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杨师群教授所著《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对百家争鸣的重要人物给予了高度评价,下列评价针对孟子的选项是()A、主张专制的底层工匠B、空中楼阁的辛勤建筑师C、专制理论的极大成者D、虚无主义的逍遥游客2、屈原的《天问》一口气向湛蓝苍天质问172个“为什么”;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的跃跃欲试,苏东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的惴惴不安,都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朗朗太空的好奇、向往和揣测。我国最早实现这个梦想的是:()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B.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C、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D.“嫦娥三号”准确入轨3、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4、《汉书·艺文志》记载“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其意在说明“百家争鸣”的出现()A.为了满足春秋战国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B.属于新兴地主与没落贵族之间的斗争C.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各类学说的质变D.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文化发展的基础5、《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 B.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C.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6、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说明()A.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C.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7.北宋“二程”解释“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二程”眼中,“中庸”是()A.不偏不倚B.过犹不及C.坚守正道D.以和为贵10\n8.“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至于无法可循的案例,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这段誓词的宣誓人任职于古代雅典的()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9.某科学家的墓志铭这样写道:“他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用他所发明的数学方式,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形状,彗星的轨道和海洋的潮汐……让人类欢呼曾经存在过这样伟大的人类之光。”该科学家是()A.伽利略B.开普勒C.牛顿D.爱因斯坦10.普罗塔戈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智者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B.智者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C.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D.智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11.恩格斯曾赞誉一部1859年出版的科学巨著所阐述的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书分为十五编,其中有“……第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三,生存斗争;第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第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该书()A.第一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B.表明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丰富了作者的自然科学理论C.通过比较解剖学研究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D.继承林耐注重个体的研究方法,但得出了不同结论12、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13.亚里士多德说,“组成城邦的一个部分优于质而另一部分则优于量,譬如门望较低于贵胄的部分,于数而论,却胜过贵胄,穷人的数目也可以胜过富户;但一部分胜于量的可能还抵偿不了另一部分质的所胜。”这说明他()A.主张建立混合型的共和政体B.强调公民的知识素养C.赞同雅典直接民主政治D.看重公民出身14.17世纪以来,数学在学校科目中的地位日渐提高,现其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之一的地位已有全球共识,这是因为()A.殖民扩张的需要B.技术革命的开展C.政治变革的要求D.破除神学束缚的需要15、“在牛顿诞生后的数百年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大都是基于牛顿的理论和发现”。下列关于牛顿“理论和发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B.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C.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D.是人类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第一次大飞跃16.普罗塔戈拉(普罗泰哥拉)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由此可见,他主张( )A.道生万物 B.神主宰万物 C.天人感应 D.人是万物的尺度10\n17..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中西方早期人文精神各有鲜明特色,其中包括:中国主张在人的德性基础上建立礼乐社会;西方主张判断万物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下列各组思想家中,其思想符合上述特色的是()A.孟子苏格拉底B.孟子普罗塔戈拉C.墨子芝诺D.韩非子塞内卡18.“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人生而平等”19、针对“地圆学说”,康熙时钦天监丞杨光先说:“若然则四大部州万国之山河大地,总是一大圆球矣。……所以球上国土之人脚心与球下国土之人脚心相对,……竟不思在下之国土人之倒悬。……有识者以理推之,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之所以有这样言论,是因为他不知道()A.相对论B.量子论C.经典力学理论D.生物进化论20、“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这里的“普遍适用性的法则”是指()A.信仰得救B.限制王权C.民主革命D.理性平等21.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法律必须把一切不断地引向一个目的,这个唯一的目的就是美德,叫作正义,这个美德通过教育实现节制或自制,人们就成为一个守法的合格公民”。这说明()A.雅典城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B.雅典城邦政治进入黄金时代C.雅典民主制应具备理性精神D.雅典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变22.一位美国史学家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为基础。”该材料中省略的内容最有可能是()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电动机23、洛克的国家观为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卢梭的学说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两者的共同点是()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权人授24、“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25、前苏联学者涅尔谢相茨在其著作中提到:“苏格拉底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等的雅典平民的万能;有一次,他在讲到马匹不足时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材料表明苏格拉底()A.主张用其他的政治形式代替民主制B.认为有钱的人就是最好的统治者C.主张不应该让每一个公民都参与政治D.认为民主制必须加强公民政治修养26、1949年12月,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重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10\n)A.长期“左”倾冒进B.缺乏连续性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具有时代性27、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笫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8.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如果把这个观点套用于中国近代史,能解决康德所说的问题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9.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说明()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30.《笑林广记》记载古代一则笑话:有一个官员到乡下去,问一个老农说:“近年来黎庶如何?”老农答道:“今年梨树挺好,只是虫吃了些。”,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是()A.康有为的政治改良B.孙中山的社会革命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D.毛泽东的土地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3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32.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模式将中国近代史看作①“冲击—反应”模式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近代化进程的历史②“侵略—革命”模式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起而反抗的革命史③“早期启蒙”模式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具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其中话语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的是A.①和③B.①和②C.②和③D.①和②③33.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10\n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34.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35.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36.16世纪以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逐渐趋于停滞状态,其原因包括①闭关锁国政策②封建专制制度③自然经济的状态④儒家传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7、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38.毛泽东在一本著作中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本著作是毛泽东思想()A.萌芽时期的著作B.形成时期的著作C.成熟时期的著作D.发展时期的著作39.现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先后打破“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所有制崇拜”。每一次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下列与打破“计划经济崇拜”相关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召开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40.“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D.过渡时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3分,第42题15分,第43题12分,共52分)41.(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0\n问题:(1)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4分)(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简要说明他们二人思想原则中的“相通的地方”。(4分)(3)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4)作为东西方两位“灯塔式”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1分)42、(15分)材料一:这定律可适用于整个宇宙,也可适用于最微小的物体。实际上,自然界好象是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人类的各门知识似乎可以缩减为有理性的人所能发现的少数简单的、始终如一的定律。因而,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尺的小动物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0\n材料二:如果说霍布斯(1588--1679)是英国革命氛围造就的最早的大政治思想家的话,那么,洛克(1632--1704)则是这场革命的集大成者,17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比霍布斯更具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这表现在他提出的…观点中。这些观点的提出和阐述,都与英国革命的实际运作、发展过程和洛克本人的经历有直接的关系。----------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材料三:法国大革命浪漫激进、痛快淋漓的风格也就和卢梭有了极大的关系。完全可以肯定:没有卢梭,法国大革命就不可能具有那种形式、那种力度,它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自然也要大打折扣——正是这场法国大革命,最终树立起一种影响深广的“政治民主崇拜”,开启了一股延续至今仍方兴未艾的政治民主化的世界潮流。——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三则材料分别论述了科学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间怎样的关系。(3分)(2)简述材料二中“这些观点”的大致内容,他对霍布斯的思想作了怎样的修正。(12分)43、(12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孙中山手书图1图210\n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请回答:⑴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2分)⑵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1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分)⑶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1分)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分)10\n⑷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1分)参考答案1-----5BADAB6------10CCCCD11------15BCABA16------20DBACD21-----25CDBAD26------30DADBC31-----35BADBB36-----40DDCCB41.答案:(1)背景:中国: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矛盾突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但世风日下;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自我价值。(2)核心思想:孔子:仁。苏格拉底:理性(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相通的地方: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3)影响: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4)借鉴意义: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道德修养,调节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等。(言之成理皆可)42、(15分)(1)论点:①、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1分)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早期启蒙运动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反思;(1分)③、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1分)(2)内容: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2分)因此国家政权不应干涉臣民的财产;(2分)赞成君主立宪制,(2分)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物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2分)修正:霍布斯承认专制政权有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力;(2分)霍布斯不反对君主专制。(2分)43、⑴①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1分)②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③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2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分)⑵①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2分)②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1分)③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⑶10\n①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分)②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分)⑷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他,言之有理也可)(1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