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2022-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隋朝完成统一全国的时间是()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2.如下图所示,大运河的中心是()3.年号具有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皇之治”D.“开元盛世”5.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生活在我国的高原地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建筑是今天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这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是()A.突厥B.匈奴C.南诏D.吐蕃6.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7.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8.郭沫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赞誉的是()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n9.在与唐朝交往的众多国家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A.新罗B.日本C.印度D.波斯10.历史上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是()A.开元盛世B.安史之乱C.藩镇割据D.黄巢起义11.唐朝灭亡后,黄河流域出现的“五代”局面始于()的建立。A.后唐B.后晋C.后梁D.后周12.“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一典故说的是()A.宋太祖B.宋太宗C.宋真宗D.宋高宗13.北宋时期,“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这反映了当时政府()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B.重文轻武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D.崇武抑文14.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典型特征可归纳为()A.国家的产生B.百家争鸣C.繁荣与开放D.民族政权并立15.“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中,哪项与此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C.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D.宋辽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16.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17.岳飞的《满江红》中“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是指()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18.《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C.商品经济繁荣 D.民族政权并立19.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也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下图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最早使用这一纸币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n20.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A.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B.可以使用产自江西景德镇的瓷器C.一边喝茶一边看吴承恩的《西游记》D.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21.2022年3月15日,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公布。从上榜名单上看,浙江有26县、江苏有17县(大多在苏南),福建有5县。这表明南方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最后完成是在()A.东晋、南朝时期B.唐朝中后期C.北宋中期D.南宋时期2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词中的成吉思汗是指()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铁木真23.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了作者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其作者是()A.魏征B.寇准C.岳飞D.文天祥2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国家是()A.秦朝B.辽朝C.金朝D.元朝25.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回族开始形成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26.北宋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A.早市B.夜市C.草市D.瓦子27.下列对宋词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是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B.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出现C.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D.经过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28.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A.《窦娥冤》B.《西厢记》C.《牡丹亭》D.《桃花扇》29.中国“四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其表述正确的是()A.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普及B.北宋毕昇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C.唐朝时发明了火药,唐末广泛应用于军事D.南宋时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n30.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31.以下是两位同学对《资治通鉴》的讨论。哪位同学的表述是正确的?请简要说明理由《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成的一部史学巨著。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2题13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0分,共35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fú)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zhí)言》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材料三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神童诗》(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该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4分)(2)唐朝时,武则天大力发展该制度,创立了什么制度?(2分)\n(3)材料三反映了宋朝对该制度的重视。请说说宋朝是如何改革和发展该制度的?(3分)(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4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材料二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史·地理志》(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各指什么?这句话表明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6分)(2)根据材料二,说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什么制度来管理全国?元朝时期设立了什么机构管辖西藏事务?(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位封建帝王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2\n分)34.材料论述。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1)玄奘和鉴真都生活在哪一朝代?(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n2022年春季郊尾、枫亭五校教研小片区期中考试联考七年级历史科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BDDDBB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BDDCBCB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DDDCDBADD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31.小历正确。(2分)理由:《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成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分)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2小题13分,第33小题12分,第34题10分,共35分。)32.(13分)(1)科举制度;(2分)进士科的创立。(2分)(2)殿试制度。(2分)(3)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3分)(4)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33.(12分)(1)中原汉族、周边少数民族;(4分)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2)行省制度;(2分)宣政院。(2分)(3)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分。言之有理也可)34.(10分)(1)唐代。(2分)(2)【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2分)\n论述: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口述了《大唐西域记》,为中印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唐玄宗时,鉴真应邀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6分。其他观点及其论述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评分标准一等(6-8分):观点明确(2分)。史论结合,条理清楚(4-6分)。二等(3-5分):观点较明确(1分)。史论结合较好,条理较清楚(2-4分)。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或没有提炼观点(0分)。史论不够准确,条理不够清楚(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