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历史学科(文科)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8分)1.“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向’、‘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A.道家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2.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话题人物看法∕史料结论专制统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B.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黄宗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该思想已成为当时正统思想谭嗣同君,皆大盗也D.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3.《唐律疏议》规定“一准乎礼”,通过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方式,将儒家思想贯彻到立法、司法、守法的整个过程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本质是A.儒家思想是古代法制的基本原则B.儒家思想等同于古代的法律制度C.中国古代已建成法制社会D.其促进了中国近代法制和民主政治的发展4.明朝一位学者说:“自哲学家□□以来,真理已经明白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材料的“□□”指的是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5.叔本华说:“一切天生万物总结起来就是我,在我之外任何其他东西都是不存在的。”下列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此类似的是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顾炎武6.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7.清朝蔡澄在《鸡窗丛话》中写道,“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刻选诗或杜诗韩文二三句,字形反,不知何用。识者曰:此名书范,宋太宗(976—997)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11\nA.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研发B.古代科技成果普及程度不高C.铜活字印刷取代了木活字印刷D.宋朝之后活字印刷术得到新发展8.下图是皖籍杰出书法家赵朴初的作品,该作品的书法艺术A.创始于秦代成熟于东晋 B.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C.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 D.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9.普罗塔哥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10.“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A.普罗塔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1.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12.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B.反对宗教信仰C.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D.支持废除基督教13.“(它)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由材料可知 11\nA.文艺复兴提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B.文艺复兴推动了社会制度和习俗的进步C.宗教改革抨击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D.启蒙运动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14.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15.1938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文明的中心原则在于,使统治阶级服从人民约定俗成的习俗,遵守人民以宪法表达出的意志。”他所表达的思想主张是A.议会主权、法律至上B.君主立宪、三权分立C.人民主权、社会契约D.民主共和、崇尚科学16.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宣教C.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幸福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17.理智、正义、节制、勇敢是“希腊四德”,仁、义、礼、智是“中国四德”,其共同点是A.注重修养B.强调等级C.主张民主D.关注人伦18.“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的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B.牛顿建立起力学理论体系C.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D.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9.弗洛姆认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直接造成“上帝死了”的主要原因是A.宗教改革B.牛顿力学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0.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1.《摩登时代》是1936年由卓别林导演的喜剧电影,从中我们看出在经历大萧条后,美国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恐惧和迷茫。若要为《摩登时代》设计与剧本风格一致的广告剧照,最能让广告商心仪的画家是A.莫奈B.凡·高C.塞尚D.毕加索11\n22.读图得识是学习和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图片中不能推出相对应史识的是23.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采西学”、“制洋器”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该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脉相承A.师夷长技以制夷B.学习西方的技术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倡西学、兴民权24.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25.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分析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是中国近代史中诸派的救国思想,其中能印证张鸣教授观点的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D.设议会、开国会26.晚清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不缠足会”,规定“凡入会人所生女子,不得缠足”“凡入会人所生男子,不得娶缠足之女”,一时间全国各地竞相效仿,入会者竟达30万众。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A.西学东渐大潮的影响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政府法令的大力支持D.男女平等的最终实现27.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11\n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28.孙中山说:“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喻指发源);而累世同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喻指先声),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社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是A.“联和苏俄、联和共产党”B.“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29.孙中山说:“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据此可知孙中山①认为加强海防有利于国防建设②注意到海洋连接世界市场的重要价值③主张中国通过兴海权称霸世界④认为兴海权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0.“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猛烈的济世良方。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下面对作者观点解读正的是A.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的倾向B.认为新文化运动参与者毫不妥协C.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D.作者的观点比较偏激,不值得采取31.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32.下图是某学者概括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11\n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B.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D.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共52分)33.(17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韩非子》“民乏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道德经》材料二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三在甲午前,他写了一篇《孔子改制考》。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正因为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完论是老店,是冒牌一一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胡适《吴虞文录序》(1)概述材料一中的思想主张。(3分)11\n(1)材料二如何评价黄宗羲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思想“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的原因。(8分)(3)依据材料三,比较康有为、胡适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态度。据此谈谈当今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6分)34.(18分)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和中国的启蒙运动都是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二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强调对希腊罗马经典的研究以及对个人成就的赞扬。它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l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世界。——丹尼斯•谢尔曼《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三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1)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4分)(2)据材料二,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4分)11\n(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特点,(2分)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4分)35.(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达•芬奇曾说过:“我是画家,但我还是工程师、机械师。我终生与自然作长期搏斗,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他们熟读经典,却迂腐无知。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其余的都只是装饰而已。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去研究它吧!难道不应该首先理解自然的法则,然后再了解人类的法律和习俗吗?——摘自何亚平《科学社会教程》材料二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材料三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材料四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诸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概括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凡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厌惟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1)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对近代科学产生的促进作用?(4分)(2)试以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史实说明材料二神学的东西“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3分)11\n(1)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科学本体”的历史事件。(2分)并说明你对“科学本体”的理解?(4分)(4)据材料一、四,指出达•芬奇与陈独秀主张的共通之处,并简析陈独秀积极倡导这种主张的原因?(4分)11\n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学年期中考试历史学科(文科)答案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8分)ABABCBDCCBAADCCAABCCDDCAAAADCAAB二.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共52分)33.【答案】(1)思想:为政以德;法治;无为而治。(3分)(2)猛烈抨击专制制度;没有冲破君主专制政体,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2分)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进步思想;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6分)(3)态度:康有为主张“托古改制”,利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胡适认为孔子是礼教法制的招牌,应该打倒。(4分)看待: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应继承和发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34.【答案】(1)特点:具有多样性和具有地域差异性。(2分)地位: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开创了中国文化“百家争鸣”的先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的推行提供理论依据;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特点:既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文化运动;倡导人文主义,强调个人的地位和价值;促进了社会转型。(4分,答出2点即可)(3)特点:现代化启蒙(答救亡图存可得1分)。(2分)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4分)(4)认识:出现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反映时代要求);对历史发展具有导向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4分,答出2点言之成理即可)35.【答案】(1)作用:文艺复兴运动关注对自然的研究,宣扬人文主义,崇尚科学知识,这种时代精神有利于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催生了近代科学。(4分)11\n(2)史实: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地球中心说;牛顿经典力学进一步从理论上否定了地球中心说的荒谬;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根本上颠覆了上帝造人说。(3分)(3)事件:新文化运动。(2分)科学本体:科学包括科学法则、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而不仅仅是指技术;科学的价值在于发现真理,而不仅仅是富强救国或追求功名的工具。(4分)(4)共通之处:借助科学正确认识社会。(2分)原因:旧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需要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2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