒介B.中国古代陶器的发展历程C.唐宋时期陶瓷业的烧制技术D.陆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状况4.朱熹所作的《家礼》,由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五部分构成,全书以宗法理念为核心,围绕日常生活和冠、婚、丧、祭等人生中的重大事件,设定了详尽细致的礼仪规范。据此可知,《家礼》的传播A.成就了理学思辨化特征B.确立了儒家的责任意识C.提升了士大夫道德修养D.扩大了理学的社会影响5.清代皇帝经常对督抚“亲加训诲”,使督抚“晓朝廷法度,不敢妄萌邪念”,派遣钦差大臣到督抚治所巡视,皇帝还不时出巡督抚的治所。这主要是因为清代A.君主专制呈强化的趋势B.地方督抚拥有较大权力C.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升D.监察制度形成严密体系6.《海国图志》是当时中国最为完备的世界史地知识巨著,其百卷本中,有关西洋技艺的篇幅占12卷,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作远镜说略》等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这说明《海国图志》A.赞赏中体西用B.注重知识创新C.饱含爱国情怀D.凸显科技启蒙
7.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C.应大力发展重工业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8.中共二大《宣言》虽然指出帝国主义操纵封建军阀,也要求反对帝国主义,但更加突出反封建;1922年9月,陈独秀在《向导》发刊词中虽也呼吁反抗帝国主义,却明确提出“军阀的内乱”是“和平统一与自由之最大的障碍”。这反映出,中共当时A.正致力于动员民众参加国民革命B.以武装起义对抗军阀的屠杀C.对中国革命性质的理解有待深化D.着手起草党的民主革命纲领9.光绪二十四年的《国闻报》报道:“工部主事……陆续进呈御览之书,有泰西新史揽要、列国岁政纪要、文学兴国策、西国学校诸书。……皇上之振兴实学,考求洋务益于此可见矣”。这则报道说明当时A.民间赞成戊戌变法B.皇帝意欲变法图强C.清廷支持洋务运动D.列强支持百日维新10.下表为1914—1927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单位:千海关两)年份净进口货值净出口货值入超1914589,241356,227213,0151915454,476418,86135,6151917549,519462,93286,5871919646,998630,80916,1881920762,250541,631220,61919261,124,221864,295259,92619271,012,932918,62094,312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不断加深B.中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C.中国产品在一战后失去竞争力D.进出口贸易深受时局变动的影响11.“3月24日,日军猛攻,守军与敌军进行巷战、肉搏战。……4月4日午夜,守军先锋敢死队分组向敌进袭,冲入敌阵,奋勇异常。敌军仓皇应战,乱作一团。战役持续近一个月,守军以伤亡近两万人的代价,击溃日本精锐部队的进攻,歼敌1万余人,一扫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此次战役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B.成为了关外抗战的经典战例C.反映了正面战场的积极抗战D.改变了华北战场的抗战态势
12.1983年,中共中央文件肯定某项改革“采取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该项改革是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创办人民公社D.推进厂长(经理)负责制13.梭伦推行“以财富决定社会政治地位的原则”,打破了血统原则,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力量,提高了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政治地位。材料反映了梭伦改革A.调整了公民间利益关系B.淡化了社会等级观念C.铲除了贵族专权的根基D.保障了人民都能参政14.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发生了瘟疫,情况危急,雅典人开始谴责伯利克里。伯利克里说:“你们正在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同时也攻击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也表决赞成战争。”最终伯利克里仍被废黜和罚款。这主要反映了A.伯利克里应该对决策失误负责B.废黜伯利克里维护了雅典民主C.疫病影响到了雅典城邦的政治D.伯利克里与公民大会存在冲突15.前苏格拉底时期,希腊哲学主要是探讨宇宙本体的自然哲学。苏格拉底开启了“心灵的转向”,通过认识人自身去探寻一种确定和永恒不变的真理,即人的美德和善。这一变化反映A.希腊人追求科学真理B.美德成为社会主流思潮C.哲学的地位不断提高D.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16.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维度表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历史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有《十二(铜)表法》的记载,且常引用其律文法律《十二(铜)表法》的内容适合于公元前五世纪的农村公社解体后的自然经济社会,而不适合于公元前二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已有了相当发展的罗马共和国时代语言学《十二(铜)表法》条文所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古拉丁文,和公元前二世纪以前所习用的拉丁文,其体裁大不相同吉拉尔的求证过程表明A.运用不同形式的史料相互印证更具说服力B.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来判断历史真实与否C.综合多种历史叙述是确认历史事实的方法D.文学作品中《十二(铜)表法》的记录最可信连城一中2021-2022学年上期月考(一)
高三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8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格,也是历史研究、政策调整、理论创新等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49年6月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详尽地列举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点:“一、组织严密。二、纪律严厉。三、精神紧张。四、手段彻底。五、军政公开。六、办事方法:调查、立案、报告、审查、批准、执行、工作检讨。七、组织内容:干部领导、由下而上、纵横联系、互相节制、纠察彻底、审判迅速、执行纪律、主义第一。”有趣的是,1949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也特地讲了工作方法的问题。他把掌握良好的工作方法看作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招,并视为能否进京不当李自成和能否建设一个新中国的根本问题。毛泽东后来还说,“我们跟蒋介石和日本一共打了二十二年,主要一条经验是,要同群众结合起来。”——摘编自张太原《从蒋介石日记看中国共产党的优胜之处》材料二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一致性”命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自觉进行了理论探索,高屋建瓴地解决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辩证关系。“如何在民族解放战争中体现阶级斗争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实施的许多政策,就是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统一起来的集中体现。——摘编自左玉河《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共产党政策调整中的理论思考》(1)对于中国共产党“优点”,材料一中蒋介石和毛泽东都认同的是什么?该日记中关于中国共产党“优点”的记载有何史料价值。(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进行理论探索的意义。(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武帝元朔五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中博士任教授,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起初,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往往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汉代太学没有修业年限的规定,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在汉代太学执教的博士,一般来说质量较高,其中不乏一代儒宗学者。随着太学规模的扩大,愈加重视考试,并建立了一定的制度。材料二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改革的重点是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校自主权,开放社会力量办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摘编自蒋纯焦《新中国70年教育的发展历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太学发展的表现和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教育政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12分)19.(12分)近来人们常说“晚清大变局”,殊不知,晚明也有大变局。放宽历史的视野,回过头去看一看16世纪至17世纪的中国曾经发生的巨变,不仅对于重新评估晚明史,而且对于看清近代晚清大变局及当代历史,都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晚明大变局》一书部分章节目录第一章“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第二章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浪潮一新航路发现与葡萄牙人东来……四“马尼拉大帆船”与太平洋丝绸之路五贸易顺差与巨额白银流入中国第三章江南市镇: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二晚明:江南市镇的迅猛发展时代三丝绸业市镇的分布及其特色第四章思想解放的潮流……二王守仁三“掀翻天地”的王门弟子四李贽第五章西学东渐与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三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四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第六章新气象:文人结社与言论——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以“晚明大变局”为主题,从上述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清晰,逻辑严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秋瑾,别号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人。自幼爱读书,工诗文,好骑马射箭。1896年,依父命结婚。1900年和1903年两次随夫入京,她目睹了八国联军的入侵,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1904年7月,秋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女权道理。除在校学习外,秋瑾还广交留学生中的志士仁人,如黄兴、宋教仁等,并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秋瑾一贯以提
倡女权为己任,她说“女学不兴,种族不强;女权不振,国势必弱”。她欲求男女平等,“女子必当有学问,求自立,不当事事仰给男子”。她写下了许多革命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1905年,秋瑾归国,秘密参加了光复会、同盟会。1906年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起义。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事泄。14日下午,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1)根据材料,归纳秋瑾的主要革命活动。(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秋瑾。(6分)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参考答案1-16.ADCDBDBCBDCBACDA17.(1)认同: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史料价值:研究中共党史的二手文献资料(或:日记是主观性很强的史料,但对研究中共党史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分)(2)意义:有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战的胜利;有助于指导党在抗战中的军事政治行动,减少错误;有助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4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18.(1)表现:太学规模的扩大(或教师队伍扩大,学生人数增加);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样,注重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考试,加强质量管理。(6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原因: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儒学成为官方哲学。(2分,回答其中一点即可)(2)特点:体现社会主义性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时代性。(6分)因素:时代的需求;经济发展水平;政权性质;国家政策。(6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19.(12分)主题:明代社会的变革是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的前夜。(2分)阐述: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有所发展;新航路开辟后,中国与外界的贸易往来有所增加,白银大量流入到中国,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西学东渐,国人视野逐步开阔,有利于中国科技的发展。这些都是中国进入到近代社会的前奏。(10分)
20.(1)革命活动:秋瑾积极参与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宣传女权主义,以提倡女权为己任;号召救国,决心献身救国事业;广结革命志士,参加光复会、同盟会宣传革命;积极参加和组织反清起义等。(6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2)评价:秋瑾早年学习经史、诗词,善骑射,蔑视封建礼法,她的女权与女学思想成为近现代中国妇女解放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秋瑾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家,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爱国者,是华夏杰出先烈。(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