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2022年中考历史综合素质测试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派“遣唐使”3.2022年6月“十三行艺术珍品展”在广东举行,“广东十三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产物A.册封政策B.开放政策C.闭关政策D.八股取士政策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文中的“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22年10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农民”奖章,旨在表彰温总理在促进粮食生产、消除贫困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上世纪70年代,为我国粮食增产,消除贫困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 B.邓稼先 C.张謇 D.袁隆平6.右图是1978年12月《时代周刊》封面,封面人物是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标题是:与中国打交道,与以色列免谈。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尼克松即将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美国赞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美国将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这一事件促成了中苏建交7.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毛泽东有句名言: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习近平在2022年1月5日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讲到“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下列选取自革命年代凝聚起来的精神,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五四精神②长征精神③井冈山精神A.①②⑨B.③①②C.①③②D.③②①8.二战期间,面对日本法西斯军队的进攻,美国总统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材料反映了A.美国难以抗击法西斯军队的疯狂进攻B.根据地军民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力C.中国的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D.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9.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狱中的国王路易十六曾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这说明启蒙思想A.点燃了革命火种B.巩固了封建统治C.阻碍了社会进步D.传播了科学知识10.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日本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措施是①废藩置县②建立天皇制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④提倡文明开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侧漫画反映的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组织的建立D.欧洲共同体的建立12.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我们)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统一货币……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盟歌。‘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一评论的矛头指向A.贸易自由化B.经济全球化C.政治多极化D.欧洲一体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9分,第15题9分,共26分)13.(8分)“中华民族”这个名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十世纪初,出现了“中华民族”这个名词。材料二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从秦统一后的2000多年,中国的统一时间,大约占70%,分裂的时间约30%。……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不是由汉族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请回答:(1)中华民族共同尊奉的“人文初祖”是谁?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个时期?(2分)(2)材料二所阐明的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是什么?请写出我国封建社会除秦、汉(西汉和东汉)、元、清外任两个统一的朝代名称。(3分)(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元朝和清朝分别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了什么?(3分)14.(9分)目前,我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历史上,以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的事例是罕见的。阅读下列材料,回顾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历程,探究其中的原因:材料一建国后至8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示意图(纵坐标为国内生产总值)材料二1992-2022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2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摘编自《国际商报》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1957年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哪一计划的实施?这一计划的这一计划的完成对我国工业发展有何影响?(3分)(2)依据材料一,1978年以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上升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关系密切。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什么确定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2分)(3)分析材料二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92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哪些措施的实行?(4分)15.(9分)日前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宣布:美国未来的战略重点在亚太。亚太地区又成为大国角逐的重要舞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哈定总统邀请九个大国于1921年11月出席会议。休斯(注: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提出了一个构思卓越的方案,意图大大削减用于建造军舰的经费,打破对美国构成威胁的政治联盟(特别是从l902年起就存在的英日联盟),缔结一项国际协议来保持神话般的中国市场的开放,最后一点是特别关键的,因为自1914年以来,日本在它与英国盟约的鼓舞下,一直想关闭中国市场的大门。……中国人也出席了会议,他们痛苦地抱怨受到的待遇有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之后又无人理睬。──《美国世纪》沃尔特·拉菲伯等人著黄磷译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决定占领印度支那和南太平洋诸国,以夺取那里丰富的战略资源,并控制主要交通线。当时美国是日本南进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最大障碍。──《世界历史》(1)请写出材料一中“会议”的名称。“会议”召开前亚太地区的矛盾主要集中于哪两个国家之间?(3分)(2)会议最后签订了哪项“国际协议”来“保持神话般的中国市场的开放”?材料一中“如群犬之间被抢夺的骨头”是什么意思?(3分)(3)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为了扫除材料二中所述“障碍”,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这一事件发生后,美国方面作出了什么反应?(2分)(4)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是这一地区人民的共同愿望。观察右边漫画,向国际社会提出你的建议。(1分)历史综合素质测试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ACADCCDACB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9分,第15题9分,共26分)